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北原矛頭蝮

緬北原矛頭蝮

緬北原矛頭蝮 Protobothrops kaulbacki ,命名人:Smith,命名時間:1940年,模式產地:上緬甸金三角北部補腦登。吻極窄,左右鼻間鱗相接,左右眶上鱗相隔7~9枚小鱗,每側鼻間鱗與眶上鱗之間相隔3枚小鱗。眼較小,瞳孔直立橢圓形。頰鱗1,顳區鱗片平滑。上唇鱗8,均不入眶,第2枚高,入窩構成窩前鱗,窩前鱗與鼻鱗間有2枚小鱗相隔;第3枚較高,在眼正下方,與眼間有2枚小鱗相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緬北原矛頭蝮
  • 拉丁學名:Protobothrops kaulback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爬行綱(Reptilia)
  • :有鱗目(Squamata)
  • 亞目:蛇亞目(Serpentes)
  • :蝰科VIPERIDAE
  • 亞科:蝮亞科Crotalinae
  • :原矛頭蝮屬Protobothrops
  • :Protobothrops kaulbacki 
  • 分布區域:緬甸,印度,中國西藏,雲南。
  • 命名者/時間:Smith,1940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標本,

外形特徵

;第4枚最大;第5~8枚均較低。下唇鱗左13右12枚,第1對較寬而長,在頦鱗之後相接;前2對下唇鱗接第1對頷片,其後有兩對較短而窄的頷片;再後還有3對小鱗相對排列,其後到第1腹鱗之間有5枚逐漸橫向增寬的鱗片,它們及前述頷片與兩側下唇鱗之間相隔2~7列小鱗。背鱗25—25—18行,中段D1平滑,D2~5弱棱,其餘棱強;腹鱗212;肛鱗完整;尾下鱗82/82+1。通身暗綠色,正背有一列暗褐色粗大逗點狀斑,兩側還各有一行較小點斑;腹面有灰、白間雜的斑塊頭背色黑,有略呈“人”字形淺色細線紋。
緬北原矛頭蝮緬北原矛頭蝮

生活習性

蛇的棲息環境因生活習性不同而有差異。蛇是一種變溫動物。體溫高時,代謝率高,活動頻繁;體溫低時,代謝率低,活動減弱。炎夏的酷暑,它們喜歡在樹蔭、草叢、溪旁等陰涼場所生活棲息。從秋季到冬季,逐漸進入到"冬眠"期。一般的毒蛇從11月下旬就已經開始不吃不喝,不蛻皮,相繼入洞冬眠了,這時它們往往是幾十條甚至成百條群集在位於高燥處的洞穴里或樹洞裡蟄伏過冬。待到翌年春暖花開,才從蟄伏狀態中甦醒過來。從人洞到冬眠期大約需要三個月時間,主要依賴以脂肪形式貯藏在體內的營養物質進行緩慢的補充來維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營養料。

標本

國內標本:緬北原矛頭蝮雌性1條,卵8枚,2004年8月1日.采於經西藏汗密到墨脫縣城途中的阿尼橋附近山谷河流旁的空曠草地蟠踞在巨石下方。標本保存在瀋陽師範大學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標本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