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羵

羵羊”的出處 孔子辨“羵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很多古代典籍都有記載。“羵羊”外觀特徵之推想 兩千五百年前的“羵羊”,已經不知下落;古代文獻關於“羵羊”的描述,也語焉不詳。

“羵羊”的出處,“羵羊”的說法,

“羵羊”的出處

(一)“羵羊”的出處 孔子辨“羵羊”,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很多古代典籍都有記載。 《國語·魯語下》:“季桓子穿井,獲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問之仲尼曰:‘吾穿井而獲狗,何也?’對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羊。'”這是古代典籍關於“羵羊”的最早記載。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年四十二,魯昭公卒於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季桓子穿井得土缶,中若羊,問仲尼雲‘得狗’。仲尼曰:‘以丘所聞,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罔閬,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墳羊。’”司馬遷將此事定於魯定公五年,即公元前505年。 《孔子家語·辨物》:“季桓子穿井,獲如玉缶,其中有羊焉。使使問孔子曰:‘吾穿井於費,而於井中得一狗,何也?’孔子曰:‘丘之所聞者,羊也。丘聞之:木石之怪夔、蝄蜽,水之怪龍、罔象,土之怪羵羊也。’” 孔安國將此事定於費地,即今山東費縣(注)。 此事又見《說苑·辨物》、《淮南子·氾論訓》等。 “羵羊”是什麼? 孔子給出的權威解釋是“土之怪”。翻譯成白話,就是“土中的精怪”。雖然“子不語怪力亂神”(《論語·述而》),但是面對井下怪物這一活生生的事實,他也只好硬著頭皮用“怪”來解釋了。 三國魏人張揖《廣雅·釋天》說:“土神謂之羵羊。”他把“羵羊”說成是“土神”,此說只不過是“土之怪”的翻版。

