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黑人靈歌

美國黑人靈歌

18世紀中葉,狂熱的宗教風潮橫卷美國。基督教中人人平等、大家為兄弟姐妹的教義吸引了黑人奴隸。到1820年,已約有6萬名美國黑人接受浸信會的洗禮,成為信徒。因此,殖民時期宗教音樂在非洲裔美國黑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最初以南方宗教習俗——野營會中演唱的歌曲的形式出現,最終發展為更具有藝術特色的靈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美國黑人靈歌
  • 發行時間:18世紀中葉
  • 音樂風格:黑人音樂
  • 歌曲語言:英語
音樂傳統,靈歌原型,文化特徵,影響力,

音樂傳統

美國黑人音樂的種類和特點呈現多元化,一種是以世俗民間音樂為主要傾向,形成拉格泰姆、布魯斯、爵士等音樂體裁;另一種是以教堂為中心的宗教音樂。世俗化和宗教化的美國黑人音樂呈現一種強有力的共生關係,互相影響、互相滲透,突出體現在表演家的藝術生涯中。許多黑人藝術家生活在宗教和世俗兩個音樂世界中,他們星期六為世俗的晚會獻藝,星期天則為教堂提供虔誠的宗教音樂,因而宗教性的黑人音樂也融入了民間世俗因素。

靈歌原型

北美殖民地是在歐洲各國一系列海外擴張和殖民活動下形成的,因此形成許多教派,但都被英格蘭國教的官方教會看做是異端邪教加以排斥和迫害,這樣就引發了為爭取宗教自由的信仰復興運動,也就是1730年的大覺醒運動(The Great Awakening)。宗教復興運動直接影響體現在1790年至1830年間為禮拜者組織的宗教活動——野營會。這場在美國各教派生活中占主導地位的宗教活動加強了各教派的聯繫,也促進了基督教在北美的廣泛傳播。
參加禮拜者都是來自社會底層的黑人和白人信徒,他們帶著野營用的生活用品來到野外的樹林,進行四五天甚至一個星期的宗教儀式。通常包括牧師講道、祈禱和唱頌歌,一般都有幾千名甚至上萬名教徒參加。歷史上第一次“野營會”是1800年在肯塔基州羅根舉行,後來流行到維吉尼亞賓夕法尼亞馬里蘭田納西以及南北卡羅來納等地方,成為南部地區宗教性的慣例習俗。早期野營會規模大、嘈雜且混亂,最著名的一次是在列剋星敦(美國肯塔基州中北部城市)東北部舉行的,持續6天,參加人數在1萬到2.5萬之間,禮拜者晝夜祈禱、呼喊、演唱宗教歌曲,一種奇特、超自然的力量瀰漫在所有禮拜者的思想中。
分離派清教徒建立的衛理公會教派由於嚴密的組織和策劃,逐漸在野營會中占據統治地位,因此到19世紀早期,公理會教派的讚美詩遍及亞特蘭大州中部到東南部廣大地區。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受難後復活的傳奇故事深深感染了黑奴痛苦的心靈,他們把希望寄托在來世,希望死後能獲得自由,演唱讚美歌也是奴隸發泄內心悲痛情感的最佳方式。黑人以極大的熱情投入讚美詩的演唱,夜晚白人回到帳篷,黑人留下來繼續唱歌,甚至通宵達旦。在不受白人約束的情況下,黑人自由地用歌聲抒發情感,為自己痛苦和艱辛的生活尋找精神支柱。正如瑞士女作家弗萊德莉卡·勃萊梅在觀看了喬治亞的一次“露營會”後,這么寫道:“真是一首妙不可言的大合唱!這很可能是教徒中間的黑人唱的,因為他們的人數是白人的三倍,他們的嗓子天生悅耳動聽。” 野營會中黑奴演唱什麼類型的歌曲?歌詞(通常摘自祈禱文、聖經詩篇、牧師的講道)不拘一格、自由靈活地拼湊在一起,因此最初是支離破碎的。曲調的顯著特點是背離歐洲傳統莊嚴肅穆的讚美詩,選用奴隸喜愛的民間班卓琴和小提琴的舞曲音調,生動活潑、氣氛熱烈。採用黑人傳統的口頭傳唱的方式,通常領唱者唱主歌,其他禮拜者不斷反覆合唱部分(即副歌或疊句),同一首合唱還會出現在不同的歌曲中,歌曲旋律簡單且不斷反覆,易於不識譜的奴隸當場學唱和記憶。西非的鼓是禮拜儀式不可缺少的樂器,採用即興演奏的方式參與表演。黑人創作的這種清新活潑的宗教歌曲隨著野營會的開展而廣泛流傳。
野營會中除演唱歌曲外,還有源自非洲的宗教性舞蹈,稱為“shout”。 這種舞蹈的典型特徵是用宗教性歌曲伴唱,但沒有樂器伴奏,節奏由歌手擊掌、頓足或觀眾交替拍著左、右腿來表示。禮拜者跳舞時,腳掌基本不離地面而向前移動,信徒則圍成一個圓圈,不停地抖動身體、擺動手臂,因此也稱為圓圈舞或甩斗舞。此類型舞蹈是黑人宗教儀式的一部分,由於與日常生活相關,因此具有世俗化的因素。
野營會以宗教儀式活動的形式出現,在社會廣泛流傳的同時,也影響了黑人宗教音樂的傳播和創作。1740年後,白人和黑人在教堂演唱的讚美詩成為禮拜儀式重要的一部分,但經歷宗教復興運動,並在野營會上傾聽並演唱了生動活潑、氣氛熱烈、民間風格濃郁的歌曲後,教徒紛紛要求改革來自歐洲沉悶肅穆的讚美詩,在宗教儀式中採用一種比較活潑的新型頌歌。其歌詞不像讚美詩那樣取自聖經的詩篇,而是新創作的具有宗教色彩的詩歌,活潑歡快的曲調贏得黑人的喜愛而大獲成功。當這些歌曲開始取代歐洲傳統讚美詩時,一種新的宗教歌曲——黑人靈歌開始萌芽。當代學者普遍認為,野營會歌曲是黑人靈歌的原型之一。 野營會的音樂活動具有重大意義也正體現於此。

