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需要量

能量需要量(energy requirement),能量不是營養素,但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以及從事各種活動的基礎。能量的攝入應與需要平衡。能量攝入不足,機體會動用自身的能量儲備甚至消耗自身組織以滿足生命活動的能量需要,導致能量缺乏症狀,如體力下降,體重減輕,發育遲緩,死亡。能量攝入過剩,多餘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導致肥胖。能量需要量是確定產能營養素需要量的前提。

基本介紹

  • 作者:鄭志傑
  • 職稱:院長
  •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心血管內科
  • 貢獻:審核
決定人體能量需要量的因素,人體能量需要量的測定與計算,

決定人體能量需要量的因素

人體能量的需要應與能量的消耗相一致。人體消耗的能量用於以下幾方面:基礎代謝、體力活動和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對於兒童和孕婦,還包括生長發育(即身體各種組織增長和更新)所需要的能量。
1.基礎代謝能量消耗(BEE)
基礎代謝是維持生命最基本活動的代謝狀態,即身體完全放鬆,無體力、腦力負擔,無胃腸消化活動,清醒靜臥於室溫在18~25°C的舒適條件下的維持生命活動所必需的最低能量消耗。影響基礎代謝能量消耗的因素有:體表面積和體型、年齡及生理狀態、性別、環境溫度、種族、營養狀態、疾病、內分泌等。計算BEE的方法有:體表面積計算法、直接計算法和體重計算法。
2.體力活動能量消耗
除了基礎代謝外,體力活動是人體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通常情況下,占人體總能量消耗的15%~30%。體力活動消耗能量的多少與肌肉量、體重、勞動強度、勞動時間、勞動姿勢及熟練程度有關。人體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是由於體力活動的差別。
3.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SDA)
也叫食物熱效應(TEF)指人體在攝食過程中所引起的額外能量消耗,是攝食後發生的一系列消化、吸收活動以及營養素和其代謝產物之間的相互轉化過程所消耗的能量。不同產能營養素的特殊動力作用強弱不同,蛋白質最強,其次是碳水化合物,脂肪最弱。一般混合膳食的特殊動力作用所消耗的能量約為每日消耗能量總數10%。
4.生長發育的能量需要
生長期的嬰幼兒、兒童的生長發育中新組織的形成、新生長組織進行代謝需要能量。孕婦體內胎兒的生長發育、乳母分泌乳汁等也需額外補充能量。

人體能量需要量的測定與計算

1.直接測熱法
待測對象進入一特殊裝備的小室內,小室周圍被水層所包圍,機體所散失的熱量被水吸收,並使水溫上升。根據水溫的變化和水量,即可計算出人體所散發的熱量,也就是人體能量需要量。
2.間接測熱法
通過測量呼吸中氣體交換率,即氧氣消耗量和二氧化碳產生量來預測人體總能量消耗量和一定類型身體活動能量消耗量。可以準確測量人體基礎代謝能量消耗。
3.膳食調查法
準確計算出一定時間內(不少於15天)攝入的食物所含能量,同時測定同期內體重變化,即可確定成年人平均的能量消耗。
4.生活觀察法
專人跟隨調查對象,詳細記錄24小時內各項活動及所占用時間。將同樣的活動時間合併,計算出其所消耗的能量。各項活動所消耗的能量總和,加上食物特殊動力作用消耗的能量,即可得出一日的能量消耗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