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痛經

“繼發性痛經”是相對於“原發性痛經”的另一個概念。“原發性痛經”是指在第一次來例假的時候就有痛經,而繼發性痛經是指月經來潮初期數年後逐漸出現的痛經。其發病原因、處理方案與原發性痛經不同。常常表現為各種疼痛方式:下腹痛、下腹墜脹、肛門墜痛、性交痛等。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secondary dysmenorrhea
  • 就診科室:婦科
  • 常見病因: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宮畸形等所致
  • 常見症狀:痛經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繼發性痛經往往是由於一些體內臟器病變所致。常見原因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慢性盆腔炎、子宮畸形等。

臨床表現

1.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痛經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典型的症狀,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的痛經常常被描述為“進行性加重”,即開始無疼痛,隨著時間推移,慢慢地出現痛經,並逐步加劇。出現的時間可以發生在月經前,月經期及月經後。開始能忍受,數月或年後加劇需要止痛劑,嚴重階段疼痛難忍,止痛劑加量甚至無效。疼痛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內部出血刺激局部組織炎性反應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分泌前列腺素增加,導致子宮肌肉攣縮,痛經勢必更為顯著。月經過後,出血停止,疼痛緩解。痛經不僅與病變嚴重性有關而且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種植部位有關。
2.子宮肌腺症所致痛經
痛經發生的原因主要為子宮肌層內的內膜腺體充血、出血,使得病變內的壓力升高的結果。這種痛經多屬於一種肌肉痙攣的性徵,持續整個月經期後逐漸減退。由於子宮充血和子宮腔變大,患者常伴有月經過多,行經時間延長。醫生檢查可發現患者子宮增大。
3.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經
慢性盆腔炎症的症狀是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勞累、性交後及月經前後加劇。其次是月經異常,月經不規則。
4.子宮畸形所致痛經
譬如殘角子宮、陰道斜隔綜合症等容易導致月經血流出不暢而至痛經。

檢查

婦科相關檢查:子宮大小、活動度、壓痛或舉痛,有無附屬檔案包塊及壓痛等。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如B超、血液常規檢查、血CA125等可診斷。

治療

病因治療:
1.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痛經
治療上主要是要取決於患者的症狀、年齡、生育要求。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的痛經,通常情況下需要醫生詳細地檢查和評估了以後才能決定具體的治療方式。輕症的患者,如果沒有囊腫或者囊腫較小,一種簡單的治療方法是服用口服避孕藥,這有緩解痛經的作用。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還存在這一所謂“懷孕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好的治療”的說法,因為一旦懷孕,如果可以足月妊娠並分娩,體內產生大量的孕激素,那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這些異位的子宮內膜是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所以很多人在懷孕以後,痛經症狀就會得到很大的緩解,甚至短期之內不再出現。當然,足月懷孕的次數越多,子宮內膜異位症也就越不容易加重,相反,早期流產,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則是有加重的影響,很多人也是在流產了以後出現有痛經的症狀。
2.子宮肌腺症所致痛經
對於肌腺症,如果症狀嚴重,通常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剔除局部異位的內膜,當然最近也有一些新的不需要做手術的方法出現,譬如宮腔放置“曼月樂”藥物節育器可以大大緩解疼痛;聚焦超音波來治療肌腺症也可能會是未來的一個新方向。子宮肌腺症導致問題是否需要治療,同樣首先是需要先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
3.慢性盆腔炎所致痛經
(1)一般治療  增強治療的信心,增加營養,鍛鍊身體,注意勞逸結合,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再次感染或者感染範圍擴散。
(2)物理療法  溫熱能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狀態,提高新陳代謝,以利於炎症吸收和消退。同時配合相關的藥物治療,可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雷射、離子透入(可加入各種藥物如青黴素、鏈黴素等)等。
(3)抗菌藥物治療  長期或反覆多種抗菌藥物的聯合治療有時並無顯著療效,但是對於年輕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或急性發作時可以套用,最好同時採用抗衣原體或支原體的藥物。
(4)其他藥物治療  套用抗菌藥物的同時,也可採用糜蛋白酶或玻璃酸酶(透明質酸酶),肌內注射,隔天1次,7~10次為1個療程,以利於粘連分解和炎症的吸收。個別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現變態反應時應停藥。在某些情況下,抗生素與地塞米松同時套用,口服地塞米松,每天3次,停藥前注意做到地塞米松逐漸減量。
(5)手術治療  適用於一些慢性盆腔炎患者,由於長期的炎症刺激,導致器官周圍粘連,抗炎藥物已經不容易進入,致使病情反覆發作。
4.子宮畸形所致痛經
針對這些情況導致的痛經,一般是需要手術進行糾正畸形。

預防

部分痛經是可以預防的。流產對於子宮來說不僅是創傷,有不少患者是在流產後開始出現痛經,因此儘可能避免流產,月經期禁止性交、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儘量減少環境污染等也可以預防或緩解痛經的發生與進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