“羵羊”的說法

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說:“雨土之精,尚生羵羊。”他把“羵羊”說成“土之精”,並信手加了一個“雨”字。 古人對“羵羊”的認識,始終沒有超出“精怪”、“神怪”、“妖怪”等迷信之說的範疇。 即使現代人,也是淺嘗輒止,對“羵羊”的認識至今仍然停留在“土之怪”這一水平上,沒有人做進一步的探究。 然而,現代科學告訴我們,世界上並沒有什麼“精怪”。孔子限於當時的認識水平而把“羵羊”解釋為“土之怪”,情有可原;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仍然用“土之怪”來解釋,就說不過去了。 “羵羊”到底是什麼? 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給出一個科學、合理的解釋。
(二)“羵羊”外觀特徵之推想 兩千五百年前的“羵羊”,已經不知下落;古代文獻關於“羵羊”的描述,也語焉不詳。然而,透過有限的文字記載,我們還是能夠推想出“羵羊”的一些外觀特徵來:
1、它是活體。《國語》和《史記》皆未明言它是死體還是活體,但是,既然孔子稱它是“怪”,應該是一個蠕動的活體。三國吳人韋昭《國語注》說:“羊,生羊也,故謂之怪。”他認定是一隻活羊。如果是死羊,也就談不上“怪”了。現代的一些學者,有的認為是化石,有的認為是陶器,當屬臆斷。
2、形如胎肉。三國吳人唐固《國語注》:“羵羊,雌雄未成者也。”所謂“雌雄未成”,是說它好像未足月的胎兒,尚未成形。《國語》和《史記》一會兒說是狗,一會兒又說是羊,也是因為它雖然具備動物的雛形,但是形態未真,狗羊難辨。
3、體量不大。既然能夠裝在土罐里,體量應該不會太大。以狗或羊來推論,重量約為幾公斤。 如此看來,這個神秘的不速之客,分明就是一塊鮮活的“地下怪肉”。
(三)地下“怪肉” 其實,古代典籍中記載了很多與之類似的“怪肉”,不過名字不叫“羵羊”,而是稱為“視肉”、“聚肉”、“肉芝”、“肉塊”等。 《山海經》中記載了13處產“視肉”之地。如《海外北經·平丘甘柤》說:“平丘在三桑東,爰有遺玉、青鳥、視肉、楊柳、甘柤、甘華、白百果所生。” 晉代郭璞《山海經圖贊·視肉》說:“聚肉有眼,而無腸胃。與彼馬勃,頗相仿佛。”又說:“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說:“萊州即墨縣有百姓王豐,兄弟三人。豐不信方位之忌,嘗於太歲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斗,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出。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庭。” 唐代杜光庭《神仙感遇傳》說:“蘭陵蕭靜之掘地得物,類人肉,肥潤而紅。烹而食之,逾月發生,力壯貌少。” 五代《敦煌新錄》說:“乙巳春,懷州一花門生,率仆掘地,得肉塊一枚,大三四斛許。以刀割之,內如肉,有膚膜。”
近年來,各地也陸續發現了很多“地下怪肉”,並稱之為“太歲”: 1986年,甘肅永登縣3個農民在起土打坯時,從10米深的地下挖出一個肉乎乎、滑溜溜、上白下黃的“怪肉”。 1992年,陝西周至縣農民杜戰盟在渭河打撈上來一塊“怪肉”,外表黑色,切開為白肉,重達20公斤,一個星期之後長到35公斤。 1993年,地礦部一家鑽井隊在河北完縣李司莊鑽井時,從117米的地下岩層中鑽出一堆“怪肉”,重達10公斤,顏色乳白,並伴有血液一樣的液體。 2002年,吉林樺甸縣農民韓增祿在山上發現一個“肉坨”,重達49公斤,保存於紙箱中半年有餘,依然鮮活如初。 2005年5月,江蘇連雲港市東辛農場職工尹健在連雲港海灘撿到一個重達7.5公斤的“怪肉”,白亮如玉。
綜合上述古今例證來看,這些“地下怪肉”的共同特點是:1、生長在地下;2、多為活體;3、外觀似肉;4、顏色不一,以白色居多。 這些特點,與“羵羊”的外觀特徵基本吻合。 通過同性類比推理,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羵羊”就是這種“地下怪肉”。
(四)破解“怪肉”之謎 令人吃驚的是,古人對於“地下怪肉”已經有了初步的較為科學的認識。 成書於戰國時期的《山海經》,有意將“視肉”的排序放在了動物之後、植物之前,十分耐人尋味。 晉代郭璞是一位知識廣博的學者,他認為“聚肉”與一種叫馬勃的菌類“頗相仿佛”。馬勃,又稱“脫皮馬勃”,屬灰包科,幼時內外純白色,內部肉質,稍帶粘性,子實體入藥。 明代藥學家李時珍《本草綱目》說:“肉芝,狀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他直接把“肉芝”列入“菜部”,與木耳、香蕈、土菌等並列,指稱其“乃生物也”,並詳細說明了它的藥用價值。 這些認識,已經遠遠超越了“太歲”等迷信之說,接近於科學解釋。 為了破解“地下怪肉”之謎,科學家對它的理化指標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確認它是一種菌類,叫做“粘菌複合體”。它是由幾十億年前的一種原始的鞭毛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這種生物叫做原生質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狀態。原生質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夠遊動,它既可以像動物一樣通過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樣通過光合作用生活。這個“粘菌複合體”,它的細胞結構和原始的鞭毛細胞的結構非常相似,不同的是這種細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進化譜系圖》分析,它的位置應在菌(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之間。也就是說,它處於生命演化的一個岔道口上,向左就會發展到植物界,向右就會發展到動物界,原地不動就變成了像蘑菇、靈芝一樣的真菌類。由於非常少見,一直是生命演化研究的一個盲點。 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粘菌複合體”含有將近50%的蛋白質和核酸,這些物質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十分有幫助。
(五)結語 “羵羊”原本生長在地下,因季桓子挖井而得見天日,因孔子辨識而名留青史。它既不是“精”,也不是“怪”,而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菌類。 (注)季桓子穿井之處,在今天的山東費縣上冶鎮古城村。此處在春秋時期是季孫氏的封地,至今還保留著“季桓子井”遺蹟。由於年代久遠,古井早已淤塞;尚存兩幢石碑,一為清代乾隆年間費縣知縣駱大俊立,面刻“季桓子井”4字,一為清代嘉慶年間督糧道孫星衍、費縣知縣郭志青合立,面刻“季桓子得羵羊之井”8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