文化特徵

宗教復興運動後獲得信仰權利的黑奴來到教堂,學習歐洲白人基督教傳統的讚美詩和聖歌,白人親自教未接受過音樂訓練的黑奴演唱、識譜、學習音樂理論。黑人憑藉天生非凡的音樂才能、虔誠的宗教心靈和對歐洲新鮮曲調狂熱的激情,把非洲特有的節奏和音調融於學來的歐洲讚美詩,創作出一種平穩、流暢、舒緩的音樂,發展為眾所周知的音樂形式——靈歌,它是黑人奴隸的宗教音樂,是用英語演唱的民間讚美詩。
靈歌的題材豐富多彩,歌詞形象生動,死亡和逃跑是靈歌反覆提及的兩個主題。一種類型的靈歌來自《聖經》故事,表達出黑奴向上帝傾訴苦難深重的奴隸生活,把擺脫奴役的願望寄託於上帝,乞求死後升入天堂獲得較好的生活。另一種類型的靈歌表達著他們逃脫奴隸制枷鎖去北方獲得自由的強烈願望,這類歌曲採用黑人特有的語言:“啊,河那邊的城市多美!啊,多美的城市!它就在酒葫蘆下(Oh, what a beautiful city under the wine gourd )。”表面看是宗教內容——約旦河,實際上是指田納西河,河那邊就是北方,就是自由(廢奴)州。 這些靈歌最初受到聖經和白人讚美詩的啟發,歌詞是宗教內容的祈禱文,但在歌曲的後面又經常轉向與奴隸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事情,因此兼具宗教和世俗的雙重因素。
黑人靈歌大多是小群體即興演唱,通常採用呼喊與應答的方式。早期靈歌運用大調或五聲音階,這類旋律一般是活潑歡快的,但靈歌總是表現憂愁的情緒,他們如何表達呢?黑人在演唱靈歌時擅長使用些微降低的三音、五音、七音和滑音的演唱法,就使歌曲具有了小調的性質。正如《美國奴隸歌曲集》的主編愛倫寫到:黑人的歌聲有一個無法模仿的特點。我們不止一次碰到這種情況:一位歌者的歌聲及其細微變化,根本沒有法子用譜子寫在紙上表示出來。黑人靈歌的獨特性也正體現於此。早期的靈歌是沒有樂器伴奏的,鋼琴、吉他、小手鼓、小號、長號等樂器是後來逐漸添加的。
黑人音樂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節奏,黑人天生良好的節奏感是我們熟知的。多數靈歌採用二拍子,最突出的節奏特點是切分音貫穿整首歌曲,強拍在二、四拍加強了節奏感,與白人的歌曲相比較,更加激動人心。到19世紀晚期,黑人靈歌的特徵表現為歐洲讚美詩的曲調與非洲切分節奏相融合,特有的音調與和聲創造出一種別具一格的音樂形式,音樂織體更加精細複雜,從單一旋律的歌曲發展為四個聲部的靈歌。在小群體的表演中,領唱者也就是合唱隊長演唱主歌,他一面演唱一面即興創作歌詞和曲調,其他的人唱副歌或疊句。樂譜只表明旋律的大致走向,他們隨意地升高和降低某個音,任意使用切分節奏,聽眾以拍手、頓足表示節奏的方式積極參與到表演中,每次演唱都不完全相同,因此光靠記下的音符不能展現黑人音樂的全部特徵,黑人音樂的某些獨特性也是其他種族的人無法模仿的。

影響力

靈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形式,它也是黑人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根基可以追溯到非洲幾個世紀的文化;它是非洲奴隸後裔保存先輩傳下來的珍貴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而這些充滿激情的旋律來自奴隸生活的悲慘不幸和對自由生活的美好憧憬,是他們內心最真摯情感的宣洩。靈歌的重要意義還體現在它持久的影響力。不斷發展的靈歌最終在白人和黑人宗教集會的文化融合中形成了兼具宗教性、世俗性、藝術欣賞性、大眾流行性的福音音樂。從嚴格意義上講,福音雖然不是靈歌,但它卻繼承了類似靈歌的世代相傳的非洲習慣,群體在教堂演唱並集體舞蹈、擊掌並且喊出一種節奏型,在結束處反覆演唱同一句歌詞。靈歌、福音主要是在美國非洲裔的人種中形成和發展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宗教音樂,是一種獨特的美國音樂文化現象,它把歷史、人類文化和宗教信仰融為一體。當你聆聽時,隨著它的節奏頓足,你似乎被帶到幾個世紀前的非洲大陸,當隨著音樂旋轉,拍手歌唱,你仿佛又置身於21世紀的音樂文化中。
在將近150年間,靈歌一直是黑人音樂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直到現在,某些黑人的小教堂和演唱團體仍然在演唱靈歌。美國的《滾石》,西方最重要的音樂雜誌,它在2008年12月號做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位歌手”評選,靈歌天后Aretha Franklin獲得冠軍。
黑人宗教音樂是黑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它特有的旋律、節奏、表演方式是獨一無二的,是黑人精神世界最美妙的音樂語言,是黑人留給世界的最偉大的精神遺產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