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周期理論

經濟成長周期理論

經濟成長周期理論是著眼於經濟擴張中僅由增長率的減慢或阻滯而形成的衰退時期來考察經濟周期的理論框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成長周期理論
  • 西方經濟:繁榮—蕭條—危機—復甦
  • 周期:5-8年
  • 增長期:2-3年時間
理論內容
經濟成長周期理論認為,西方國家經濟始終處於 “繁榮—蕭條—危機—復甦”這樣的波動狀態,其周期一般只有5-8年,其中增長期只有2-3年時間,美國在戰後經濟也經歷了9次衰退,8次復甦的周期,平均增長周期約為50個月。但美國從1991年4月開始在信息技術產業的帶動下,維持了10多年的高經濟成長,刷新了自19世紀中葉開始進行統計以來的最長記錄。
與古典經濟周期概念的區別是:認為在整個經濟活動中並不一定存在著絕對下降或下跌的變化,即使正的增長率也符合這種衰退的定義。這種衰退也稱為“增長性衰退”。增長周期概念由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經濟和其它市場經濟所表現的不穩定性發展而來。由於經濟上表現出的這種不穩定變化,古典的經濟周期定義所說的衰退次數比較少了,但在經濟活動的發展速度上仍發生重大的波動,雖然這些波動並不激烈,但仍屬一種經濟周期,所以經濟學家們越來越多地考慮採用增長性衰退和增長周期的概念。
當一國經濟處於低谷時,經濟總量表現為相對下降,經濟成長率為正值,以此為特徵的經濟周期通常被稱為:增長性周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