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理宗經

脈理宗經

《脈理宗經》,4卷。清代張郁彬(福田)輯於同治七年(1868年)。刊於光緒六年(1880年)。首卷錄《內經》有關脈要、診法之文字及張仲景脈語86條。卷2為關於脈學問題之探討,如十二臟腑脈位分配、生理病理、奇經八脈、六淫脈法等。卷3於《瀕湖脈學》二十七脈後加入大、小、疾諸脈。每脈下取經旨舊論分疏詳析。先明脈象脈體,次明脈病脈證,後分寸關尺言病候,並以後世名家論脈之所長分列於下。卷4尋繹諸書,得今人所罕言者又30脈。附論七絕脈、兩足脈治、婦女脈法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脈理宗經》
  • 作者:張郁彬(福田)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

成書背景

張氏病時人每舍脈而言醫,主張論脈必以《內經》為正宗,因輯脈書4卷,詳加注釋而成本書。

流傳版本

現存清光緒六年(1880)武寧張絳雪堂刻本。

作者簡介

張郁彬,清末醫家。字福田,江西武寧人。初習脈理三年,無所獲,後因深究《內經》脈要診法,又博覽歷代脈學名著,遂精脈理。嘗輯注《脈理宗經》四卷。子壽仁(字靜山)、鳳鳴(字朝陽),侄選青(字香谷),均傳其學。

內容簡介

本書輯古今脈論,著其異同,正其得失,而以《內經》為宗,詳為集注,故名。卷首附辨訛、脈字論、考證、男女異脈辨四篇短論。書中據汪訒庵《靈樞素問合纂》,輯為“內經脈要”,條陳《內經》論脈有關條文;據《素問》,輯為“內經診候”,條陳言證、言形、言色、言聲及五過四失等,以為脈診之楷模。又據《傷寒論》,輯得“長沙公脈法”,再輯錄李士材、王叔和、李時珍、朱丹溪、李東垣、滑伯仁、張景岳、吳鶴皋、蔣士吉、戴同父諸家論脈之精當者,分列於三十種脈象之下,註明其形象、主治證,均能條分縷析,以明脈之表里陰陽。卷末附內照圖說。書中立論,概以《內經》之說以正諸家錯訛,如褚氏謂女以左為右,以右為左,以寸為腎,以尺為心肺;趙氏謂脾土居中,左右關為脾胃而非肝膽;《脈訣》之七表八里九道,大小腸列於寸口,三焦、命門列於右尺,三部九候俱候於手而不候於頭足諸說,皆據經批駁,予以辨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