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春(清朝武將)

羅大春(清朝武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大春,字景山,原名大經,貴州省施秉縣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出生於施秉縣的施家沖(現城關鎮南門村)。憑藉過人的勇敢和機智,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屢建奇功。被清廷授予“沖勇巴圖魯”稱號,被晚清國學大師俞樾(章太炎的老師、俞平伯的祖父)譽為晚清“中興名將”。他十七歲當兵,二十七歲任參將,二十八歲任總兵,四十一歲擔任福建陸路提督、福建船政輪船統領、代理福建水師提督,四十六歲任湖南提督。光緒十七年(1891年)病逝在福建建寧總兵任上,終年5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大春
  • 出生日期:1833年
  • 逝世日期:1891年
  • 性別:男
  • 原名:羅大經
人物生平
官至從一品的晚清提督羅大春將軍,是為中國近代海軍發展做出重要貢獻和在台北開發史上立下卓越功勳的人物。但是,由於他是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重要將領,多年來,既沒人深入研究他,也很少宣傳他。因此,他的事跡幾乎被歷史的煙塵所淹沒。現在該抹去這些煙塵了。
據說,羅大春是母親夢遇仙人贈仙桃而懷上他的。他一出生就有了奇異的徵兆:門前的一棵梓木樹竟然盤旋而長,長成麒麟的樣子。然而,這些異兆並沒有給他帶來一個美好的童年。由於父親官司纏身而家道中落,他八歲時便輟學在家。十一歲時,母親病逝。為了安葬母親,父親賣掉了家裡的所有田產。十三歲,他便孤身一人外出闖世界。上貴陽、下四川、闖雲南、去緬甸。十六歲回到家時,他已無家可歸了——父親在外飄蕩未歸,家裡的幾間舊房子已被父親賣給別人了。為了生存,他毅然踏上了當兵吃糧的路。
“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正是少年的磨難和闖蕩,造就了他一往無前的膽略和機敏靈動的智慧。正是憑著他的膽略和智慧,使他在日後的槍林彈雨、血雨腥風中,一步步走向人生的輝煌。
羅大春當兵也歷盡坎坷。先是聽說湖南三合會起義,官軍招兵,他就往湖南跑。等他跑到湖南時,三合會起義已被平定,人家不招了。又聽說廣西的三合會起事,廣西招兵,他又往廣西跑。一路上,他既無同伴又無盤纏,而且還身患重病。但他憑著過人的毅力和堅韌,終於在古州(榕江)遇到了為官軍運輸彈藥糧食的民工隊,成了一名臨時運輸隊員。因為沒有熟人保薦,他當不了兵,只能當一個臨時工。由於清兵屢戰屢敗,指揮官沒辦法,只得下令:“無論長夫余丁,有能奮勇殺賊立功者,賞與兵士同。”這給羅大春的命運帶來了轉機。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羅大春在廣西的金田村,第一次參加了對三合會起義軍的戰鬥。戰鬥中他機智勇敢,立下戰功。戰後,他不僅得到四十兩銀子的獎賞,還馬上轉為正式士兵。但長官認為他的名字“大經”與“大驚”諧音,不吉利,給他改為大春。
此後,羅大春便憑著勇敢和機智,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嶄露頭角。僅僅十年時間,他就從一名普通士兵一躍成為勇冠三軍的將軍。
勇冠三軍獲封“巴圖魯”
羅大春一生身經百戰。然而,讓羅大春在清軍和太平軍中都聲名大震的則是闌乾山、呂亭驛一戰。
鹹豐六年(1856年),鎮遠鎮總兵秦定三率領的三千人馬被太平天國著名戰將——英王陳玉成和李昭壽率領的太平軍包圍。在彈盡糧絕、援軍又被打敗的情況下,時任記名守備的羅大春主動請纓,率部突圍,為大軍殺出一條血路。戰鬥中,他一馬當先,部下將士拚死突圍。結果不僅突出重圍,還以少勝多,擊潰了太平軍,摧毀了太平軍四十多座營壘。陳玉成、李昭壽丟棄戰馬,躲進灌木叢中才得以脫身。這一仗,不僅使羅大春在清軍中聲名鵲起,太平軍也把他當成勁敵,並懸賞捉拿他:“有能於兩軍相見生擒羅某以獻者,與黃金一百,黃袍、長短褂各十襲。其兵也,立授總制職;其官耶,於本職上陟三級。”對一個守備出此懸賞,在太平軍的戰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在清軍圍攻南京的戰役中,九洑州是太平軍在長江北岸的一個重要堡壘,厄守在咽喉要道上,對清軍的江南大營造成很大威脅。清軍多次進攻都打不下來,傷亡十分慘重。清軍統帥只好派羅大春去攻打。他採取突然襲擊、貼身近戰的辦法,對堡壘發動攻擊。他此時雖然已晉升為中軍參將,仍身先士卒,第一個從炮洞中鑽進去,攻破了太平軍的堡壘。從而消除了太平軍對清軍江南大營的威脅。為表彰羅大春的戰功,清廷下旨授予他“沖勇巴圖魯”稱號(巴圖魯,滿語勇冠三軍之將的意思)。據有關資料統計,清朝268年間,獲此稱號者僅有33人。
