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血腸

羊血腸

羊血腸,以羊血為主要原料。因為藏族地區羊血一般不單吃所以把羊血灌入小腸內煮熟而食。羊血腸為藏族地區特有食品,又香又嫩,十分解饞,別有風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羊血腸
  • 外文名:Sheep blood sausage
  • 地點:藏族地區
  • 食用特點:將羊血灌入小腸內煮沸
  • 民族:蒙古民族
簡介,補充,

簡介

藏族地區以及內蒙古地區,無論是農民還是牧民,每宰一隻羊,羊血不單獨煮食,而是將羊血灌入小腸內煮沸而食,又香又嫩,品嘗一口,滿嘴生香,十分解饞,別有風味。血腸的製作極為簡單。先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在羊肉中放入適量的鹽、花椒、糌粑粉少許與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腸內,用線系成小段。製法與制香腸同。吃時不雖不渣,不脫皮,清香軟嫩,既又血香,又不膩口。血腸的烹飪方法也別具特色。將灌好的血腸放入湯中煮沸,煮至血腸浮起,腸成灰白色,約八成熟,便立即起鍋,盛入盤內,全家席地而坐,割而食之。

補充

蒙古民族一般把羊血漿灌入大腸,做成灌腸。食用時一般在肉湯里煮10-15分鐘。蒙古人和西藏人還直接運用動物的活血。"從醫學觀點看來,血有高味覺性等益處。但不到緊急的時候,人們不常吸用活血。另一種灌腸加之薄層肉及肝等,拌以蔥類和油鹽等調料,煮之半小時後食用,此叫灌腸。
灌腸的工作一般都在現殺的羊皮上進行。因為羊皮光滑,腸子不易弄斷。多數需二人合作。小腸下接盲腸(俗稱苦腸),盲腸下接細肥腸。把細肥腸割掉,從割口處灌進水去,容量較大的盲腸就成了一個天然的大漏斗。灌滿以後,一人不斷用力擠壓,水就流入小腸。一人用兩手不斷捋小腸,將糞便排在泔水桶里。如此再灌再排,直到把小腸基本洗淨。再割一塊肺子塞進小腸里,上面灌水並擠壓排出,再用水涮一兩次,就可以灌腸了。
從羊腔中舀在盆里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滿它自己的腸肚。灌時,先用手把凝結的血塊攥碎,攪進蕎面或白面,加入切碎的漫肚、油、鹽、調料、蔥蒜等物。亦從割口處灌入,要灌得不可太滿也不可太扁。小腸二三丈長,為煮食方便,可斷為四、五部分,不撕掉外面連線腸壁的油脂。這些油脂有固定小腸的作用,灌時要注意擺順不使揚子扭結。煮出時盤纏一團,一如腹中的自然狀態。臥羊時節腸肚太多,一時吃不了,就灌好分成四五團凍起來,在來年清明時節煮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