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是唐代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開始敘寫一年兩次遊覽錦江,字裡行間流露喜悅之情。接著取景寄情,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託對他們的懷念。末聯回首遠望,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對錦江的留戀之情。這首詩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 作品別名:《魏城逢故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羅隱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歷代評價,

作品原文

綿谷回寄蔡氏昆仲
一年兩度錦城游,前值東風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
山將別恨和心斷,水帶離聲入夢流
今日因君試回首,淡煙喬木隔綿州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綿谷:地名,今四川廣元縣。蔡氏昆仲:羅隱游錦江時認識的兩兄弟。昆仲,稱呼別人兄弟的敬詞。
⑵兩度:兩次。錦城:又稱錦里、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城,一作“江”。
⑶值:適逢,這裡作“在”字解。東風:這裡指刮東風的時候,指代春天。
⑷芳草:香草。礙馬:礙住馬蹄。
⑸別恨:離別之愁。
⑹離聲:別離的聲音。
⑺因君試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君,指作者遇見的故人。
⑻淡煙:淡淡的煙霧。淡,一作“古”。喬木:主幹明顯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喬,一作“高”。綿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縣(今綿陽東),其轄地相當於今天四川省羅江上游以東,潼河以西江油、綿陽間的涪江流域。

白話譯文

一年曾經兩次到錦城去遊玩,頭一次利春風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礙馬蹄不讓我們走,彩雲片片把樓閣層層來遮掩。
青山把我們隔斷產生了別恨,綠水把離愁夢中送到我心田。
今天為你向錦官城回首眺望,只見綿州的喬木和淡淡雲煙。

創作背景

詩人在遊覽了成都風景名勝錦江之後,向成都東北行至綿谷(今四川廣元縣)時援筆吟成此詩,寄給當時與自己共游錦江認識的友人蔡氏兄弟。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離愁別恨“的詩,追憶昔游,抒發對友人的懷念之情是這首七律的雙重主題。
首聯以賦體敘事,字裡行間流露喜悅之情。錦江是名勝之地,能去游一次,已是很高興、很幸福的了,何況是“一年兩度”,又是在極適於遊覽的季節。兩個“值”字,蘊含際此春秋佳日之意。這兩句所攜帶的感情,直灌全篇。
頷聯具體寫錦江遊蹤,極寫所見之美,寫景之筆濡染著濃烈的感情色彩。“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深得錦江美景的神韻,是全詩中最富有詩意的句子。這兩句分別承“前值東風”與“後值秋”而來,寫出詩人對錦江風物人情的留戀。上句寫春景,下句寫秋景。明明是詩人多情,沉醉於大自然的迷人景色,卻偏將人的感情賦予碧草白雲。春遊錦城時,錦江畔春草芊眠,詩人為之流連忘返,詩中卻說連綿不盡的芳草,好像友人一樣,對自己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絆著馬蹄,不讓離去。秋遊錦城時,秋雲舒捲,雲與樓相映襯而景色更美,故稱“好雲”。詩人為之目搖神移,而詩人卻說,是那美麗的雲彩也很富有感情,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有意把樓台層層遮掩。“礙馬”、“遮樓”,不說有人,而自見人在。用筆簡練含蓄,給人以豐富的想像餘地。“礙”字、“遮”字用筆迂迴,有從對面將人寫出之妙,而且很帶了幾分俏皮的味道。就像把“可愛”說成“可憎”或“討厭”一樣,這裡用了“礙”與“遮”描述使人神往不已的開心事,正話反說,顯得別有滋味。這兩句詩,詩人以情取景,以景寫情,物我交融,意態瀟灑嫻雅,達到了神而化之的地步。
頸聯寫告別錦江山水的離愁別恨,極言別去之難。在離人眼裡,錦江的山好像因自己之離去,而牽繞著別恨,錦江之水也似乎帶著離情,發出咽泣之聲。美麗多情的錦城,的確使人魂牽夢繞,肝腸寸斷。中間二聯分別通過寫錦江的地上芳草、空中好雲、山脈、河流的可愛和多情,以表達對蔡氏兄弟的友情,寄託對他們的懷念。作者只說錦城的草、雲、山、水的美好多情,而不直說蔡氏兄弟的多情,含蓄而有韻味。
末聯又因寄書蔡氏兄弟之便,再抒發對錦江的留戀之情。詩人把中間二聯“芳草”、“好雲”、“斷山”、“流水”的纏綿情意,都歸落到對友人的懷念上去,說:“今天因為懷念你們,回頭遠望錦城,只見遠樹朦朧,雲遮霧繞。”用喬木高聳、淡煙迷茫的畫面寄寫自己的情思,結束全篇,情韻悠長,餘味無窮。
這首詩感情真摯,形象新穎,結構嚴整工巧,堪稱是一件精雕細琢、玲瓏剔透的藝術精品。

歷代評價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程元初曰:詩人賦及國家與君子、小人處,嫌於傷時,不敢明言,皆托意諷喻。如……“芳草有情皆礙馬,好雲無處不遮樓”,“芳草”比小人,“馬”喻勢利之輩,“好雲”喻讒佞,“樓”比鈞衡之地。若此之類,可謂言近而意深。隱以諷刺久閒場屋。友人劉費贈詩云:“人皆言子屈,我獨以為非。明主皆難謁,青山何不歸?”隱見之,遂起歸歟之思。此詩“芳草”、“好雲”一聯,正刺時事,不勝憤恨也。後四句言己自歸後,與蔡氏昆仲不免煙樹隔去,回憶錦城兩度相游,競成往事;別離之念不深也乎?
《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前半追敘舊遊,後半感傷遠別:大開大合,真七字中之正體也。
《唐詩成法》:錦江佳景,春秋為最。一年兩度,正值二時。
《網師園唐詩箋》:分承春秋,興會絕佳(“芳篳有情”聯下)。
《唐詩箋注》:上四句言自己在蜀樂事。“山將”一聯,言去蜀以後常不能忘。末句因故人去彼,猶回想依依也。
唐宋詩舉要》:三四寫景極佳,而意極沉鬱,是謂神行。若但以佳句取之。則皮相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