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爾島

耶爾島

耶爾島(英語:Yell Island,古諾爾斯語:Jala),位於蘇格蘭東北部的設得蘭群島(Shetland Islands),是設得蘭第二大島嶼。耶爾島面積為82平方英里(212平方千米)。 2011年人口普查顯示該島共有966人,是設得蘭群島中人口數量第三多的島嶼,次於設得蘭主島(Mainland,Shetland)和沃爾賽島(Whalsay Island)。

島上的基岩主要由片岩構成,其紋理呈南北走向。該島形成於加里東造山期(Caledonian mountain building period)。深達1.5米(5英尺)的泥煤覆蓋了全島面積的2/3。

自新時期時代開始,耶爾島便有人定居,而島上發現的圓形石塔的歷史早於挪威人到臨之前。挪威人的統治從公元9世紀持續至14世紀,之後蘇格蘭人控制了該島。今日,島上的經濟主要依靠小農場租賃(crofting)、捕魚業、運輸業和旅遊業支撐。島上著名的建築有建於17世紀的布拉夫舊宅(Old Haa of Brough)。記述島上生活的民間傳說和現代文學類目繁多。

耶爾島有“英國水獺之都”(Otter Capital of Britain)的別稱,島上亦居住有不同種類的鳥類。其中包括北極賊鷗和大賊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耶爾島
  • 外文名:Yell Island
  • 面積:81.9平方英里(212.11平方公里)
  • 最高海拔:689英尺(210米)
  • 人口:966人(2011年)
  • 人口密度:4.5人/平方千米
  • 地理位置:蘇格蘭設得蘭群島
地理與地質,地理概況,地質概況,生態環境,哺乳動物,鳥類與魚類,植物,歷史,島名起源,早期歷史,挪威殖民歷史,漢薩同盟與早期近代歷史,近代歷史,交通,海路,公路,經濟,遺蹟,

地理與地質

地理概況

耶爾島地處蘇格蘭的設得蘭群島,是設得蘭群島的第二大島。耶爾島長19英里(31千米),寬7.5英里(12千米)。英國最北端的安斯特島(Unst Island)位於耶爾島的東北方,並與之隔布魯摩爾海峽(Bulemull Sound)相望。 兩島間距離最近不超過9.5英里(15千米)。耶爾島可以被視作北海的最北端與北大西洋之間的一道屏障,挪威海在該島的東北方,北冰洋則在其以北數百千米處。
耶爾島地圖(居中島嶼為耶爾島)耶爾島地圖(居中島嶼為耶爾島)
耶爾島東部海岸地勢較低且多沙,西部海岸則以岩石為主、部分地區地勢險峻,海岸逐漸抬高至200-400英尺(60-120米)。西部沿岸受海水侵蝕,形成了8個天然海港。除了這些巨大的海蝕港灣以外,島上亦有相當數量的連島沙洲連線本島與周邊的半島。然而,這些連島沙洲異常脆弱,易被人為侵蝕或暴風嚴重破壞。連島沙洲的消失導致新的島嶼的產生,或者恢復原先存在後來卻與本島相連的島嶼。島上的農田數量相當有限,但是其海岸線的構造卻有利於漁業發展。
耶爾島周圍的小型島嶼計有:阿茲塔克島(Aastack)、比格加島(Bigga)、黑礁島(Black Skerry)、兄弟島(Brother Isle)、布拉夫島(Brough)、布拉夫徹斯特島(Burravoe Chest)、魚島(Fish Holm)、格洛普島(Gloup Holm)、金礁島(Gold Skerry)、綠島(Green Holm)、灰島(Grey Stack)、西桑威克島(Holm of West Sandwick)、洛克角島(Horns of the Roc)、凱島(Kay Holm)、林加島(Linga)、馬克爾島(Muckle Holm)、背潮礁島(Neapback Skerries)、沃爾法賽島(Orfasay)、奧斯塔尼斯島(Outsta Ness)、毯島(Rug)、礁芯島(Skerry Wick)、 斯圖斯島(Stacks of Stuis)、斯威那島(Sweinna Stack)、 克拉珀島(The Clapper)、丘丁島(The Quidin)、 鯨島(Whalegeo Stacks)、威爾基島(Whilkie Stack)和厄恩島(Ern Stack)。
耶爾島在古代被劃分為北耶爾、中耶爾和南耶爾三個教區。現時,北耶爾教區被併入費特勒島(Fetlar Island),中耶爾和南耶爾則合併為一個教區。