軍紀嚴明,愛護百姓
羅大春軍紀嚴明,愛護百姓是有口皆碑的。連與他素未謀面的李鴻章都稱讚他“勇敢善戰且得民心”。
鹹豐二年(1852年),太平軍進攻長沙,羅大春所在的部隊奉命前去救援。路過湘潭時,清軍紀律鬆弛,搶劫姦淫,無惡不作。羅大春奉命前去維持秩序。他手執“信矢”,不僅嚴懲清軍中為非作歹之徒,還將一百多名婦女安置在大營之中,派士兵徹夜巡邏保護。
在闌乾山、呂驛亭之戰中,清軍被太平軍圍困二十多天,即將彈盡糧絕。危急時刻,統帥秦定三叫羅大春潛出軍營,為部隊籌集糧食彈藥。由於羅大春的黔軍平時紀律嚴明,聽說是羅大春來籌糧,當地百姓都紛紛把自己僅有的糧食獻了出來。短時間內就籌到糧食一百一十石,還有三百多人主動為他運送糧食彈藥。像這樣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的部隊,在清軍中是極為少見的。
就是在羅大春被革職回家賦閒的時候,他仍然時常關心百姓的疾苦。每到年末歲尾,他都要到衢州的四鄉去看看,發現有生活困難的他都要給予資助。因此,在他的第二故鄉衢州,他也深受當地人民的愛戴,流傳有許多他關愛百姓、帶領百姓發展生產的故事。
孤身闖敵營,說降捻軍四十萬
鹹豐四年(1854),陝甘總督被捻軍包圍在劉湖一帶,羅大春所在部隊奉命前去解圍。順利解圍後,統帥秦定三得到訊息:盤踞在霍丘、六安一帶,擁眾三四十萬的捻軍陳玉部,似有歸順之意。秦定三決定招降陳玉,但他手下的將校誰也不敢去。而年僅22歲的羅大春挺身而出,毅然只身前往。當時羅大春雖然官職很低,但他的英勇善戰,在捻軍中已很有名氣。到了陳玉營地後,他慷慨陳詞,引古據今,舌戰群雄。先後說服了陳玉的四個高級謀士和四位高級將領,最後促使陳玉向秦定三投降,歸順清廷。由於招降了陳玉部,使占據六安的太平軍陷於孤立無援的境地,不得不主動放棄六安。這次孤身勸降,充分顯示了他過人膽識和出眾的口才。
發展近代海軍,功不可沒
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奏請成立福建馬尾造船廠,“購機器、募洋匠、自製火輪兵船”。這對中國近代海軍的發展壯大,具有里程碑意義。幾年後,清廷決定成立福建船政輪船隊,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海軍。同治十二年(1873年),福建陸路提督、代理福建水師提督羅大春,奉命擔任第二任輪船統領,成了當時成軍最早、戰鬥力最強的福建海軍的“艦隊司令”。作為福建海陸兩軍總司令兼艦隊司令的羅大春,對中國近代海軍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任水師提督和輪船統領期間,除了認真訓練,提高艦隊的戰鬥力外,他還積極選派一些中下級軍官前往英、法、德等國參觀學習;將自己的指揮艦“揚武”號改成訓練船,作為船政學堂學員的實習基地,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許多後來在中國海軍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當時都是羅大春的部下。如後來擔任北洋海軍右翼總兵的劉步蟾,當時是福建輪船“建威”號管帶;在中日甲午海戰中壯烈犧牲的鄧世昌,當時是福建輪船“琛海”號的大副。到1875年羅大春卸任時,自製輪船由接任時的8艘增加到15艘,總噸位達到2.2萬噸,千噸以上的戰艦達半數以上。而大名鼎鼎的北洋水師,則是1880年才建立的。有了輪船的水師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近代海軍,由此看來,作為福建輪船第二任統領,羅大春在中國近代海軍發展史上應該占有一席之地。
台灣開山撫番,創不朽功績
同治十六年(1874年),日本以兩年多前的“牡丹社事件”為藉口,出兵入侵台灣。羅大春奉命赴台灣蘇澳地區駐防,並進行“開山撫番”。這次台灣之行,羅大春雖然有些不情願,但卻成就了他一生不朽的功勳。
當時日本入侵台南,而羅大春駐防台北,與日本人沒有正面接觸,因此,他的主要任務就是“開山撫番”。開山,即開闢台北後山的道路;撫番,即招撫當時還未歸順清廷的台北地區的生番(少數民族)。羅大春到任後,立即開展工作。他主要採取:重用陳輝煌等熟悉當地情況的當地人;改革修路記酬辦法(將原來的按天記酬改為按所修路段的難易程度和工程量記酬);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富紳開墾荒地;推動清廷取消大陸人赴台和台灣人進入生番地區的禁令、對墾荒者給予資金支持等。在修路的同時,修築兵站炮台。增加護衛的兵勇和修路的民工,最多時,兵勇達到十五營,既鞏固海防又保障道路暢通。對生番,則採取剿撫兼施、以撫為主的策略,道路修到哪裡,撫番工作就開展到哪裡。
