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綜合症出血熱

腎綜合症出血熱

腎綜合徵出血熱又稱流行性出血熱、朝鮮出血熱,是一種源於動物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病源體是漢坦病毒。疾病廣泛在世界各地流行,包括俄羅斯(遠東地區)、中國、日本、朝鮮半島、北歐、巴爾幹半島等地方。在國內,主要分布在東北、華東、中南、西南等區域;近年常爆發家鼠型出血熱,主要在春夏季出現;而野鼠型出血熱則主要在秋季豐收時出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腎綜合徵出血熱
  • 傳播途徑:經蟲媒,如鼠蚤,叮咬而受感染。
  • 發現時間:(1976)發現
  • 發現人物:H.W.Lee等
  • 主要分布地區:亞洲
  • 高峰期周期:十年左右
傳染源,流行特徵,治療和預後,

傳染源

漢坦病毒主要存在於鼠類,但不會令鼠發病,而當病毒傳染給人時,卻可令人發病。該病毒由,其病原體可使嚙齒類的APodemus agrarius coreae鼠感染致病,在1978年分離出病毒。分離是很難的,開始稱為高麗出血熱病毒(Korean hemorrhagic fever virus,KHF virus)。由於使用感染致病的Apodemus agrariuscoreae鼠的肺及人的A549和猴vero細胞等細胞株,通過螢光抗體法檢查患者的血清,利用病毒學診斷已成了可能。結果,知道上述三個地區的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抗原上有關的病毒所引起。在日本大阪除以梅田熱這種疾病有所報導外,還有分散發生的例子。另外潛性的飼養動物(主要是大鼠)可以傳給人使人感染疾病。病原體在形態學上屬於布尼亞(Bunya)病毒科。
漢坦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4種∶
1、經呼吸道吸入受病毒感染的鼠類的尿、糞、唾液污染的塵埃。一般相信這是外國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2、被鼠咬傷或傷口接觸有病毒的鼠排泄物而受感染。這是國內最主要的傳播途經。
3、進食受病毒鼠糞排泄物污染的食物,經消化系統而受感染。
4、

流行特徵

(2)四季均可發病。野鼠型以11月至次年1月為高峰,家鼠型流行高峰為3~5月;
(3)流行疫區的類型:1、姬鼠型疫區;2、家鼠型疫區;3、混合型疫區。
症狀
潛伏期為2至4星期,可短至數日。徵狀有發熱,頭痛、眼眶痛、腰痛以及面、頸、胸皮膚潮紅;隨後有出血現象及腎功能受損,排尿量少,甚至休克。死亡率可高達一成半。