地質概況

耶爾島位於沃爾士斷層(Walls Fualt)東側,而沃爾士斷層被視作可能是大峽谷斷層(Great Glen Fault)向東北方向的延伸。共有三處斷層構成了耶爾島的地貌,它們分別為形成布魯摩爾海峽(Bluemull Sound)的布魯摩爾斷層(Bluemull Fault)、形成鯨魚峽灣(Whale Firth)北部並向南延伸至阿里斯戴爾(Arisdale)的的阿里斯戴爾斷層(Arisdale Fault)和構成耶爾海峽(Yell Sound)的築巢斷層(Nesting Fault)。此外,耶爾島所在地還存在一些小型斷層,構成了格洛普灣(Gloup Voe)等地貌。所有這些斷層均可被視為沃爾士斷層的輻射狀分支,且在冰川運動的作用下形成。
島上的基岩主要由紋理呈南北走向的片岩構成。10億至8億年前,這些變質火山沉積岩最初處於淺水之中,之後則被地質運動抬高;6億至4億年前即加里東造山運動(Caledonian orogeny)期間,岩層被分解。岩層內的主要礦物質為粗石英岩、石英-長石構成的片麻岩雲母片岩
耶爾島的內部土層主要由厚達10英尺(3米)的泥炭構成,這些泥炭為長達3000年的地質沉澱的產物。泥炭層蓄積了大量的水分,但卻易於遭受侵蝕,而這種侵蝕情況在靠近海岸處尤甚。更新世時期,耶爾島和蘇格蘭其餘地區一樣冰層覆蓋。冰層在距今8000年前消融後,受到斯托里加海底滑坡(Storegga Silides)影響,耶爾島很有可能遭遇了一次巨型海嘯。據推演,海嘯引發的巨浪可能比普通浪高高出82英尺(25米)。島上的一些峽谷可能是底層的後退冰川融水侵蝕形成的,島上的部分湖泊同時也被認為是由冰磧石所形成的。
耶爾島上的泥煤耶爾島上的泥煤
到了近代以後,在無孔基岩、冰礫泥和陰濕的氣候的共同作用下,耶爾島上形成了大面積的泥煤。平均厚達5英尺(1.5米)的泥煤層覆蓋了島上2/3的面積。泥煤層主要由泥炭蘚、羊鬍子草、鹿草、石楠屬植物和莎草的化石構成。泥煤對於島民來說是重要的燃料來源,在部分地區甚至被用於售賣。耶爾島上也有設得蘭群島上難得一見的沙丘地貌,主要集中在在西桑德威克(West Sandwick)附近。然而,該地的商業采沙由於被居民認為會破壞環境而備受爭議。

生態環境

哺乳動物

耶爾島擁有相當數量的小海灣,水獺和大量的海鳥在這些海灣隨處可見。耶爾島號稱“英國水獺之都”("Otter Capital of Britain"),因為環島的低洼泥煤海岸為水獺掘洞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夏季,漫長的白晝使得這些夜行動物更易暴露在陽光底下,因此在耶爾島發現水獺的幾率要比在英國本島大很多。休·邁爾斯(Hugh Miles)的紀錄片《野生水獺之蹤》(The Track of the Wild Otter)就在布斯塔灣(Busta Voe)的布拉角(Burra Ness)取景,這部BBC出品的紀錄片曾斬獲多個獎項。
此外,灰海豹港海豹在耶爾島海岸非常常見。島上也偶爾會出現一些北極生物。例如在1977年,耶爾島上曾經發現過一隻流浪的髯海豹。通常,這種生物只生活在浮冰上。在耶爾島附近的海域,偶爾也能觀察到鼠海豚的存在。耶爾島上有一種獨特的田鼠亞種,這種田鼠在設得蘭群島的其他島嶼、赫塔島(Hirta)以及聖基爾塔島(St.Kilda)上也能見到。
由於人類活動,大量的生物(包括家兔)被帶到耶爾島上,甚至引發耶爾島上的水獺是否也是由人帶來的爭議。

