膽礬(膽礬·化學用品)

膽礬(膽礬·化學用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膽礬,別名:石膽藍礬。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人工製成的含水硫酸銅。主產於雲南、山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膽礬
  • 英文名:Chalcanthitum
  • 別稱:五水合硫酸銅、五水硫酸銅
  • 化學式:CuSO4·5H2O
  • 分子量:250
  • 熔點:約110攝氏度(約383開爾文)
  • 沸點:約330攝氏度(約603開爾文)
  • 水溶性:可溶
  • 密度:2.284克/立方厘米
  • 外觀:藍色晶體
  • 套用:可用作藥品
簡介,採制,藥理作用,性味功能,主治用法,臨床套用,附註,

簡介

本品為硫酸鹽類礦物膽礬的晶體,或為人工製成的含水硫酸銅
顏色:藍色
膽礬
異名:石膽、畢石、君石(《本經》)、黑石、銅勒(《吳普本草》)、基石(《別錄》)、立制石陶弘景)、石液、制石濃(《石藥爾雅》)、鴨嘴膽礬(《濟生方》)、翠膽礬(《本草蒙筌》)、藍礬(《中藥材手冊》)。
形態:三斜晶系。晶體作板狀或短柱狀,通常為緻密塊狀、鐘乳狀、被膜狀、腎狀、有時具纖維狀。顏色為天藍、藍色,有時微帶淺綠。條痕無色或帶淺藍。光澤玻璃狀。半透明至透明。斷口貝殼狀。硬度2.5。比重2.1~2.3。性極脆。無臭,味澀,能令人作嘔。
生境分布:產於銅礦的次生氧化帶中。分布雲南山西江西廣東陝西甘肅
化學成分:通常為五水合硫酸銅(CuSO4·5H2O)。

採制

可於銅礦中挖得,選擇藍色透明的結晶,即得。
人工製品,可用硫酸作用於片或氧化銅而製得。

藥理作用

能與蛋白質結合而生成不溶性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澱,故其濃溶液對局部黏膜具有腐蝕作用,稀溶液則有收斂制泌作用。內服後因能刺激胃壁知覺神經,經反射至延髓嘔吐中樞,會引起反射性嘔吐。

性味功能

酸、辛,寒;有毒。催吐,祛腐,解毒。

主治用法

治風痰壅塞,喉痹,癲癇,牙療,口瘡,爛弦風眼,痔瘡,腫毒。入丸散。外用研末撤或調敷,或以水溶化洗眼。

臨床套用

用量0.3~0.6克,溫湯化服;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或吹喉,或以水溶化外洗患處。用治中風、癲癇、喉痹、喉風、痰涎壅塞、牙疳、口瘡、爛弦風眼、痔瘡、腫毒。

附註

體虛者忌內服。誤食了膽礬後,可以喝一些富含蛋白質的飲料。如:雞蛋清、牛奶豆漿等以解毒。.
膽礬膽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