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茶

紅軍茶

紅軍茶,又名俏烏龍,屬岩茶類,俏烏龍,產於中華武夷山支脈的中央蘇區縣廣東饒平。2012年入選“廣東十大最具人氣土特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軍茶
  • :岩茶
  • 別名:紅毛野生山茶
  • 產地:廣東饒平
茶葉簡介,歷史記載,詹德迎和他的“紅軍茶”,工藝品質,井岡山紅軍茶介紹,

茶葉簡介

俏烏龍,屬岩茶類,又稱紅軍茶,外號叫紅毛野生山茶,廣東珠三角地區叫奇蘭(註:非福建奇蘭茶),產於中華武夷山支脈的中央蘇區縣廣東饒平,在這裡仰望群山,蜿蜒起伏,連綿數萬里,林海茫茫,雲霧瀰漫,景色十分宜人。這裡產盛產岩茶和單樅茶,芽葉肥壯,持嫩性強,有效化學成份含量十分豐富,所制茶葉品質甚好。俏烏龍具有綠茶之清香,紅茶之甘醇,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當地自豪地稱其為"紅軍茶"。
紅軍茶

歷史記載

紅軍茶
據史料記載,永嘉之亂,衣冠南渡,八姓入閩,而後漸向閩南和粵東擴散。相傳中原漢人一到閩粵交接的山川丘陵,發現遍山都是茶樹,認定這裡是富饒肥沃的土地,必是宜居生活的好地方,至今當地人對茶樹有一份獨特的感情所依。俏烏龍在當地自豪地稱其為"紅軍茶",抗戰時期,朱德同志帶領的紅軍在饒平山區駐紮,常以俏烏龍泡水解飢乏,廣受好評!
“諸茶皆性寒,胃弱食之多停飲,惟武夷茶性溫不傷胃,凡茶癖停飲者宜之。”------ 清·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

詹德迎和他的“紅軍茶”

詹德迎自1927年參加工農紅軍,他和詹德祥(生於1912年,饒洋鎮石樓村人)、林峰(生卒不詳,饒洋鎮石頭林村人)、張西鳳(生卒不詳,上饒鎮壩上村人)、盧斌(生卒不詳,上饒鎮楓樹下村人)、劉君(生卒不詳,新豐鎮九村人)等人從西岩山岩頭崬岩背茶廠取得俏烏龍茶葉之後,每個人身上都擔著滿滿茶葉的竹籮,沿著山路途經茂芝、上善等廣東饒平地界,又經過福建平和、永定等地,再到福建龍巖,之後一直都是在福建上杭、長汀、江西瑞金等地周轉,他們一路走一路賣茶,天黑就找地方借宿,打著茶商的幌子,給中央紅軍傳遞蘇區各地區的情報並送俏烏龍茶葉。

工藝品質

俏烏龍茶葉以其鮮葉原料鮮嫩,芽葉肥壯,制工精巧,造形美觀,內質優良,經久耐泡而聞名。特製高檔次俏烏龍茶葉,外形彎曲如細眉,鋒苗秀麗;內質嫩香持久,伴有青草香;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綠勻淨;滋味醇厚鮮爽,飲後回甘留芳。沖泡三四次滋味尚濃,香氣猶存。這種良好的品質,固然是精細的加工工藝所造成,但還與獨特要求的鮮葉原料有關。紅軍茶茶葉的鮮葉,一般在3月上旬(驚蟄前後)開採,其主產品貢品級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芽葉總長度3~3.5厘米;一芽一葉,朵朵勻稱;芽葉肥壯完整,大小一致。無紫色芽,無破損芽,也無對夾葉、病蟲葉和瘦弱葉;不採雨天葉,只採晴天收霧葉。如此考究的鮮葉,茶葉品質哪能不美。
紅軍茶
紅軍茶
加工工藝分為殺青、初揉、炒二青、復揉、初乾理條、攤涼、提毫和烘乾等八道工序。其獨特品質的形成,主要在於“初乾理條”和“提毫”。 初乾理條,鍋溫100~60℃,在鍋中用雙手撈起茶坯不斷抖炒,待茶條粘性降低,手捏能成團,拋之即散,達六成乾時進行搓條、整形,約20分左右。茶葉出鍋稍經攤涼後,再經烘乾、篩末,即可包裝封藏。

井岡山紅軍茶介紹

當年紅軍在井岡山時,婦女們為了給紅軍解渴,去暑,就自己上山采了些野茶,自己炒制.
紅軍茶產於井岡山,又叫雪毫.這種茶看似乞丐,卻有皇帝之氣概,看似雜茶,卻有苦盡甘來的內涵.當你第一口咽下紅軍茶的時候,十分苦澀,但是過了30秒,就會回甘,但是卻不會太過甘甜,只會一絲絲的到你的喉嚨里,就像我們所說的苦盡甘來一樣有寓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