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2007年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膀胱癌(2007年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膀胱癌》是2007年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金萬,本書主要對膀胱癌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病理、影像學檢查、臨床分期、診斷、治療做了詳盡地闡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膀胱癌 
  • 作者:王金萬
  •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 ISBN:978781071970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膀胱癌》對膀胱癌的流行病學、發病機制、病理、影像學檢查。臨床分期、診斷與治療做了詳盡的闡述,特別對膀胱癌的規範化治療、多學科綜合治療、新的治療技術及藥物的套用以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進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流行病學
第二章 病因學
第一節 職業暴露
一、芳香胺
二、雜環芳香烴
三、職業相關的其他致癌物
第二節 生活方式
一、吸菸
二、飲食習慣
第三節 厥類植物
第四節 藥物
第五節 疾病
第六節 遺傳因素
第三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染色體畸變的研究方法及套用
第一節 染色體畸變的類型和研究方法
一、染色體畸變的類型
二、染色體畸變的研究方法
第二節 膀胱尿路上皮癌染色體畸變研究的套用
一、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形成機制
二、膀胱尿路上皮癌的診斷
三、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預後判斷
四、膀胱尿路上皮癌療效評價及監測復發
第四章 膀胱尿路上皮癌發生的細胞分子遺傳學機制
第一節 癌基因
一、ras基因
二、ERBB-2(HER-2/neu)基因
三、mvc基因
四、MDM2基因
五、p63基因
六、FGFR3基因
第二節 抑癌基因
一、位於9號染色體上的抑癌基因
二、RB和p53基因
三、PTEN/MMAC1基因
四、sFRP1基因
第三節 與DNA損傷識別修復相關的基因
第四節 細胞周期相關基因
第五節 其他與膀胱癌發生相關的基因
第六節 其他與膀胱尿路上皮癌發生相關的細胞分子遺傳學改變
第七節 高通量技術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研究中的套用
第五章 病理學與細胞學
第一節 膀胱的正常組織結構
第二節 尿路腫瘤組織學分類
第三節 與膀胱相關的多原發惡性腫瘤和尿路上皮癌多中心性
第四節膀胱腫瘤病理
一、膀胱良性腫瘤
二、膀胱惡性腫瘤
第六章 膀胱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第一節 膀胱的解剖學
一、膀胱的形態、位置
二、膀胱的內腔
三、膀胱的韌帶
四、膀胱的容量
五、膀胱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
六、臨床解剖學
七、臍尿管的解剖
第二節 膀胱的生理功能
一、膀胱的生理功能
二、尿的排放
第七章 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一節 臨床表現
一、症狀
二、體徵
第二節 尿常規和尿脫落細胞學及膀胱鏡檢查
一、膀胱腫瘤的診斷方法
二、尿液檢查
三、膀胱鏡檢查
第三節 膀胱腫瘤標誌物
一、核酸水平腫瘤標誌物
二、蛋白質及其分解產物水平腫瘤標誌物
第四節 影像學檢查
一、影像檢查方法
二、膀胱癌的影像學表現
三、膀胱非上皮腫瘤影像學表現
第五節 鑑別診斷
一、血尿的鑑別診斷
二、影像學檢查的鑑別診斷
第九章 外科治療
第一節 非浸潤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外科治療
一、非浸潤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定義
二、非浸潤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療原則
三、非浸潤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外科治療
第二節 浸潤性膀胱癌的外科治療
一、浸潤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定義
二、浸潤性膀胱癌的外科治療
第三節 尿流改道
一、尿流改道的定義與分類
二、尿流改道的歷史及現狀
三、常用的尿流改道術式
第十章 放射治療
第一節 膀胱的毗鄰及淋巴引流
一、膀胱的毗鄰
二、膀胱的淋巴引流途徑
第二節 放射治療在膀胱癌治療中的價值
一、放射治療在膀胱癌治療中的價值
二、放射治療毒性
三、總結
第三節 放射治療技術
一、放射治療技術
二、適形放療和調強適形放療
三、膀胱周邊正常器官放療耐受量限制
四、膀胱癌放射治療的未來發展方向
第十一章 內科治療
第一節 化學治療
一、局部化療
二、局部免疫治療
三、全身化療
第二節 膀胱癌的生物免疫治療
一、概況
二、生物免疫治療
第三節 膀胱癌的基因治療進展
一、概述
二、膀胱癌存在的基因改變
三、膀胱癌基因治療策略
四、治療基因的傳遞策略
五、展望
第十二章 中醫藥治療
第一節 一般惡性腫瘤的中醫藥治療規律
一、中醫藥治療應為綜合治療的一部分
二、中西醫結合具有優勢
三、從事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醫生應具有惡性腫瘤西醫診治的專業知識
第二節 膀胱癌的中醫藥治療
一、中醫對膀胱癌的認識
二、中醫治療膀胱癌的主要方法
三、膀胱癌的辨證施治
第三節 膀胱癌中醫藥治療研究
一、內服中藥方面的研究
二、局部灌注方面
三、實驗研究方面
第四節 結語
第十三章 綜合治療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綜合治療
一、非浸潤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療
二、浸潤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療
三、保留膀胱後膀胱內復發的治療
四、非局限於膀胱的病變(T3a、T3b/T4a、T4b)
五、轉移性病變
第十四章 護理
一、手術護理
二、放療護理
三、化療護理
四、護理診斷
五、定期複查
第十五章 預後
第一節 自然病程
第二節 影響預後的因素
一、臨床和病理指標
二、分子生物學指標
第十六章 防治的最新進展與展望
第一節 新的細胞毒性藥物
第二節 分子生物學研究進展
一、生長刺激信號
二、生長抑制信號
三、細胞凋亡
四、無限增殖能力
五、血管生成
六、組織浸潤及轉移
七、其他
第三節 生物學指標預測治療效果
第四節 靶向治療
附錄1 膀胱癌常用藥物的中英文名稱和縮寫
附錄2 國際上著名多中心協作組織
附錄3 常用縮略語表

作者簡介

王金萬,男,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泌尿男生殖系統及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內科治療首席專家,中國抗癌協會(CSCO)副秘書長、常委,中國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委、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會員。北京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鑑定專家庫成員、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新藥臨床試用基地審評專家、中央保健會診專家等。系《癌症進展》、《臨床腫瘤學雜誌》、《中國全科醫學雜誌》編委,《中華腫瘤雜誌》、《中國腫瘤臨床》、《實用癌症雜誌》特約編委及審稿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