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敏素

胡敏素

胡敏素是指土壤腐殖質的成分之一。黑色,性質不活潑,是一種惰性的腐殖質,最難分解,可以在土壤中存在千年以上。胡敏素為腐殖質中與土壤礦物質結合最緊密的組分,酸、鹼或有機溶劑都無法將其提取出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敏素
  • 外文名:Humin
  • 類型土壤腐殖質的成分之一
  • 顏色:黑色
  • 學科:生態工程
  • 領域:環境科學
定義,簡介,腐殖質,胡敏酸,

定義

胡敏素是土壤中與礦物質部分牢固結合的腐殖物質的總稱。胡敏酸與礦物質的結合物,較難溶於水,具有更大的穩定性。不能直接溶於一般弱酸弱鹼,但用氟氫酸破壞黏土礦物後可溶子鹼。分子較胡敏酸簡單。由於與礦質部分牢固結合,具有較高的化學和生物學穩定性。在各組腐殖物質中,它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最小。

簡介

土壤腐殖質的成分之一。黑色,性質不活潑,是一種惰性的腐殖質,最難分解,可以在土壤中存在千年以上。同一土壤中,富啡酸的平均分子量最小,胡敏素的平均分子量最大,胡敏酸則處於富啡酸和胡敏素之間。胡敏素的醇羥基比富啡酸和胡敏酸高,但富啡酸中羰基含量最高
有人根據它的本性認為它可能處於胡敏酸和碳化物之間的過渡地位。威廉斯則認為胡敏酸經過乾燥或冷凍變形而成為胡敏素,並且認為這個變性過程是不可逆的。由於它的不易分解性,對於形成土壤團粒結構也不起膠結劑的作用,因而認為黑腐素在土壤中的積累對土壤無益。

腐殖質

腐殖質是指動植物殘體在土壤中經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機物質。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腐殖質對元素的遷移主要表現為有機膠體對金屬離子的表面吸附和離子交換吸附作用,以及腐殖酸對元素的整合作用與絡合作用。腐殖質可分為胡敏素、胡敏酸和富里酸,後二者合稱腐殖酸。腐殖質在土壤中的功能與其分子形狀和大小有著密切的關係。腐殖質的分子質量因土壤類型及腐殖質組成的不同而異,即使同一樣品用不同的方法測得的結果也有較大差異。腐殖質整體呈黑褐色,但不同腐殖物質的顏色因不同組分的分子質量大小或發色基團(如共軛雙鍵、芳香環、酚基等)組成比例的不同而不同,其顏色有深淺之別。富里酸的顏色較淡,呈黃色至棕紅色;而胡敏酸的顏色較深,為棕黑色至黑色;吉馬多美朗酸的顏色比胡敏酸淺,一般為朱古力棕色。腐殖質的光密度與其分子質量大小和分子的芳構化程度大體呈正相關。

胡敏酸

土壤中只溶於稀鹼而不溶於稀酸的棕至暗褐色的腐殖酸。含碳和氮的數量稍高於富啡酸,而氫、氧則相對較低。分子量較大,芳化度高而離解度較小,平均停留時間可達80~3000年。
土壤腐殖質的主要組成成分。呈褐色,分子量在400-100000之間,主要由碳、氫、氧、氮等元素構成,碳、氫比值高。其分子結構中的核有芳香環雜環和多環化合物,它們由碳鏈或鍵橋連線成疏鬆的網狀。胡敏酸分子的邊緣有官能團羧基、酚羥基、甲氧基、醯氨基等。這些官能團決定胡敏酸的酸度、吸收容量及與無機物形成有機-無機複合物的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