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虛證

肺氣虛證是由肺氣虛損不足所引起的疾病,臨床以咳喘無力、痰液清稀、畏風自汗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多見於咳嗽、哮喘、自汗,以及西醫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心病等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肺氣虛證
  • 臨床表現:肺氣被耗,呼吸功能衰退
  • 時代:隋代
  •  歷史文獻:《諸病源候論》
病因,病機,治療,

病因

關於肺氣虛,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內經》談及肺氣虛的病因病機。隋代《諸病源候論》闡述了汗出病候與肺氣虛損、衛陽不固的關係。宋代楊仁齋(即楊士瀛)的《仁齋直指方論》認為肺氣虛進一步發展即為肺陽虛證。明代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指出肺氣虛的主要症狀是虛喘。清代程锺齡的《醫學心悟》指出肺氣虛有因“脾虛不能生肺”而成者。
肺氣虛證的成因為勞傷、久咳、暑熱及重病之後,損傷肺氣,或脾虛不能上升清氣於,而致肺氣虧少,功能活動減弱。肺氣虛證的臨床表現為咳喘氣短,聲音低怯,自汗畏風,易感外邪,氣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脈弱等。由於肺主氣而司呼吸,有輸布精微至全身,通調水道的作用,因而在病理上,肺氣不足將導致胸中宗氣虧少,呼吸失司;衛氣不足,衛外不固,易被外邪所襲;肺氣虛少不能通調水道、布散精氣而致水液失調,臟腑及周身失養。所以肺氣虛的辨證要點大致有以下幾方面:①咳嗽聲低無力,喘息短氣,聲怯懶言,痰多清稀。②面色不榮,畏寒自汗,疲乏無力,易患外感,或脾氣虛導致大腸傳送無力而致便秘,雖有便意而大便難下伴汗出氣短。③除上述肺經症狀與全身表現外,多見舌質淡,苔薄白,脈虛或細弱。
肺氣虛又可發展為肺陽虛,症狀比前述更加嚴重,且有背寒怕冷,反覆感冒等陽虛表現。如肺氣虛與脾虛或腎虛同時存在,可出現浮腫、小便不利。
臨床表現
肺氣被耗,呼吸功能衰退――咳喘無力,氣少不足以息。
動則氣耗―活動後喘息加重。
肺不布津,停聚成痰――痰液清稀。
肺不宣衛,肌表不固――自汗 惡風 易於感冒。

病機

肺氣虛證:肺主氣而司呼吸,肺氣虛,易影響宗氣的生成;肺有衛外固密肌膚的作用,若肺氣虛,則可表現為呼吸功能的減退,肌表腠理不固。正如《太平聖惠方》所云:“夫肺者,內主於氣,外應皮毛。”“夫肺為四髒之上蓋,通行諸髒之精氣,氣則為陽,流行臟腑,宣發腠理,而氣者皆之所主也。”《諸病源候論》認為:“……肺氣不足,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乾,是為肺氣之虛也,則宜補之。”肺氣虛最易影響心臟而致心氣亦虛,這主要是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氣,血液運行和呼吸功能正常又與宗氣的充足有關。故《靈樞·邪客篇》說:“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宗氣是由肺吸入之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谷精微所生成的,肺氣一虛則宗氣生成不足,其貫心行血脈的功能減退,運血無力,形成瘀血內阻心脈,臨床可見氣虛血瘀證,若累及心氣,心氣亦不足,就可形成心肺氣虛證。若肺氣虛日久,咳喘加重,氣不歸根,腎失攝納,形成肺腎氣虛證。故《醫述》引《仁齋直指方》云:“肺出氣也,腎納氣也。肺為氣之主,腎乃氣之根。凡咳嗽暴重,引動百骸,氣從臍下奔逆而上者,此腎虛不能納氣歸原。”若肺氣虛進一步發展,損傷陽氣,出現寒象,“肺虛則生寒,寒則陽氣盛,陽氣盛則聲嘶,語言用力,顫掉緩弱,少氣不足,咽中乾無津液,虛寒乏力,恐怖不樂,咳嗽及喘,鼻有清涕,皮毛焦枯,診其脈沉緩,此是肺虛之候”(《聖濟總錄》)。有的書稱為肺陽虛,其臨床表現除肺氣虛症狀加重外,兼有經常感冒,畏寒肢冷,甚則有損傷脾腎陽氣的臨床表現,為肺氣虛重證,以肺氣虛證伴見寒象為臨床特點。

治療

肺氣虛證的治療以補益肺氣為主。肺虛咳喘可用補肺湯或人參胡桃湯;肺衛不足易感外邪可用玉屏風散;合併肺陽虛者可用保元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