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

在膽囊惡性腫瘤中膽囊癌占首位,其他尚有肉瘤類癌、原發性惡性黑色素瘤、巨細胞腺癌等。原發性膽囊癌臨床上較為少見,根據國內報導僅占所有癌總數的1%左右。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carcinoma of gallbladder
  • 就診科室:外科、消化科、腫瘤科
  • 多發群體:70~79歲女性
  • 常見病因: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 常見症狀:疼痛、消化不良、黃疸、發熱、包塊等
  • 傳染性:無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治療,

病因

膽囊癌常與膽囊良性疾患同時存在,最常見是與膽囊結石共存,結石的慢性刺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

臨床表現

1.右上腹疼痛
由於膽囊癌多與膽囊結石炎症並存故疼痛性質與結石性膽囊炎相似。開始為右上腹不適繼之出現持續性隱痛或鈍痛,有時伴陣發性劇痛並向右肩放射。
2.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厭油膩、噯氣、胃納不佳。這是由於膽囊功能不足以對脂肪物質進行消化所致。
黃疸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現。癌組織侵犯膽管引起黃疸。同時伴有消瘦、乏力甚至出現惡病質,皮膚、黏膜黃染,伴皮膚瘙癢。
4.發熱
部分患者出現發熱。
5.右上腹腫塊
右上腹或上腹部出現包塊。是因為腫瘤迅速增長阻塞膽管使膽囊腫大;如侵犯十二指腸也可以引起梗阻;另外腫瘤侵及肝胃胰也可出現相應部位包塊。

檢查

1.B超聲檢查
B超檢查簡便無損傷,可反覆使用,是首選檢查方法。內鏡超聲用高頻率探頭僅隔著胃或十二指腸壁對膽囊進行掃描明顯提高膽囊癌的檢出率,能進一步判定膽囊壁各層結構受腫瘤浸潤的程度。
2.CT掃描
CT掃描對膽囊癌的影像改變可分三種類型:
(1)壁厚型 膽囊壁局限或瀰漫不規則增厚;
(2)結節型 乳頭狀結節從膽囊壁突入膽囊腔存在;
(3)實變型 因膽囊壁被腫瘤廣泛浸潤增厚加之腔內癌塊充填形成實質性腫塊。如果腫瘤侵犯肝臟或肝門胰頭淋巴結轉移,多能在CT影像下顯示
3.彩色都卜勒血流顯像
膽囊腫塊和壁內測到異常的高速動脈血流信號是膽囊原發性惡性腫瘤區別於膽囊轉移癌或膽囊良性腫塊的重要特徵
4.ERCP
ERCP對於能夠顯示出膽囊的膽囊癌診斷率可達73%~90%。但ERCP檢查有半數以上不能顯示膽囊。
5.細胞學檢查
(1)細胞學檢查 可以直接取活檢或抽取膽汁查找癌細胞。細胞學檢查的陽性率不高,但結合影像學檢查仍可對半數以上膽囊癌患者作出診斷。
(2)腫瘤標記物 在腫瘤標本的CEA免疫組化研究報告中膽囊癌的CEA陽性率為100%。進展期膽囊癌患者血清CEA值可達9.6ng/ml,但在早期診斷無價值。CA19-9、CA125、CA15-3等腫瘤糖鏈抗原僅能作為膽囊癌的輔助檢查。

治療

根治性手術是膽囊癌治療的首選確定性方法,是唯一能治癒膽囊癌的方法。對於晚期無法根治性切除或者患者不能耐受手術的膽囊癌患者,多採取姑息性治療,解除膽囊、膽道內感染所致的症狀,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手術
根據腫瘤被發現時的分期,選擇不同的手術方式。早期膽囊癌,沒有發生淋巴結或其他部位轉移者,行膽囊切除術,手術切除膽囊。中期膽囊癌,手術應擴大切除範圍,除切除膽囊外,還要切除部分肝臟和肝十二指腸韌帶淋巴結,即膽囊癌根治性切除。晚期膽囊癌,在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可行膽囊癌擴大根治術,切除的範圍更廣,創傷較大,發生併發症的機率更高。
2.化療
目前尚無公認的、統一的膽囊癌化療方案。研究證實,膽囊癌根治術行術後輔助化療有利於提高生存期。
3.放療
膽囊癌的放療包括術前、術中、腔內放療和未行手術的姑息性放療等。放療適用於分期較早但伴有淋巴結轉移的膽囊癌患者。
4.介入療法
發生廣泛轉移、失去手術機會的膽囊癌患者,可行膽道引流,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