鳥類與魚類

每年夏季,相當數量的北極燕鷗(當地人稱作'tirricks')從南極洲遷徙至耶爾島。與燕子在其他地區一樣,北極燕鷗的出現在耶爾島是入夏的預兆。
北極燕鷗北極燕鷗
耶爾島上的其他鳥類包括大賊鷗、北極賊鷗、各類燕鷗、絨鴨杓鷸紅喉潛鳥黑腹濱鷸歐金鴴、紅雀、田鳧灰背隼。此外,島上西北角的埃格(Eigg)和厄恩島(Ern Stack)是目前有記載的最後的設得蘭海鷹築巢點,上一次記錄發現海鷹是在1910年。
在耶爾島上的水域中,生活著棕鱒。

植物

耶爾島與歐洲北部的許多荒野一樣,擁有許多種類的野生植物。島上的石楠屬植物數量尤其巨大,其中包括肉食性的捕蟲堇茅膏菜。1986年至1987年,科研人員針對耶爾島上的乾砌石牆上的植物種群進行了深入調查,結果發現樹花屬的地衣最為常見。
島上的樹木數量相當有限,其中主要都集中在峽谷附近。因為峽谷周圍並未有放牧的羊群,所以那裡的環境為這些樹木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條件。在人類活動之前,有證據顯示耶爾島曾經被一定數量的樹木(至少是矮喬木和灌木)覆蓋。在格洛普灣(Gloup Voe)灣內的峽谷中,可以找到犬薔薇和金銀花。
由於島上的泥煤中保留了一定數目的古植物,藉助其厭氧的特性,人們通過泥煤可以大致了解到一些古代植被。例如,距今4萬年前,在末次冰期來臨之前島上生存著橡樹歐洲赤松和地中海石楠。這些植物的遺骸存留在古代泥煤層中,泥煤層上方則覆蓋著冰磧遺留下來的冰礫泥。

歷史

島名起源

關於耶爾島島名的來源,目前存在諸多說法。“耶爾”(Yell)一名有可能起源於皮克特語(Pictish)中的某個不明辭彙,但意思與今名相近。原初諾爾斯語(Proto-Norse)中,耶爾島被稱為“Jala”或“Jela”。該辭彙意為“白色的島嶼”,用以指代島上的白色沙灘。
中古蘇格蘭語中的“Ȝ”中古蘇格蘭語中的“Ȝ”
根據1586年的記載,耶爾島被稱做“Yella”。而在近代早期的文獻上,該名被記作“Zell”。事實上,這個名稱為“Ȝell”的錯誤寫法(‘Ȝ’在中古蘇格蘭語和中古英語中為拉丁字母‘g’的變體寫法,寫法又非常類似拉丁字母‘Z’的變體‘Ʒ’,但‘Ȝ’本身不發英語中‘Z’的音)。例如,“設得蘭”(Shetland)起源於古諾爾斯語中的“Hjaltland”,在古蘇格蘭語中又稱“Ȝetland”,正是因為字母“Ȝ”保留了原來詞頭“Hj”的發音。 在古諾爾斯語中, “hjalli”或 “hjallr”可作多解,包括山邊的平台、礦層、棚架(甚至特指乾魚用的架子)等等;作所有格單數形式或者主格複數形式時,則拼為“hjallar”。現代挪威語中,該詞拼為“Hjell”。以此類推,便可解釋這種說法。因為在古諾爾斯語(Old Norse)中,該島則被稱作“Gjall”(意為‘荒蕪’),被蘇格蘭人轉寫成“Ȝell”後,再根據發音演變成今天的“Yell”(古蘇格蘭語中,‘Ȝ’主要發作/j/的音,與現代英語中‘y’作詞頭時的發音相同)。