由於措施得當,台北地區的“開山撫番”進展十分順利。僅四個多月就修通了蘇澳至花蓮的二百里道路。這就是“蘇花公路”的前身,這條路現在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大力進行招商墾荒,1874年,僅宜蘭地區就墾荒800甲,可開墾荒地,幾乎開墾殆盡。同時,羅大春還捐資在蘇澳地區興辦義學,開台北興學教化之先河。為“淡、蘭文風為全台之冠”(沈葆楨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到1875年7月,經羅大春一年來的招撫墾荒,加上道路通暢,台灣北部的開發已初具規模。清廷為加強管理,決定在台灣北部設一府三縣。將府治設在艋舺,並將艋舺改名為“台北”。下轄“淡水”、“新竹”、“宜蘭”三縣。至此,台灣北部從蘇澳到岐萊(花蓮),就全面納入了清廷的有效管理之中。對台灣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鞏固海防都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台灣通史》對此作出了高度評價:“開山之役,為台大事。而能聿觀厥成者,則沈葆楨創立之功,而聞柝、大春、光亮疏附之力也。”
在台灣蘇澳地區,現留有“羅大春開路紀念碑”“羅大春開劈道路里程碑”“羅提督興學碑”,其中,“羅大春開劈道路里程碑”被認為是台北南澳地區最有價值的古文物。
三落三起,跌宕人生
羅大春一生,三次遭革職又三次被起用。
第一次被革職是因為杭州失守。鹹豐十一年(1861年)十一月,太平軍忠王李秀成率數十萬太平軍圍攻杭州,使城內既缺彈藥又無糧草。十一月二十七日,羅大春率部在望江門外與太平軍鏖戰通宵,正在激戰時,太平軍已從凰山、清波兩門攻進城來。羅大春只得率部突圍,杭州失守。巡撫王有齡在城破時自殺,清廷震怒。作為守城主要將領之一的記名總兵羅大春因此被革職查辦。由於左宗棠十分欣賞羅大春的才幹,讓他隨營聽候差遣。後來,在收復嚴州、杭州的戰鬥中羅大春又立戰功,經左宗棠保奏,羅大春官復原職,任漳州總兵。
第二次被革職是在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兩年前“牡丹社事件”為由出兵入侵台灣南部,占領牡丹社、龜山一帶。清廷派沈葆楨為欽差,赴台辦理防務。並派羅大春赴台,駐守台北蘇澳地區。而羅大春當時不僅已正式擔任福建陸路提督和輪船統領,還是福建水師的代理提督。可以說是福建的“三軍司令”,而當時台灣尚未建省,屬福建管轄。派一個“三軍司令”去蘇澳駐防,是變相剝奪他的軍事指揮權。羅大春對此十分不滿。他認為,作為軍事主官,他的重點應該是統籌福建沿海和內地的防務,況且蘇澳地區不在與日本作戰的前線,隨便派一個人去就可以了。清廷見羅大春遲遲不動身,就下旨嚴責巡撫李鶴年等人。李鶴年等人為開脫責任,編造了羅大春驕傲自滿、不服管束等罪名,奏請清廷嚴辦羅大春。於是,清廷下旨,給予羅大春革職留任的處分。直到1875年下半年,由於羅大春“開山撫番”成效卓著,沈葆楨奏請清廷取消他的處分,官復原職。不久,羅大春因病辭職回家。
羅大春的第三次被革職,是光緒四年(1878年)。清廷任命羅大春為湖南提督。上任不久,羅大春上疏請求募勇練兵。不知道為什麼,他又被清廷革職回家了。光緒十一年(1884年)中法正式開戰,左宗棠上疏,請求起用羅大春。但清廷只下旨:讓“前湖南提督羅大春”赴左宗棠軍營“聽候差遣委用”,並沒有恢復他的職務。不久,左宗棠病逝於福州。徹底失去政治靠山的羅大春隨後也請病假回衢州去了。直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一直在家賦閒的他,被再次起用為福建建寧總兵。此時,他雖然因受到剛剛親政的光緒帝的接見而感激涕零,但已是身心憔悴的羅大春,剛到建寧上任不久,就病死在任上,實現了他把一切交給國家的意願。
縱觀羅大春一生,作為軍人,他衝鋒陷陣、勇往直前,有勇有謀,無往不勝,絕對是一個勇敢的戰士、優秀的將領。同時,他認為對清廷的忠誠就是對國家的忠誠,為朝廷出力就是為國家出力,從這個意義上說,羅大春又是一個忠誠的愛國者。特別是他對中國近代海軍發展的貢獻和開發台灣北部的功勳,是我們不應該忘記的。
原載《文史天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