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扭挫傷

肩部扭挫傷

打擊碰撞牽拉扭曲等因素使人體肩部軟組織遭受損傷。當傷及關節時稱為肩骱筋扭傷。

基本介紹

  • 別稱:肩部扭傷
  • 中醫病名:肩部扭挫傷
  • 就診科室:外科
  • 多發群體:運動員、老年人
  • 常見發病部位:肩部
  • 常見病因:運動用力過度造成
  • 常見症狀:扭傷
  • 傳染性:無
  • 傳播途徑:無
概念,病因病機,診斷,臨床表現,X線檢查,鑑別診斷,中醫辨證論治,手法療法,固定方法,練功方法,藥物治療,其他療法,

概念

打擊或碰撞、牽拉、扭曲等因素使人體肩部軟組織遭受損傷。當傷及關節時稱為肩骱筋扭傷。

病因病機

本病在任何年齡均可發生。部位多在肩部上方或外側方,並以閉合傷為其特點。可分為新傷、陳傷兩類。受傷後微細脈管破裂,血溢脈外,停於皮下,相繼出現一系列經筋功能紊亂的症狀。

診斷

臨床表現

有明顯的外傷史,如打擊、跌碰、牽拉等。肩部腫脹、疼痛逐漸加重。損傷範圍較廣者,有組織纖維的斷裂,局部瘀腫,皮下常出現青紫,關節功能暫時性受限。輕者1周內症狀明顯緩解,較重病例伴有組織部分纖維斷裂或並發小的撕脫性骨折損傷者,症狀可遷延數日或數周。扭傷的壓痛點多在肌腱、韌帶的起止點,而挫傷則多在損傷部位。一般性挫傷在當時多不在意,休息之後開始出現症狀,逐漸加重,瘀腫或不瘀腫,但有壓痛。多在5天左右轉輕。

X線檢查

肱骨、鎖骨、肩胛骨及肩關節、肩鎖關節等結構關係正常。排除撕脫性骨折及關節脫位。

鑑別診斷

1.肩部骨折、脫位。
(1)肱骨外科頸骨折。
(2)肱骨大結節撕脫骨折。
(3)肩鎖關節損傷。
(4)肩關節脫位。
2.肩腱袖損傷。
3.肱二頭肌斷裂。

中醫辨證論治

手法療法

1.多採用肩部點按、拿捏等手法以活血、舒筋、通絡。
2.在痛點部位可採用撥筋、彈筋手法3~5次,並應與拿捏手法相間操作使用以緩解痙攣、消瘀定痛。
3.在適當牽引下用直臂搖肩法、屈臂搖肩法旋轉搖肩,幅度可由小到大,反覆5~7次。
4.最後以抖法、捋順手法收功。

固定方法

損傷較重者,用頸腕關節吊帶懸掛於胸前3~7天,以利於損傷修復。

練功方法

1.聳肩 動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在懸吊期內即可開始。
2.聳肩環繞 兩臂側平舉,屈肘,以指鬆散接觸肩部按順逆時針方向環繞。
3.展旋 單側或雙側,手心始終向上,自腰側旋向後方伸直,移向側方,屈肘,手心仍向上,手背從前方過頭、伸肘,順滑至側方,沿前方降下,手心仍向上,回復原勢。重複進行,雙臂同時做亦可,展旋時配合左右弓步及上身前俯後仰。

藥物治療

1.內服藥 急性損傷、腫脹期,治宜行氣、活血、消腫定痛,可用正骨紫金丹,慢性恢復期宜舒筋通絡,可用補筋丸。
2.外用藥 可用正骨水、跌打萬花油外擦。

其他療法

1.針灸 可取肩髎、肩井、肩宗、風池、合谷、阿是穴等。
2.理療 電子脈衝理療儀具有鎮痛、緩解肌肉痙攣、改善局部微循環作用,可選擇使用。
3.局部封閉療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