早期歷史

早於新石器時代,耶爾島便有人類定居。 在耶爾島北部赫納(Hena)發現的岩石表面的腳印長12英寸(30厘米)、寬4英寸(10厘米),被認為是原始定居者用於祛除足部的贅疣的工具。當地人將其稱作“Wartie”,在當地傳說中該腳印為巨人所留下的痕跡(另一處腳印在安斯特島上)。
耶爾島上共發現了12處史前圓形巨塔和15處早期的禮拜堂。這些遺蹟的存在暗示了耶爾島在挪威人到達之前,曾經有相當數量的人口居住。在12處巨塔中,值得注意的是布拉海角塔(Burra Ness Broch)。該塔靠近海邊的一側如今僅剩下部分牆體,高達10英尺(3米)。在靠近內陸的東側則遺留下了壁壘的痕跡,以及一處可能是守衛室的房間。在島上的布吉群灣(Burgi Geos)附近還有鐵器時期的碉堡。
耶爾島上的一些地名揭示了一些凱爾特教堂的存在,而居住在這些教堂里的修士被北歐人稱作“帕帕爾人”(Papar,意為‘神父’或‘教皇’)。島上一些地方因此而得名,例如帕皮爾海角(Papil Ness)、帕皮爾湖(Loch of Papil)和帕皮爾灣(Papil Bay)。然而,這些地名是否為挪威人到來前還是在挪威殖民時期(當時島上仍居住有基督教徒)命名的尚不可知。在耶爾島西部鄰近西桑德威克的比利爾(Birrier),一處早期由庫爾迪人修築的修道院的遺址清晰可辨。幾乎可以確定的是,比利爾與耶爾海峽隔岸的一處修道院具有聯繫。該處修道院的院址今在設得蘭主島的北馬文半島(Northmarvine Peninsula)上的伊斯比斯特冰礫阜(Kame of Isbister)上。2000年,在比利爾進行了一次禮拜活動,用以紀念基督誕生的第二個千年
耶爾島上另外發現的一塊十字架石板也屬於同時期的文物,但現時該石板下落不明。據推測,這塊石板的石料來自於布雷賽島(Bressay Island)。

挪威殖民歷史

挪威國王哈拉爾一世於875年吞併設得蘭群島和奧克尼(Orkeny),耶爾島被劃入北歐殖民者的統治之下。公元10世紀末期,基督教開始在耶爾島上傳播。在這期間,島上先後建立了20所禮拜堂。1194年,在當地貴族反抗挪威國王的暴動失敗之後,設得蘭群島被劃為挪威的行省之一,直接受挪威的管轄。挪威的統治爾後持續了近兩個世紀。
1469年,挪威國王克里斯蒂安一世為籌措其女瑪格麗特公主(Margaret of Denmark,1456-1486)的嫁妝,將設得蘭群島抵押給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三世。由於挪威始終沒有清償債務,蘇格蘭王室便將設得蘭視為永久領土。1470年,耶爾島隨同其他的設得蘭島嶼一同被劃入蘇格蘭版圖。1472年該項合併案由蘇格蘭國會確認生效。至此,挪威在耶爾島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
然而,挪威傳統對耶爾島的影響依然深遠。耶爾島上的許多地名均有古諾爾斯語的起源,例如:戴爾賽特(Dalsetter)即是由古諾爾斯語中“dalr”(意為‘山谷’)和“setr”(意為‘牧場’或‘羊圈’)構成的。此外,一些地理名詞也有一定淵源。“firth”(意為‘峽灣’)起源於古諾爾斯語中的“fjörðr”,“voe”(意為‘小海灣’)起源於“vagr”,"sound"(意為‘海峽’)起源於“sund”。

