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執禮

胡執禮

胡執禮,字汝立,號雅齋,明代永昌衛(今甘肅永昌縣)人。幼年好學,十一歲為博士弟子員。十七歲中舉人,二十一歲即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中進士,歷任四川保寧府推官、朝廷刑部主事、吏部主文選、文選司郎中、右通政提督譽黃、太僕、光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應天巡撫,戶部左侍郎兼總督倉場、戶部右侍郎兼南京戶部右侍郎。於萬曆十七年歿於任上,死後贈戶部尚書。胡執禮與張居正海瑞同在朝廷為官,一生清廉公正,剛直不阿,頗有政績,是河西地區負有盛名的歷史人物。

基本介紹

  • 本名:胡執禮
  • 字號:字汝立,號雅齋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地:明代永昌
  • 出生時間:1539
  • 去世時間:1589
  • 主要成就:朝廷為官,一生清廉公正,剛直不阿,頗有政績
生平,評價,

生平

胡執禮(1539-1589),字汝立,號雅齋,明代永昌人,祖籍蘭州,從其父開始,隸籍永昌,九歲時,聰慧出眾,備受時人讚賞,稱為奇童;十一歲補博士弟子員;十七歲中舉人;二十一歲中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已未科進士。
初任四川保寧府推官,主管司法工作。“發奸摘伏”,勢法嚴明,使太守敬畏。才能卓越,傳聞於朝廷,被提進京大約十年,前後擔任過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文選郎中,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譽黃,太僕寺卿,光祿寺卿,太常寺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職。由正六品直升到正三品。當時,神宗年幼,張居正主持朝政,黨同伐異,權傾一時。胡執禮依律辦事,正直不阿,公開抵制張居正誣陷他人而取悅朝庭的行為。引起張的不滿。
萬曆四年(1576),從應天府巡撫都御史出就南巡,六年(1578)建議朝廷以疏通吳淞江長橋和黃浦江為主,全面治理長江下游太湖地區一帶的水澇災害。至八年疏通了乾河支港數百條,大則泄水入海,次則通湖達江,小則引流灌田。同時修復了白茆塘,秀州塘蒲匯塘,孟瀆河,舜河,青港。相繼又請疏通支河,朝廷許可後,遂疏吳淞江80公里,築塘90餘處,新開河道123條,疏通舊河道139條,並在上海李家洪,老鴉嘴一帶築堤壩18公里。獲得明神宗皇帝的信任。這使張居正更加忌妒,胡執禮遭到其黨羽流言中傷。
萬曆九年(1581),謝病歸里,在永昌籌設學租三百多石,扶植後學,造褔桑梓。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死後,胡執禮又被起用,仍任戶部左侍郞,兼南京戶部右侍郞。萬曆十六年(1588),南北各省連荒,民多流離失所,胡執禮上疏賑災,救活無數饑民。
萬曆十七年(1589)以勞致疾,卒於就邸。死後,以政績顯異,贈戶部尚書。胡執禮仕宦三十年,清廉正直,勤政望重。
當時文壇“後七子”的領袖王世禎在給胡執禮的餞別詩中寫道:“關西清白古來傳,數到胡威更瑩然”,“四十三台爾最賢”,對其推崇備至。明清時期,永昌縣城曾為他立“志存報國”、“早歲登瀛”、“黃甲開先”三坊,以示紀念。現在民間還流傳著不少“胡閣老”的軼聞。

評價

因秉性忠正、剛直不阿,自步入仕途後勤政廉潔,體恤民情,政績卓著,聲名有佳,其事跡不僅在故里廣為流傳,在《明史》和曾履職的地方史料(如《保寧府志》)中也多有記載,深得百姓擁戴與厚愛。
他仗義執言,始終抱定“俯仰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的人生信念,做了許多體恤民情、懲治貪官、疏浚河道的業績。他還先後兩次為廉吏海瑞鳴不平,申奏上書。惜胡執禮天不假年、英年早逝,但窺其短暫的一生,為人處事,光鑒照人,這雖與他自身的學養、風骨和氣節分不開,但也離不開初入仕途就有幸供職於“人文保寧”這方沃土的養育教化,無怪乎有後人讚嘆道:“關西清白古來傳,數到胡威更瑩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