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線節

聖線節”,是印度教傳統的節日。印度教徒在“聖線節”更換佩戴在身上的“聖線”,併到聖湖、聖河中沐浴,以祈求祛病、免驚、消災和平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線節
  • 別稱:扎護身繩節、兄妹節
  • 節日時間:印度曆法五月
  • 流行地區:印度
簡介,神話與典故,文化承傳,儀式步驟,

簡介

尼泊爾男子在加德滿都“聖河”中沐浴後佩戴“聖線”
聖線節聖線節
聖線節,亦有稱為扎護身繩節、兄妹節,是印度曆法五月(沙羅伐拿月,約在公曆7、8月間)之中的第二大節日活動。在該月十五日,即月圓之日)舉行。
一方面是是印度人兄弟姊妹之間,以繫上“聖線”來象徵手足情誼的節日;另一方面亦是印度婆羅門為信徒扎護身繩代表神聖保護的節日。

神話與典故

沒有人知道這個傳統節日的真正起源,但民間廣泛地流傳著一些傳說。一般印度人認為是出自《往世書》(BhavishyaPurana)中記載的一段神魔大戰。
相傳天上眾神與邪魔激戰了12年未得勝,魔王(Daitya-Raaja)占上風,萬神之王Indra(即雷神因陀羅)失意擔憂不已,唯有向波利斯帕蒂(Brihaspathi,即祈禱主,諸神的靈性導師)問教。當時因陀羅之妻因陀羅尼(Indrani又名Sachi)聽到二人的商談,未等到Brihaspathi有所計謀時就耐不住心中話,向二人保證有方法把局勢扭轉。
第二天,在月圓之夜她準備好祭祀,並翻查經典,預備好彩線一條,用神咒(mantra)把線注滿保護的祝福,然後系在丈夫右腕上當作護身符。波利斯帕蒂也在因陀羅手腕繫上一條吉祥聖物。後來因陀羅重上戰場,因聖線之故果然大發神威,力量倍增,迅速擊潰魔軍。自始以後,因陀羅戰勝之日便成了節慶。該月圓之日就流傳了扎護身繩的傳統。
人們相信,系有護身繩的人會得到健康、財富、幸福和勝利的祝福。後逐步演化為表示兄妹友愛的神聖節日兄妹節(RakshaBandhan拉克沙.班丹節)。有時祭司也會為弟子扎護身繩。

文化承傳

經過時間流逝,拉克沙班丹的重要性由戰場流傳到民間個人層面的結義情誼。
傳統上,大清早沐浴淨身之後,先要為神明作Pooja祭禮,之後姊妹們會先為兄弟額上點硃砂,然後繫上Rakhi聖線,祈求得對方保護,亦為弟兄祈求幸福。弟兄要發誓從今起要不惜一切保護姊妹的安全。

儀式步驟

印度傳統節日——聖線節普祭之後,姊妹們先退席準備盤子等用品;男仕們留下來,一排排地上坐好。
印度傳統節日——聖線節印度傳統節日——聖線節
A、用品
每位女士的盤子上應該放:
1)一盞小油燈或焟燭燈。
2)濕的Kumkum紅粉(為兄弟前額點吉祥志用)。
3)一些糖果(餵義兄弟吃糖代表關係中的甜密)。
4)聖線(Rakhi)。
5)香水或香油(女方塗在男方左腕及左掌根;掌根是根輪的位置)。
6)香支(隨意)。
7)給每位兄弟的一朵花(連莖)(隨意,很多人已省卻了)
B、步驟
姊妹們進場,選擇義兄弟(注意那是指從未與你結義過的男士)。雙方對坐;女士要為男士做的步驟是:
1)點吉祥志(用右手額輪的手指來點)
2)把油塗在左腕及掌根(用右手喉輪的手指來做)。
3)為兄弟獻上花朵(可隨意或免)
4)餵糖果一粒
5)把聖線(護身繩)扎在左腕
6)用油燈做搖燈禮(arti)
然後兄弟會贈送一份小禮物給義姊妹才結束。然後女方再選下一位做這儀式。最後才為已經在過去年頭裏已結義的兄弟再做一次。開始和結束時,應雙方合什敬禮,但避免擁抱等身體接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