漢薩同盟與早期近代歷史

耶爾島上的布拉灣(Burravoe)在漢薩同盟時期充作設得蘭群島的重要貿易中心,儘管當時主要的貿易活動均在主島上的斯加洛韋(Scalloway)上進行。A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拉斯特德里克號(Lastdrager)在耶爾島附近失事。船難的倖存者讓·康比休斯(Jan Camphuis)在日誌中記述了自己在島上的經歷。他注意到島上的居民雖然貧窮,但卻異常友好且慷慨大方。這段經歷讓康比休斯對耶爾島大加讚賞。馬丁·馬丁(Martin Martin, ?-1718)1695年的著書《西蘇格蘭群島記述》(A Description of the Western Islands of Scotland)則這樣描述耶爾島:“島上有三座教堂和數座小禮拜堂。”18世紀,克魯特威爾牧師(The Rev. Crutwell)認為耶爾島的島民:“擁有大量的燃料、捕獲大量的魚,所以過著非常安適的生活。”

近代歷史

約翰尼·諾遜斯在18世紀時首度將天花接種疫苗帶到了耶爾島上,而當時許多地方天花依然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1841年,根據《蘇格蘭統計年鑑(再版)》(Statistical Accounts of Scotland, New)記錄,北耶爾和費特勒島教區中的走私行為徹底銷聲匿跡,但當地的居民染上了吸菸的惡習。同年,南耶爾和中耶爾教區注意到當地的黑牛價格暴漲50%,經查則是因為隔周從勒威克(Lerwick)發往利斯(Leith)的蒸汽快船使得島上的牲口被大量銷往蘇格蘭本土。
1881年格洛普(Gloup)的一次暴風中,53名漁夫喪生,導致耶爾島的漁業蒙受巨大打擊。目前島上依然有一座紀念碑紀念這次事故。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聲稱他們將U艇停放在島上的鯨魚灣(Whale Firth)。儘管該說法未經證實,但是考慮到當時島上幾乎無人居住,確實有可能發生這種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轟炸了古奇(Gutcher)的郵局,旨在摧毀島上的通訊系統。1942年1月19日,一架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在布拉沃附近的山坡上墜毀。10名乘客中有7名不幸罹難。今天,在布拉夫老哈爾博物館(Old Haa Museum)外可以見到失事飛機的一個螺旋槳。二戰結束後,格里米斯特(Grimister)的鯡魚加工廠關閉,這是繼漁業衰退後給當地的經濟帶來的再度打擊。
1953年至1964年期間,羅伯特·霍普-辛普森(Dr Robert Hope-Simpson, 1908-2003)醫生在島上通過艱苦研究,證實了帶狀皰疹水痘病毒的復發病徵。
1961年,一艘蘇聯間諜船在耶爾島附近沉沒。該船的殘骸被喬治·伍奇(George Wookey)中尉發現。在這次便裝秘密行動中,伍奇中尉在水下90英尺(27米)處發現了蘇聯間諜船的殘骸。伍奇中尉在二戰期間的一次調查則為康普頓·麥肯齊(Compton Mackenzie, 1883-1972)的小說《荒島酒池》(Whisky Galore)提供了靈感。
1960年代,耶爾島陷入了嚴重的衰退。1965年,祖籍奧克尼島的小說家埃里克·林克萊特(Eric Robert Russell Linklater,1899-1974)如是形容耶爾島:“它就像設得蘭群島里的問題兒童。” 原因則是耶爾島的經濟衰退、人口大量減少。有人指責島民實行所謂的“社會均等主義”,不允許島上出現領導人物和實業家。哈斯維爾-史密斯(Haswell-Smith)不同意該觀點,但他認為將問題曝光出來總是好的。很明顯,離大陸更遙遠的外斯凱里斯群島(Out Skerries)比耶爾島更富裕,而沃爾賽島(Whalsay)則更容易留住人口。相比之下,耶爾島既不像布雷賽島一樣離港口重鎮勒威克(Lerwick)那樣近,又不如通過橋樑與本島直接連線的巴拉島(Burra)和馬克爾島(Muckle Roe)。一些耶爾島居民在本島上的薩洛姆灣(Sullom Voe)工作,然而隨著通勤人數的下降,前景也不容樂觀。