治療和預後

“三早一就”為本病的治療原則,即早期發現、早期休息、早期治療和就近治療。以綜合治療為主,早期套用抗病毒治療,針對各期病理生理變化進行對症治療。把好休克、出血、腎功能衰竭和感染“四關”。
(一)發熱期
治療原則:控制感染,改善中毒症狀,減輕外滲,預防休克和DIC。
1、控制感染。發病4日內患者可用用利巴韋林,每日1g。加入10%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連用3~5日。亦可用α—干擾素肌內注射。
2、改善中毒症狀。給予易消化飲食。高熱以物理降溫為主,忌用強烈發熱退汗藥,以防大量出汗而進一步喪失血容量。中毒症狀重者,可給予地塞米松5~10mg靜脈滴注。嘔吐頻繁者,可給予滅吐靈10mg肌注、
3、減輕外滲。及早臥床休息,給予路丁、維生素C等降低血管通透性。每日靜脈補充平衡鹽液和葡萄糖鹽水1000ml左右,發熱後期可適當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甘露醇,以提高膠體滲透壓、減輕外滲和組織水腫,防止休克和腎功能不全。
4、預防DIC。病程中常有DIC的發生,適當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或丹參注射液靜脈滴注,以降低血液粘滯性。如發熱晚期凝血時間試管法在3分鐘以內或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34秒以內為高凝裝填,給予小劑量肝素抗凝,一般0.5~1mg/kg,6~12小時一次緩慢靜脈注射,有助於防止DIC發展。再次用藥前應做凝血時間檢測,若試管法凝血時間大於25分鐘,應暫停一次,療程1~3日。
(二)低血壓休克期
治療原則:補充血容量,調整酸鹼平衡,減輕腎臟損害,預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1、補充血容量。宜早期、快速和適量。力爭4小時內穩定血壓。擴容液體以晶、膠結合為原則,晶體液以平衡鹽液為主,切忌單純輸注葡萄糖,膠體液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0%甘露醇、血漿或白蛋白等。由於本期存在血液濃縮,不宜套用全血。擴容期間應密切注意血壓變化,血壓正常後輸液仍需維持24小時以上。老年人或原有心肺疾病者輸液時需注意心肺功能,掌握輸液速度和液體量。
2、調整酸鹼平衡。代謝性酸中毒時可用5%碳酸氫鈉溶液靜脈滴注,根據二氧化碳結合力分次補充,避免盲目糾酸。由於5%碳酸氫鈉溶液滲透壓為血漿的4倍,不但能糾正酸中毒,尚可擴容。
3、強心劑的套用。血容量基本補足,心率在140次/分以上者,可靜脈給予西地蘭。
4、血管活性藥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套用。經補液、糾正酸中毒後血壓仍不穩定者可套用血管活性藥物,如阿拉明,多巴胺等靜脈滴注。同時可用地塞米松10—20mg靜脈滴注。
(三)少尿期
治療原則:穩定內環境,促進利尿,導瀉和透析治療。
1、穩定內環境。控制氮質血症:給予高糖、高維生素、低蛋白飲食。不能進食者每日靜脈滴注葡萄糖不少於200g,並加入適量胰島素,以減輕體內蛋白質分解,控制氮質血症。維持水鹽平衡:少尿早期需與謝客所致的腎前性少尿相鑑別。若尿比重>1.20,尿鈉<40mmol/L,尿尿素氮與血尿素氮之比>10:1,應考慮腎前性少尿。可快速輸注電解質溶液500~1000ml,或用20%甘露醇100~125ml靜脈注射,觀察尿量是否增加。觀察3小時尿量若小於100ml,則為腎實質損害所致少尿。有高血容量時不宜做此利尿實驗。若已為腎性少尿,應控制輸液量,可按前日尿量和吐瀉量加500—700ml作為補液量。根據血鉀及心電變化,限制或適量補鉀鹽。根據酸鹼變化,給予碳酸氫鈉,穩定酸鹼平衡。
2、促進利尿。常用的利尿藥物為呋塞米可從小量開始,逐漸加大劑量至100~300mg/次,靜脈滴注,4~6小時可重複一次。亦可用血管擴張劑如酚妥拉明或山茛菪靜脈注射。
3、導瀉和放血療法。可用硫酸鎂、甘露醇、大黃等口服導瀉。放血療法目前很少套用,如少尿伴高血容量綜合徵致心力衰竭及肺水腫者可以放血300~400ml。
4、透析治療。明顯氮質血症、高血容量綜合徵或高血鉀患者,可給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四)多尿期
移行階段和多尿早期治療原則與少尿期相同。多尿後期主要是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防止繼發感染。補液要適量,過多可使多尿期延長,過少可導致水、鹽失調引起二次腎功能衰竭。給予半流食和含鉀食物。水分補充以口服為主,不能進食者可以靜脈注射。因免疫功能下降,應防止繼發感染。感染髮生後應及時診斷和治療,忌用對腎臟有毒性的抗菌藥物。
(五)恢復期
補充營養,休息1~3個月,定期複查腎功能、血壓及垂體功能,逐步恢復工作。
(六)併發症治療
1、消化道出血。儘快明確病因。如DIC低凝血期,應補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DIC繼發纖溶亢進時,可注射6—氨基乙酸或氨甲苯酸。肝素類物質增高時可用魚精蛋白或甲苯胺藍注射。尿毒症所致出血熱則需透析治療。局部治療可口服雲南白藥、去甲腎上腺素4~5mg加水100ml口服或凝血酶4000U加生理鹽水口服。
2、心力衰竭肺水腫。應停止和控制輸液,吸氧,半臥位,給予西地蘭強心,安定鎮靜,以及擴血管藥物。若為少尿或無尿階段,應透析治療。
3、ARDS。可套用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注射,及時套用呼吸機進行人工終末正壓呼吸。
4、中樞神經系統併發症。出現抽搐時可給予安定或異戊巴比妥鈉等鎮靜劑;腦水腫或顱內高壓可用甘露醇靜脈滴注,無尿時應考慮透析。
5、自發性腎破裂。進行手術縫合。
本病的病死率與病情較重、治療遲早、措施是否恰當有關。近年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措施的改進,病死率將為3%~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