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萬春(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肖萬春,男,漢族,1963年出生,湖南攸縣人,中共黨員,二級教授,博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理論專家,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湖南重大決策諮詢智囊團專家,湖南省智庫聯盟專家,2012年評為全省幹部教育培訓首批名師,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決策諮詢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榮立2002-2003年度湖南省人民政府一等功,榮獲2008-2010年度校(院)明星教師榮譽稱號,榮獲2002-2003年度、2008-2010年、2011-2012年度校(院)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榮獲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度校(院)科研明星獎,多次榮獲省級教學比賽一、二等獎,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二項。撰寫的諮詢報告有15項榮獲省委書記、省長等省部級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四次榮獲國家社科基金辦“成果鑑定工作信譽良好專家”稱號。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和成果鑑定專家,中國人口學會理事,湖南省經濟學學會副會長,湖南省《資本論》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農業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發展與城市管理、“三農”發展問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肖萬春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攸縣
  • 出生日期:1963年
人物簡介,教育科研,

人物簡介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宣傳文化系統“五個一批”人才理論專家,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湖南重大決策諮詢智囊團專家,湖南省智庫聯盟專家,2012年評為全省幹部教育培訓首批名師,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決策諮詢中心)主任,碩士生導師。榮立2002-2003年度湖南省人民政府一等功,榮獲2008-2010年度校(院)明星教師榮譽稱號,榮獲2002-2003年度、2008-2010年、2011-2012年度校(院)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榮獲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度校(院)科研明星獎,多次榮獲省級教學比賽一、二等獎,榮獲省部級科研成果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三等獎二項。撰寫的諮詢報告有15項榮獲省委書記、省長等省部級領導的肯定性批示。四次榮獲國家社科基金辦“成果鑑定工作信譽良好專家”稱號。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和成果鑑定專家,中國人口學會理事,湖南省經濟學學會副會長,湖南省《資本論》研究會副理事長,湖南省農業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教育科研

近年來擔負著廳乾班等各種領導幹部培訓班次的《當前我國及湖南經濟運行態勢與政策取向》、《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城市發展轉型》、《兩型社會建設與新型工業化》、《“一帶一路”國家戰略與湖南發展新定位》、《世界經濟格局變化與湖南發展新戰略》、《資本論的基本思想與偉大生命力》、《推動縣域經濟科學發展》等20多個專題的講課任務,還擔負碩士研究生、研究生班的《西方經濟學》、《城市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不動產經濟學》、《資本論》等課程的講課任務,教學優良率都在98%以上,年均講授460課時。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入選省委《抓住機遇促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題宣講團成員,為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學習中心組作輔導報告。
近年來在《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版、《金融研究》等核心報刊上公開發表本專業學術論文300多篇,其中大部分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經濟學文摘》等相關文獻資料轉摘。代表性論文有《我國當前儲蓄過度了嗎?——兼論儲蓄與消費的關係》(《金融研究》1996年第8期,《經濟研究參考》轉載);在《人民日報》理論版、《光明日報》理論版發表了14篇關於轉方式與城鎮化發展的系列文章。獨著、主編專著教材近20部,代表性著作有《入世後農村產業結構效應與結構最佳化》(獨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國城鎮化發展創新研究》(獨著,研究出版社2007年版),《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風險與防範》(第1作者,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兩型”區域經濟發展新論》(第1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版、2014年第2版),《現代城市建設與城市管理創新》(第1作者,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等。主持完成國家、省部級縱向課題25項,主持完成橫向委託課題12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