交通

海路

耶爾海峽渡輪從尤斯塔(Ulsta)駛往設得蘭本島上的托夫特(Toft),該航線主要由兩艘渡輪執行,分別為2003年啟用的“德吉利號”(Daggri,挪威語中意為‘黎明’)和2004年啟用的“達加里昂號”(Dagalien,挪威語中意為‘黃昏’)。這兩艘船均在波蘭格但斯克建造,每艘船可搭載31輛轎車和4部卡車以及95名乘客。每班航行大約需要20分鐘時間;在每日的高峰期,渡輪每30分鐘一班。
尤斯塔的渡輪尤斯塔的渡輪
布魯摩爾海峽渡輪從古奇(Gutcher)發往安斯特島的貝爾蒙特(Belmont)和費特勒島的奧得斯塔(Oddsta)。去往安斯特島的渡輪每30分鐘一班,每班航行約10分鐘;去往費特勒的渡輪一天則只有幾班,每班航行約25分鐘。“比格號”(Bigga)和“傑拉號”(Geira)提供渡輪服務。

公路

耶爾島上共有兩天主幹道,A968號公路和B9081號公路。A968號公路呈東北-西南走向,從尤斯塔開始至古奇結束,可接駁前往主島、安斯特島和費特勒島的渡輪。雖然被列為A類道路,但是耶爾島上的A968號公路只有一條車道。為了方便逆行車輛通行,公路上設定了讓車道。B9081號公路也是一條設定讓車道的腳踏車道公路。B9081號公路從尤斯塔出發沿耶爾島南海岸前行,然後沿東海岸往北到達中耶爾(Mid Yell)後與A968號公路匯合。

經濟

耶爾島主要的產業包括捕魚業、漁業養殖、農業、泥煤生產運輸和旅遊業。
島上的科里灣(Cullivoe)於1991年建成一座深水港,但北海與北大西洋漁業的衰退導致港口喪失了漁業功能。不過,這座港口仍可用於航運。
2008年1月,設得蘭發展基金會(ShetlandDevelopment Trust)向環球耶爾公司(Global Yell Ltd,)提供了價值11,000英鎊的貸款。這筆資金將用於建設諸如織造、音樂等創新產業
2014年4月,全球首部社區潮汐發電機在布魯摩爾海灣啟用,這部由諾瓦創新(Nova Innovation)設計製造的渦輪發電機具有30千瓦的功率。北耶爾發展委員會(North Yell Development Council)相信,潮汐發電能夠為當地經濟復甦帶來顯著影響。

遺蹟

風屋(Windhouse)為建於1707年的一座石建築,但現時已廢棄。風屋是設得蘭群島上知名的鬼屋。1880年,人們在翻修風屋時在地板中發現了人骨架。1920年代開始,風屋被空置了超過80年的時間。2003年,一對英國夫婦將風屋購下,決定翻修。然而,直至2015年2月,翻修工作沒有任何進展。現時,風屋再度處於待售狀態。
風屋(Windhouse)風屋(Windhouse)
布拉夫舊宅(TheOld Haa of Brough)為建於1672年的一座商賈舊居,坐落於布拉灣(Burravoe)。現時,這處舊宅被改造為博物館兼遊客中心。
此外,島上的柯克阿比斯特(Kirkabister)留有舊馬場的遺蹟。遺蹟的四角稍高,因而外觀非常獨特。在整個設得蘭群島,這樣的馬場遺蹟也非常之少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