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鄉(河南省項城市老城鄉)

老城鄉(河南省項城市老城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秣陵鎮 (老城鄉)位於項城境中南部,四周與老城鄉接壤。轄4個居委會,4個郊區行政村,面積4.79平方公里,耕地2550畝,

人口1473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3088人。是回族居住較多的鄉鎮。

秣陵鎮 (老城鄉)位於河南項城市中南部,北依汾河,南枕泥河。距市區28公里,總面積57.58平方公里。轄25個行政村,91個自然村,217個村民組,52510口人,49838畝耕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老城鄉
  • 所在地:秣陵鎮位於項城境中南部
  • 面積:4.79平方公里
  • 耕地:2550畝
歷史沿革,社會建設,

歷史沿革

該鄉歷史悠久,具有500多年的歷史和豐厚的文化積澱,北魏孝文帝曾在此設立為殄蔻鎮, 南宋時期僑置為秣陵縣,境內有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等多處文化遺址。著名的蓮溪書院上蔡書院曾設於此。
老城鄉老城鄉
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是項城市南半部的經濟文化、金融、商貿中心。
據史料記載:明宣德三年(1428),項城縣舊治從槐坊店(今沈丘縣槐店)遷此,長達525年之久。民國時期為城關區,1942年稱過一段秣陵鎮。1950年,項城縣人民政府駐地,亦稱城關區。1953年冬,縣政府遷水寨後,這裡俗稱老城。1982年改為縣轄鎮,定名秣陵鎮。“秣陵鎮”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南北朝時期,在項城縣立過“秣陵縣”。
1 989年,秣陵鎮被河南省首批命 名為“中州名鎮”,1995年被河南省確定為“河南省改革發建設綜合試點鎮”,2003年2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該鎮地理位置優越,處豫、鄂、皖三省物流之要衝,居三市八縣之中心,106國道穿過鎮境,217省道橫亘東西,阿深高速公路面朝該鎮開口,城區道路四通八達。

社會建設

在發展工業方面。秣陵鎮已形成製革、製鞋、紡織三大支柱行業,配套催生出無紡布、機械、印刷等20多個相關行業。目前,全鎮共同工業企業528家,其中產值超億元的1家,5000萬元以上的5家,1000萬元以上的6家,從業人員6千餘人。
老城鄉
商貿活動躍。該堅持實施大商貿戰略,龍潭商貿城交易活躍,已成為河南、安徽、湖北三省商品的中轉站,方圓百里的農貿市場和小品集散地。目前形成了“三帶一中心”的商業格局,建有糧米、建材、服裝、農貿、竹木、日雜、副食、水果八個專業市場,固定個體商點1862個,從業人員近萬人,日客流量5萬人次,年商品批發零售額2.5億元。
城區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現有兩所大型醫院(項城市第二人民醫院、養和醫院),一所專科醫院(曹氏骨科),長途客運站、貨運站各一個。按三星級賓館標準建設的賓館一個。
該鄉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是項城市南半部的經濟文化、金融、商貿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