繒綾

繒綾

細薄而有花紋的絲織品,一面光,像緞子〖silkfabricresemblingsatinbutthinner〗

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白居易《賣炭翁》

又如:綾券(彩綾制的貨幣);綾扇(薄絹制的扇子);綾紙(綾制的紙。古時官誥所用);綾衾(絲羅作成的衾被);綾帽(絲質的帽子)

現代絲織品名。採用斜紋組織或以斜紋為底的提花組織,以桑蠶絲或與人造絲交織而成〖silkfabric〗。如:素綾;花綾;綾羅(泛指絲織品);綾羅綢緞(泛指絲織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繒綾
  • 含義:細薄而有花紋的絲織品
  • 基本解釋:不平貌
  • 別名含義:現代絲織品名
基本解釋,詞語分開解釋,相關詞語,

基本解釋

1.不平貌。

詞語分開解釋

基本解釋:繒
(繒)
zēng
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繒纊(絲織品和絲綿的合稱)。繒彩。
(繒)
zèng
捆,扎:把這根竿子繒好。
筆畫數:15;
部首:糹;
筆順編號:551432524312511
詳細解釋:繒
zēng
【名】
(形聲。從糸(mì),曾聲。本義: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
同本義〖silkfabrics〗
繒,帛也。——《說文》
雜帛曰繒。——《三蒼》
瘞繒。——《禮記·禮運》
赤綈緣繒。——《漢書·匈奴傳》。注:“繒者帛之總名。”
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史記·滑稽列傳》
灌嬰,睢陽販繒者也。——《漢書·灌嬰傳》
又如:繒服(絲織的衣服);繒絮(絲絮。也指絲絮作成的棉衣);繒纊(絲布與絲棉絮的合稱);繒帛(絲綢之統稱);繒布(繒帛布疋)
通“矰”。古代射鳥用的箭〖arrowforshootingbirds〗
治其繒繳。——《戰國策·楚策四》
好弋者先具繳與繒。——《淮南子·說山》
繒繳充蹊。——《三國志·袁紹傳注》
又如:繒繳(即矰繳。獵取飛鳥的射具。繳為系在短箭上的絲繩;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
古國名〖Zengstate〗。姒姓,相傳為夏禹後裔
另見zèng
zèng
【動】
綁;扎〖tie;bind;fasten〗
繒絲為弦。——《新增格古要論·制琴法》
另見zēng
基本解釋:綾
(綾)
líng
一種很薄的絲織品,一面光,像緞子:綾子。綾羅綢緞。
筆畫數:11;
部首: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