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日而思

終日而思

名詞解釋

解釋:整天思考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終日而思
  • 解釋:整天思考
  • 出處:戰國·趙·荀況《荀子·勸學》
  • 原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原文,文本分析,文言知識,譯文,荀子,思想,散文特色,文學作品,補充材料,相關連結,英語翻譯,網友見解,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左應為“車”,原字已廢除)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乾、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終日而思

文本分析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圍繞這箇中心論點分三段從三個不同角度進行論述。
第1段:論述學習的意義在於能夠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第2段:論述學習能夠彌補不足的作用。第3段:論述學習要逐步積累,要堅持不懈,要專心致志。
第1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第一個比喻“青出於藍”,不能認為它的意思是比喻學生超過老師。這是它作為成語後新產生的意思。本文中這個比喻和“冰寒於水”,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可以提高。“直木為輪”說明事物經過一定的變化,不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態。這樣,三個比喻分了兩層意思。作者在這基礎上,用“故”歸納上文,又用了“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作為事例,進而推論出人必須通過學習和參省才能達到“知明而行無過”的境地。後面兩個比喻並列說明:肯下功夫,必見成效。它們是對後面推論的有力襯托。綜上所述,本段是從總論學習的重要性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個比喻。開頭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先來闡說,接著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見”這個比喻,形象說明只有擺正“學”和“思”的關係才能使學習產生顯著效果。為了把道理說得更透闢,作者順勢而下,連用“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揖”四個比喻,從見、聞、陸、水等方面闡明了在實際生活中由於利用和藉助外界條件所起的重要作用,從而說明人藉助學習,就能彌補自己的不足,取得更顯著的成效。最後由此得出結論,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並非先天素質與一般人有差異,而完全靠後天善於學習。綜上所述,本段是從學習的重要作用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
第3段作者用了十個比喻。作者先用兩個比喻,從“積土”、“積水”推論到人的“積德”,正面論述積累的作用,說明學習上的成就是不斷積累起來的。接著又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如果不積累就不能達到遠大目標。這是本段第一個層次,說明學習要積累。下面就分兩層說明如何做到積累。作者用四個比喻正反對照:先用“騏驥”、“駑馬”對比,說明主觀條件的好壞,不是學習的決定因素,堅持不懈才是學好的關鍵;又用“鍥而不捨”,“鍥而舍之”對照,說明只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會有所成就。這是本段第二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就要堅持不懈。最後一個層次,作者用蚓和蟹兩個比喻正反對照,說明做到積累還要專一。後面兩個層次說明:做到積累的兩點保證,兩者缺一不可。綜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個層次,是從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這個角度來論述中心論點的。
終日而思

文言知識

(1)通假字
輮以為輪,其曲中規(“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彎曲)
知明而行無過(“知”通“智”,智慧)
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稟賦)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曬)
非利足也,而至千里。(“至”通“致”,達到)
(2)古今異義
博學 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參 古義:驗,檢查。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參加,參考。
疾 古義:強。例:聲非加疾也(這裡指聲音宏大);疾風知勁草。
今義:疾病,快。
假 古義:憑藉,藉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銀。
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凶。
用心 古義:思想意識活動。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對某事肯動腦筋。
(3)詞類活用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彎曲)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日:名作狀,每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水)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上、下:名作狀,向上、向下)
其曲中規(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高:形作名,高處)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快,走得快)
(4)特殊句式與固定格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斷句,“……者,……也”表判斷)
用心一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用心躁也(判斷句,“……也”表判斷)
無以至千里(“無以……”意為“沒有用來……的辦法”)

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的,卻比蓼藍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拉直的墨線,用火熨木使彎曲成車輪,木材的彎度(就)符合圓規了,即使又曬乾了,也不會再挺直,這是因為人工使它彎曲成這樣。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放在磨刀石上磨就會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對照檢查自己,就智慧明達,行動不會犯錯誤了。
我曾經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手臂並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船隻的人,並不善於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六隻腳和兩隻鉗夾,(但是)如果沒有蛇、黃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用心十分浮躁啊。
終日而思

荀子

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況,字卿,後避漢宣帝諱,改稱孫卿。戰國時期趙國猗氏(今山西新絳)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名況,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時人尊為荀卿,越國(今山西省安澤縣)人。荀況是孔、孟之後的一位儒家大師,也是戰國後期儒家學派最大的代表人物。漢代著作因避漢宣帝劉洵諱,寫作孫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兩度到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現山東臨淄西門)遊學,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秦昭王,後來到楚國,任蘭陵(現山東棗莊東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同早於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荀子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但人類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以趨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首先要通過感覺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觸,強調“行”對於“知”的必要性和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他的許多提法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反映當時人民的要求,有樸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針對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後王”,主張應該適應當時的社會情況去施政,要選賢能,明賞罰,兼用“禮”“法”“術”實行統治。他的許多思想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問題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論,主張性惡論,認為後天環境可以改善人的惡的本性,所以他主張“明禮義而化之”。他很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
終日而思

思想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代表人物,他批判總結了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對古代唯物主義有所發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說,主張性惡論,認為人、物皆可改變。能“知明而行無過矣”。
終日而思
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禮”治。

散文特色

《荀子》一書,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況學問博通,對過去學者多有批評,長於論辯,故其文多長篇大論,必發揮盡致,暢所欲言而後已。荀子的散文說理透闢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結構謹嚴,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勸學篇》比喻層出不窮,前半篇幾乎全用譬喻重疊構成,辭采繽紛,對後世影響對後世影響很深遠。他一生“序列著數萬言”。《荀子》,內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

