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舌樹(中藥)

羊舌樹(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羊舌樹,中藥名。為山礬科植物羊舌樹Symplocos glauca (Thunb.) Koidz.的樹皮。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於感冒頭痛,口燥,身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羊舌樹
  • 別稱:狗舌頭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柿目
  • :山礬科
  • :山礬屬
  • :羊舌樹
  • 分布區域: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煎湯,9-15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

入藥部位

樹皮。

功效

清熱解毒。

主治

感冒頭痛,口燥,身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剝取樹皮,曬乾。

形態特徵

羊舌樹,又名粉葉山礬。喬木;芽、嫩枝、花序均密被褐色短絨毛,小枝褐色。葉常簇生於小枝上端,葉片狹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6-15厘米,寬2-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背通常蒼白色,乾後變褐色;中脈在葉面凹下,側脈和網脈在葉面凸起,側脈每邊5-12條,在近葉緣處分叉網結;葉柄長1-3厘米。穗狀花序基部通常分枝,長1-1.5厘米,在花蕾時常呈團傘狀;苞片闊卵形,長約2毫米,被褐色短絨毛;花萼長約3毫米,裂片卵形,被褐色短絨毛,約與萼筒等長,萼筒無毛;花冠長4-5毫米,5深裂幾達基部,裂片橢圓形,頂端圓;雄蕊30-40枚,花絲細長,基部稍合生;花盤環狀,無毛;子房3室。核果狹卵形,長1.5-2厘米,近頂端狹,宿萼裂片直立;核具淺縱棱。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1600m的林間。分布於浙江、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