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與健康

經絡與健康

《經絡與健康》是作者30年經絡研究、6個國家級經絡課題成果的一次全面總結。《經絡與健康》分為上、下兩編。上編主要講經絡的實質,圍繞作者提出的經絡低流阻組織液通道學說,首先從中醫文獻的角度進行了解析,指出狹義的氣指組織液,對組織液的生理與生物流變學知識進行了介紹,提出了組織液在經絡中流動的流體力學模型,運用多種生物力學測量手段驗證了經絡的低流阻、低組織液壓特性,發現了循經低流阻通道,對該通道的幾何特性、形態學、組織液量、生物物理學特性、傳輸小分子特性,以及病理和藥物吸收的原理進行了多層次的實驗研究。下編著重談經絡與健康的關係,首先探討了生命的特徵和健康的定義,重點闡述了經絡通過保持內環境組織液穩態和維持人體不同功能系統活動協涮,從而影響健康的重要生物學意義。對經絡的整體聯繫功能進行了聚類分析證明,對經絡調節和經絡不通的原理從神經—肌肉和神經—血管兩個途徑進行了探討,進而對七情、六淫、飲食等影響健康的機制進行了分析,對各種中醫療法和武術、氣功等保健鍛鍊的機制進行了討論,最後就該研究對21世紀的社會影響進行了展望。

基本介紹

  • 書名:經絡與健康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頁數:362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衛生出版社
  • 作者:張維波
  • 出版日期:2012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7154454, 978711715445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經絡與健康》提出了經絡低流阻組織液通道的新見解;作者在複習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合理可行的實驗設計,製作了組織液在經絡中流動的流體力學模型,運用多種生物力學測量手段驗證經絡的低流阻、低組織液壓特徵,發現了循經低流阻通道,並對其形態與功能做了多層次、多環節的研究。值得提出的是,其循經低流阻通道的新發現及與人體健康的相關性研究具有推動生命科學進步的現實意義。《經絡與健康》是針灸科研、醫療和教學人員的重要參考書,也可供中西醫專業、生命科學和所有對健康問題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作者簡介

張維波,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針灸學基礎”學科帶頭人。1979年就讀於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專業。1983年考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研究生,從師於著名經絡學家祝總驤教授,1985年轉讀視覺神經生物物理,198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理學碩士。1995—1998年北京工業大學生物力學專業,獲工學博士。1988年調入中醫研究院(現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參與了國家“七五”經絡攻關課題的研究。1992年,獲得首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開始了獨立的經絡研究,1995年、2006年、2009年和2012年四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承擔經絡研究課題。1998—2002年主持國家科委“九五”攀登計畫項目“經絡的研究——循經低流阻通道及其信息傳遞意義的研究”,2010年承擔科技部973計畫項目中“經脈現象的結構與機能研究”分題。曾於1998年赴挪威卑爾根大學奧克蘭實驗室學習組織液測量技術,2000年和2001年兩次赴韓國圓光大學進行經絡的合作研究,2007至2008年間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與瓦爾納教授進行中醫科學哲學的博士後合作研究。長期從事經絡研究,提出了經絡的低流阻組織液通道學說,運用生物力學測量技術發現了循經低流阻通道,利用聚類分析方法驗證了十二經脈的相關規律,並建立了針刺信號的神經—體液接力傳導機制模型。發表文章90餘篇,其中12篇SCI、EI文章,出版學術專著4部,獲得10項專利。2002年5月29日《健康報》整版介紹了作者的科研成果,2004年9月15日中央電視台10頻道播放了以作者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尋找經絡”節目,2011年2月14日該台“探索·發現”欄目又播出了介紹其研究的“解密《黃帝內經》(3)經絡迷蹤”節目。作者的經絡研究成果已多次在國內外獲獎。除三次獲中國中醫科學院獎、一次北京市獎、一次中國針灸學會獎和一個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普獎外,2008年10月在韓國召開的國際針灸經絡大會上,“循經低流阻通道的發現”一文獲得了大會頒發的“舍岩獎”(AMSSa—Am獎),該成果又於2010年摘取了該大會頒發的首個“最佳科學引文獎(AMS KPI獎)”。