文學作品

《勸學》
《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較系統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度和方法。課文節選了四段,著重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意義和學習應持的態度。勸,是勸勉、鼓勵的意義。
課文內容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並加以論述。"學不可以已"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接著具體論述其重要性,即學習可以提高、改變素質,使人智慧明達、言行無過。這一部分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等5個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三段):論證學習的重要作用。闡述學習的重要作用是:學習可使人增長才幹的本領,可以改變人的品性。
這一部分也運用了比喻論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等5個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四段):論述學習應持的態度。闡述學習應持的態度是:逐漸積累、堅持不懈、專一不躁。這一部分仍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共用了"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等10個比喻。

補充材料

1 .勸其立志的
“少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
詩中強調立志、自強,對我們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啟迪和借鑑意義。
2. 勉勵刻苦勤學的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代顏真卿 《勸學》)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宋代劉過 《書院》)
是說勤奮讀書如農夫種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穫。
3. 勸勉惜時的
“青春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樂府”詩《長歌行》)
“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東晉陶淵明《雜詩》)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
4. 勸其講究學習方法的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強調讀書切戒慌忙,貴“涵泳”。(宋代陸九淵《讀書》)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己不學,既學患不行。”(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桂林伯,桂管觀察使裴行立也)》)
5.體會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 朱熹《觀書有感》)
提出治學的四個重要方面:多讀、深思、虛心、躬行。

相關連結

(一)時代背景資料
戰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表不同的主張,並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戰國時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為統治階級辯護的思想,而荀子卻認為:人力能征服自然,應該利用自然為人類服務。他的門人韓非李斯成為戰國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二) 解題
《勸學》中的“勸”起統領全篇的作用。“勸”是“勸勉”的意思。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數有“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揮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三)主旨與特色
《勸學》主旨:本篇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顯然,荀子所主張的學習內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所說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別帶有明顯的偏見。但他強調學習的作用,提倡虛心求教、學無止境、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專心致志等等,都是學習經驗的總結,值得後人借鑑,具有普遍意義。特色:1、本文篇幅雖長,但層次井然。全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2、文章在語言運用上,長短句並用,對偶排比句兼行,勻稱而又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富於音樂節奏美。

英語翻譯

Studying for a moment is better than thinking a whole day;One can see farther climbing up high
than standing on tiptoe.Waving can be saw in a far distance,not bcause of the arm lengthening
but in a high place;Voice can be heard clearly,not bcause of loudly thouting but with the wind.
We can arrive at a place faraway by riding or by cars not on feet.We can also cross the rivers
by boat not by swimming.Therefore,being a gentleman is not for his natural aversion but for
his using of tools.

網友見解

接力選手發表於 2009-7-7 22:36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荀子的經典之作《勸學》中有句話:“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對於某些書上,比如某些國中學生的文言文翻譯參考書上的翻譯,確實有些流於膚淺。比如:“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在下以為這完全是字面化的翻譯而已。
個人理解:我曾經整天不停地思考,卻不如實際去做的過程中得到的收穫多。
觀點角度:我是從思考和行動的辯證關係的角度來理解這句話的。
個人體會:對於某個問題,如果只是不停地思考,想僅僅用思考來解決它,是不夠的。因為解決某個問題就像是去尋訪某個從未去過的地方,比如說某個古廟。在尋訪過程中,你會遇到很多路口。如果你不是站到了這些路口的前面,去親自探索,而僅僅是站在你的出發地來構想你的路線,是永遠不可能到達你的古廟的。
不知道各位對於這句話有何見解,歡迎各種不同的理解!bob0214發表於 2009-7-7 22:41
接力兄是從思與行的相對來考慮的,個人覺得其實可以是思與學的相對來考慮的,“空想與學習所獲得知識量的對比”這個意思,
至於“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這個解釋,估計連國中生都蒙不住=。=feidaoyang發表於 2009-7-7 22:50
思考——過程中實踐以提高,這本身就是 知與行的關係嘛。是辨證的,是微妙的,切忌簡單化。呂生發表於 2009-7-8 09:19
終日思而不得,其病在儲備不足。若是心中知識已累積得非常可觀,思考問題必將如魚得水。pantherg發表於 2009-7-8 09:47
我的理解,這世界上的知識或者信息分成2大類;
有些可以在現有知識信息的基礎通過演繹推理而獲得。比如許多物理數學方面的定理是在其他定理或定理集的基礎上推導而得。比如歐氏幾何,就是建立在幾條公理上的一整套體系,後續的定理全部是演繹推導而得。又比如偵探可以通過推理來探案。
但是有些知識是沒辦法通過推理得到的,比如我們去一個陌生的地區找人,要了解當地某個地名怎么走,而且沒地圖示示的話,光憑腦子想,想上100年都沒用,更別說終日而思了,而問一下當地人3分鐘就可以搞定。這時候學習其實就是個信息傳播過程。fzyzk發表於 2009-7-8 09:53
荀子的經典之作《勸學》中有句話:“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我覺得要反過來,“吾嘗終日而學矣,不如須臾之所思也”。decuplus發表於 2009-7-8 09:58
後一句是“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學”者,“登高”也。風林火發表於 2009-7-8 10:02
這就是知難行易或知易行難,個人因為性格、經歷、見識或所處環境的不同,有不同結論。
竊以為行應該在知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