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蛋

紅蛋

紅蛋,民間慶賀喜事的饋贈禮物。製作並陳列喜蛋,為中國的一種禮儀風俗。流行於全國多數地區。女子出嫁,將雞蛋鴨蛋煮熟,染成紅色、綠色、或外敷金彩,或敷雙喜字,雜陳妝奩之上,生孩子時,亦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紅蛋
簡介,詳細由來,民俗,

簡介

向親友分發用顏料染紅的雞蛋,是通行於全國各地的一種表達喜慶的方式,常用於結婚、生育、做“滿月”、給老人祝壽以及其他各種喜慶場合,以示慶賀並圖吉祥。

詳細由來

①用大紅染的紅雞蛋多用於婚慶場合。因為大紅又作“火紅”,表示祝願新婚夫妻“紅紅火火”。也有一種說法是取其延伸義“大紅大紫”,祝願新婚夫妻每年都有“烈火(篝火是大紅色的)烹油,鮮花(又作“魏紫”,牡丹中的一種極品,盛開時呈大紫色;古人也以紫花、紫霧為吉祥的象徵)著錦”的美事。
②用硃砂染的紅雞蛋:我國西南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新生兒落草後,必須煮一雞蛋,用硃砂著色,置於細瓷碗中。不管是誰,因為什麼原因造訪,只要是在孩子出生1天以內第一個獨來的人,必須吃下這枚雞蛋,表示“天安排我來做這孩子的乾爹(乾娘)了”,從此以後兩家人就認了乾親。有些人家貧困,就用烹熟的南瓜汁將就。③用曙紅染的紅雞蛋:一是孩子“滿月”時給客人吃的,祝願孩子像初升的太陽那樣,健康成長;二是給老人慶壽的時候,專門煮給老人吃的,祝福老人長命百歲,身體健康,心情愉快。
紅蛋紅蛋

民俗

民間傳說
為什麼要送“紅蛋”呢?民間關於紅蛋的傳說很多,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劉備招親”故事。
相傳三國時,東吳都督周瑜想用假招親、真扣留的計策,抓住劉備索回荊州。諸葛亮識破了此計,命趙雲帶上大量染紅的雞蛋,護送劉備到東吳迎親,逢人便奉送紅蛋,說是劉皇叔與吳國公主孫尚香結婚,吃了紅蛋,同喜同賀,還可讓吳國太抱上小外孫。並說這是漢朝皇家的規矩。東吳人倍感新鮮,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慕名來索取,以圖喜氣。於是,家家戶戶都知道了孫劉聯姻的訊息。吳國太得知後大喜,命孫權立即為劉備和孫尚香舉辦婚事。孫權無奈,只好假戲真做,於是有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結局。此後,江南一帶開始流行結婚生子分食紅蛋的習俗。
分食紅雞蛋的習俗寄寓著遠古時期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據《藝文類聚》中載,“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說的是開天闢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而《史記》中也有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而生契”,秦始祖大業也是“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的記載。可見,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徵。
古代的上祀節,人們為婚育求子,將雞蛋、鴨蛋、鳥蛋等煮熟並塗上各種顏色,稱“五彩蛋”,把五彩蛋投到河裡,順水衝下,在下游等的人爭撈、剝皮而食,食後便可孕育。由於紅色是我國的傳統喜慶色彩,隨著歷史的變遷,“五彩蛋”就成了紅蛋;“吃蛋求子”也不再是唯一目標,而成為追求喜氣的象徵。紅蛋有時被人們用喜糖代替,送紅蛋也由結婚推廣到其他領域。
民間習俗
在莆仙民間,一般只在“出月”這個吉慶的日子分紅蛋,接到紅蛋的人家會說幾句祝願孩子健康平安之類的話語。而分蛋的數量也是有講究的,往往視關係親疏而定。一般人給一雙(2個)或兩雙(4個)。給外婆的回禮,則至少要給5雙(10個)帶回家。
在南京的部分區域,也有男送單女送雙的習俗。通常會送6-7個以上的數字。但是5以下包括5是不能送的,5也是被認為是個不吉利的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