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茲周期理論

庫茲涅茲周期理論

庫茲涅茲周期理論:是一種從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中揭示經濟周期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茲涅茲周期理論
  • 提出時間:1930年
  • 領域:經濟
  • 出處:《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
理論概述,個人簡介,曲線,

理論概述

庫茲涅茲周期理論:是一種從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中揭示經濟周期的理論
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茲在《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一書中提出。美國經濟學家庫茲涅茲認為經濟中存在長度為15——25年不等的長期波動。這種波動在美國的許多經濟活動中,尤其是建築業中表現得特別明顯,所以庫茲涅茨周期也稱為建築業周期
他認為,現代經濟體系是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存在一種持續,不可逆轉的變動,即“長期運動”。他根據對美、英、法、德、比利時等國19世紀初葉到20世紀初期60種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生產量和35種工、農業主要產品的價格變動的時間數列資料,剔除其間短周期和中周期的變動,著重分析了有關數列的長期消長過程,提出了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存在著長度從15年到20年不等、平均長度為20年的“長波”或“長期消長”的論點。
庫茲涅茲周期典型的是美國大移民時代就是這一周期的體現,主要標誌是兩大因素互相作用推進發展,一個是居民財產購建,二是人口轉移。80年代中前期主要早期集中在農村改革帶來的農業發展,居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城鄉居民消費進入到“數量性擴張”,農村住房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資產累積;中後期農民開始了就業變動,“離土不離鄉”的過程,鄉鎮企業發展迅速,城市居民進入了家用電器普及化過程,城鄉居民進入以耐用消費品為主導的“追求消費質量”階段,家庭資產中的家用電器累積加速。

個人簡介

西蒙·史密斯·庫茲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1901年4月30日-1985年7月8日),俄裔美國經濟學家,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生平庫茲涅茨1901年出生在俄羅斯帝國平斯克(現屬白俄羅斯)的一個猶太人家庭,小時候在烏克蘭哈爾科夫接受教育。他的大學學習始於俄羅斯,但在1922年轉學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於1923年、1924年和1926年先後取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
1925年至1926年間,庫茲涅茨在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擔任研究員,對價格的經濟模式進行研究。期間的研究產生了他在1930年出版的Secular Movements in Production and Prices(《生產和價格的長期運動》)一書。
1931年起,庫茲涅茨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經濟學與統計學的兼職教授,1936年成為全職教授。1954年,他搬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政治經濟學教授。1960年起,加盟哈佛大學,直到1971年退休。[2]此外,他在1960年代末協助台灣大學籌辦經濟學博士班,成立中國台灣地區第一所經濟學博士研究所;他還是中央研究院的名譽院士。
1985年7月8日,庫茲涅茨在哈佛大學所在地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去世。
學術貢獻:
庫茲涅茨在1941年出版了一部重要著作National Income and Its Composition, 1919–1938(《1919-1938年的國民收入及其構成》),書中提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關於國民生產總值的研究。他對商業周期以及經濟成長不均衡的研究推動了發展經濟學理論的建立。他對經濟發展不均衡狀況隨時間的變化規律進行研究,提出了“庫茲涅茨曲線”。
庫茲涅茨對凱恩斯1936年提出的絕對收入假說進行了經驗分析。這個假說促成了首個形式化消費函式的誕生。但庫茲涅茨發現凱恩斯的假說表面上正確,實際卻僅限於短期情況,無法滿足更嚴格的檢驗。庫茲涅茨的這項研究在經濟學界引起轟動。1942年,在Uses of National Income in Peace and War'(《戰爭與和平時期的國民收入使用》)一書中,通過對時間序列數據的分析,庫茲涅茨在經濟學界率先指出絕對收入假說在長期過程中得到不準確預測。凱恩斯預測,邊際儲蓄會隨著總收入的增長而增長。而庫茲涅茨通過對新數據的分析,證明了經過一個較長時期(1870年至1940年),儘管收入有大幅增長,儲蓄率卻維持不變。這項研究為米爾頓·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說以及其他人提出的生命周期收入假說、相對收入假說等鋪平了道路。
庫茲涅茨所處的時代,經濟學有兩項主要發展,一個是計量經濟學,另一個是凱恩斯革命。這兩項研究都利用到庫茲涅茨的研究數據。但庫茲涅茨本人卻既不是計量經濟學家,也不是凱恩斯主義者。他在早期曾受其博士導師韋斯利·克萊爾·米切爾的影響,研究了商業周期。米切爾後來終身投入對商業周期的研究,而庫茲涅茨卻先後致力於季節性波動、長期運動、國民收入核算、經濟成長等不同研究。他提出的為期15至20年的經濟周期後來被稱為“庫茲涅茨周期”。在國民收入核算方面,他將美國的國民收入往回計算到1869年,並把它依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最終產品以及不同的使用來進行劃分。他還度量了貧富人群的分布狀況。儘管並非首創者,但他的工作全面而細緻,成為這一領域的標準。
庫茲涅茨幫助美國商務部將國民生產總值(GNP)的計算標準化。然而,他並不贊成將GNP作為社會福利水平的一項通用指標,指出“一個國家的福利狀況基本不能由其國民生產總值來判斷”。
庫茲涅茨是發展經濟學的早期研究者之一,收集和分析了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特徵。他認為,當今的欠已開發國家面臨著與已開發國家實現工業化之前不同的經濟問題。他的工作終結了“所有國家都會經歷相同的線性過程”這一過分簡單化的觀點,並且促成了發展經濟學的確立。這一學科主要研究現代欠已開發國家獨特的經濟問題。
庫茲涅茨的研究成果中最著名的一項是倒U曲線,又稱“庫茲涅茨曲線”。倒U曲線描述了收入不均衡與經濟成長之間隨時間變化的關係。這個理論指出:在貧窮國家,經濟成長擴大貧富差距;而在富裕國家,經濟成長縮小貧富差距。他認為,處在經濟成長過程的國家,貧富差距會經歷一個先擴大、後縮小的過程。其原理是:為了實現經濟成長,國家必須將經濟重心從農業轉向工業。農業社會裡,人們的收入差距不大。工業化導致了收入差距的擴大。進而,由於經濟成長,大眾教育得到普及,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會迅速增長,並且這一群體也獲得更多話語權,能夠影響政府的決策。

曲線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庫茲涅茨1955年所提出來的收入分配狀況隨經濟發展過程而變化的曲線,是發展經濟學中重要的概念,又稱作“庫茲涅茨曲線”(Kuznets curve)(倒U曲線(inverted U curve))。
庫茲涅茲周期理論
曲線解釋該曲線表明:在經濟發展過程開始的時候,尤其是在國民人均收入從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時,收入分配狀況先趨於惡化,繼而隨著經濟發展,逐步改善,最後達到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狀況,呈顛倒過來的U的形狀。Y軸表示是基尼係數或分配狀況,X軸是時間或收入狀況。
實證研究該曲線所表明的收入分配變化狀況與實證研究並不完全符合,所以也常常被稱作“倒U假說”。
鮑克爾特(Paukert)於1970年代通過對五十六個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的實證研究,得到了實證證明。莫里斯(Morris)於1973年,塞爾沁(Syrqiun)於1975年,阿魯瓦利亞(Ahluwalia)於1976年分別對此進行了研究,通過比較不同收入水平國家的基尼係數,證明了倒U曲線關係確實存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