圖書目錄

上編經絡是組織液通道
第1章現代醫學危機與中醫學的重新崛起
第1節現代醫學的危機
第2節中醫的重新崛起
第2章中醫與經絡
第1節中醫的整體觀與西方系統科學
一、中醫陰陽理論與數學化
二、中醫五行學說
三、現代系統論的觀點
第2節中醫的整體觀與經絡
第3節中醫的信息醫學內涵與經絡
一、中醫的象就是信息
二、中醫的治療是信息療法
第3章古典經絡理論解析
第1節經絡系統的構成
第2節經脈概念的形成
第3節經脈的結構:動脈與分肉
一、馬王堆帛書對經脈的認識
二、《黃帝內經》中的經脈實質
第4節營氣與衛氣
一、營衛之氣與十二經脈
二、營氣
三、衛氣
四、營氣與衛氣的循行部位
五、營氣與衛氣的功能
第4章氣血經絡的現代生物學本質
第1節營衛之氣的組織液本質
一、氣、精、津、血、液、脈
二、人體體液生理學的基礎知識
三、氣與組織液
第2節組織液的流動規律——泉脈
一、中醫“天人合一”的思維方式
二、達西定律
三、組織液的生理學
四、組織液的生物流變學
第3節經絡的結構學假說和流體力學模型
一、藤田六郎的經絡假說
二、經絡的低流阻假說
三、經絡的流體力學模型
四、經絡低流阻通道的約束特性
第5章循經低流阻通道的實驗驗證
第1節流阻的測量與低流阻點的發現
一、使用擬Levick方法檢測經脈線組織的滲透性
二、改進的Guyton流導測定法
三、連續流阻測定法與循經低流阻點的發現
第2節使用組織液壓波傳播法檢測低流阻點的連通性
一、組織液壓波在大白鼠胃經皮下組織傳播的研究
二、採用兩個壓力感測器對大白鼠任脈組織液壓波傳播的同步測量
三、小型豬低流阻點之間組織液壓波傳播性的研究
第3節使用同位素示蹤技術對循經低流阻通道的顯示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第4節人體十四經循經路線的醫學影像學研究
一、同位素循經遷移的約束性和定向性
二、同位素循經遷移的潛伏期
三、同位素循經遷移的速度與方向
四、非經非穴注入同位素後的遷移軌跡
五、壓迫對同位素循經遷移的影響
六、針刺對同位素循經遷移的影響
七、寒凝與溫通對同位素循經遷移的影響
八、同位素經過穴位時的減慢現象
九、停止灌流對同位素循經遷移的影響
十、運用同位素示蹤對經脈臟腑相關的初步驗證
第5節關於循經低流阻通道的說明
一、關於循經低流阻通道的命名
二、循經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方法學分析
三、循經低流阻通道與經脈的關係
第6章循經低流阻通道幾何學特徵的研究
第1節循經低流阻通道的空間分布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結論
第2節循經低流阻通道的深度特徵
一、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3節不同經脈低流阻通道的流阻與寬度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7章循經低流阻通道的形態學研究
第1節經絡形態結構研究的歷史回顧
第2節對循經低流阻通道的深度定位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第3節使用阿爾新藍對循經低流阻通道的染色觀察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4節構成循經低流阻通道的微觀結構——組織通道
一、什麼是多孔介質
二、生物組織的多孔介質特性
三、關於組織通道
四、組織通道的幾種形式
五、組織通道與循經低流阻通道
第8章循經低流阻通道組織液壓特性的研究
第1節組織液壓的國際研究進展
第2節循經低流阻通道組織液壓的初步觀察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3節使用微刺法對大白鼠大腿內側組織液壓分布的測定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第4節組織液定向流動的數值模擬研究
第9章循經低流阻通道組織液量的測定
第1節使用同位素標記法測量大白鼠後肢的組織液量和血漿分布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2節使用生物電阻抗法對經絡體液的研究
一、使用兩電極法測量生物電阻抗
二、四電極生物阻抗測量法
三、復頻率生物阻抗測定法
四、使用雙頻率生物阻抗測定法對循經低流阻通道組織液量的測定
五、使用EIT技術對人體經脈體液分布的成像展望
第10章循經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學特性
第1節經絡的生物物理特性及其分析
一、經絡的電學特性
二、經絡的聲學特性
三、經絡的光學特性
四、經絡的熱學特性
五、經絡的磁特性
第2節使用凝膠模型法對經絡生物物理特性的模擬研究
一、兩種凝膠模型的製作
二、對經絡低流阻特性的模擬實驗
三、經絡低阻抗特性的模擬實驗
四、對經絡高導聲特性的模擬
五、對三種模擬生物物理特性結果的分析
第11章經絡通道傳輸分子物質的功能
第1節套用紅外熱像技術觀察低流阻通道的水運動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2節經脈通道運輸營養分子的功能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3節經絡通道傳輸生物活性分子的功能
一、關於生物活性分子
二、人體的三種調節模式
三、組織胺沿低流阻通道的傳輸與微循環的變化
第12章經絡的病理學研究
第1節中醫病理學的核心之一——經絡
一、古典經絡病理學概述
二、 “經絡不通”與軟組織變性
第2節通過凝膠注射建立“經絡不通”的病理學模型
一、研究思路
二、材料與方法
三、結果
四、討論
第3節 “經絡不通”後的痛閾變化——對“不通則痛”的實驗驗證
一、痛閾在經絡研究中的廣泛運用
二、材料與方法
三、結果
四、討論
第4節堵塞胃經低流阻通道對小豬胃腸狀態影響的觀察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5節經絡病理學研究的展望
第13章循經低流阻通道的藥理學研究
第1節穴位注射的臨床與實驗研究
第2節任脈水分穴注射速尿劑對水腫動物利尿作用的研究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第3節 胃經低流阻通道注射胃復安對小豬胃電活動影響的研究
一、材料與方法
二、結果
三、討論
……
下編 經絡的治療保健原理一健康學導論
第14章 生命是什麼
第15章 健康的經絡原理
第16章 經絡的整體聯繫功能與實驗驗證
第17章 經絡與疾病的關係
第18章 “經絡不通”是怎樣形成的
第19章 各種中醫療法的經絡原理
第20章 如何使經絡暢通
第21章 經絡與21世紀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