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艇

U艇

U艇是特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使用的潛艇。

U艇出自於德國海軍自己對潛艇的稱謂“Unterseeboot”——意為“水下舟艇”,英文縮寫為U-boat,而且德國海軍潛艇的舷號也都以u加上序列數字組成,如U-49號艇。因此德國潛艇在很多場合便被叫作u艇,但是這一很中性的名稱,卻因為德國潛艇在戰爭中令人生畏的表現,而被帶上了一層異常驚畏的色彩。

基本信息,二戰中的U艇,XXI型U艇,

基本信息

第一批在德國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850年,由由德國發明家威爾亨·鮑爾(Wilhelm Bauer)製造(生於1822年12月23日, 卒於1875年6月20日)。這項工程延續到1890年由諾登非厄特設計制為W1與W2潛艇。在1904年位於基爾的克魯勃船塢廠完成了售予俄羅斯的潛艇;真正為德國海軍製造的潛艇建造於1905年。

二戰中的U艇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依仗性能先進的U型潛艇,在大西洋海域有效地攻擊了盟軍的商船隊和護航船隊。指揮德國潛艇的海軍上將卡爾·鄧尼茲發明了“狼群”戰術,用6—12艘潛艇組成水下艦隊,白天尾隨護航隊,黃昏時進入攻擊陣位,夜晚鑽入護航隊中用直航魚雷實施近程攻擊。1940年10月,一個由12艘潛艇組成的“狼群”就擊沉了32艘艦船,而自己安然無恙。到1941年,德國用潛艇擊沉盟軍艦船的總數已達1150艘;到1942年上升到1600艘。1943年以後,由於盟軍在艦艇、飛機上加裝了反潛雷達,使艦船沉沒數量降低了65%,到1944年只有200艘艦船被擊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共建造潛艇1131艘,加上戰前造的57艘,共1188艘。這些潛艇擊沉了3500艘艦船,造成45000人死亡。到戰爭結束時,德國共有781艘潛艇被盟軍擊沉。

XXI型U艇

德國海軍於1943年-1945年建造,共118艘,編號U2501-2531(第一批次,建造廠布洛姆福斯漢堡船廠),U2533-U2536(第二批次,建造廠布洛姆福斯漢堡船廠),U2538-U2546(第三批次,建造廠布洛姆福斯漢堡船廠),U2548(第四批次,建造廠布洛姆福斯漢堡船廠),U2551-U2552(第五批次,建造廠布洛姆福斯漢堡船廠),U3001-U3035(第六批次,建造廠AG威澤不萊梅船廠),U3037-U2041(第七批次,建造廠AG威澤不萊梅船廠),U3044(第八批次,建造廠AG威澤不萊梅船廠),U3501-U3530(第九批次,建造廠希肖但澤船廠)。
性能:
乘員 57 人
艇長 76.7 米
艇寬 8米
水面最高航速(電動馬達)17.9 節
水下最高航速(電動馬達)17.2 節
水上航程 15500 海里/10節航速
水下航程 56 海里/4節航速
設計下潛深度 500 米
魚雷發射管數量 6具
魚雷總數 24枚
4 x 20 mm 機炮
歷史:
在生產出來的119艘潛艇中,有113艘投入了使用。大戰爆發之前,Walter和Germania Werft博士致力於一項通過對海水進行氧化處理以使潛艇發動機可以不依賴空氣中的氧氣工作的課題研究,這樣一來潛艇就不需要頻繁浮出水面。在實驗艇XVII和XVIII建造完成後,許多項目都得以完成。然而該艇仍然得不到批量生產,事實上,三個重大缺陷已經暴露出來: 1、一艘XVIII型潛艇的造價,可建兩艘VIIC型潛艇,2、對儲水箱的性能所做的改進設計耗費太大,3、為了得到足夠這些潛艇使用的氧化海水,需要做燃料的更新生產 。於是實驗艇XVIII轉而使用柴油發動機,這就產生了XXI型潛艇——在當時仍屬先進的潛艇。它具備在那個時代顯得極為驚人的水下航速,其精良的裝備使得該艇可以無須接近海面即可發現並攻擊目標。此外,它的魚雷水壓裝填系統可在12分鐘內裝填6枚魚雷!而在一艘典型的VIIC型潛艇上,需要10到20分鐘才能裝填一枚魚雷。該型潛艇的另一個新穎之處在於它的建造方式,整個艇體分為9段在不同的工廠建造,然後在3個船塢內進行最後的合併總裝,這樣一來極大的縮短了建造周期。但是VII型潛艇的出現太晚了,它無法改變歷史。
該型艇首艇於1944年5月12日下水,6月27日正式服役。兩艘XXI型潛艇被派往加勒比海執行任務:Schnee的U - 2511號與Manseck的U - 3001號。其中U - 2511號違抗了命令並成功接近英國皇家海軍諾福克號驅逐艦,在成功發射魚雷後未被發現從而逃脫,戰爭結束後,這兩艘XXI型潛艇得以返回母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