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腹蟾蜍

紅腹蟾蜍

紅腹蟾蜍產於東亞,當其受到捕食者的威脅時,就會弓起背,用後退戰例,露出火紅的下身,這時,聰明的襲擊者就會退卻,因為這種蟾蜍皮膚能分泌出一種難聞的、有刺激性的液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腹蟾蜍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兩棲綱
  • 分布區域東亞
  • 食物甲蟲,蛾類,蝸牛,蠅蛆
生活習性,繁殖,飼養管理,

生活習性

紅腹蟾蜍向敵人展示耀眼的腹部,發出危險的警告信號。蟾蜍大多在夜間較為活躍,它們利用長而帶有黏液的舌頭捕捉細小的生物;舌頭一伸一縮所用的時間不到1/10秒。
紅腹蟾蜍
紅腹蟾蜍
彩色的紅腹蟾蜍受到驚嚇,它跳起來.一個後空翻栽倒在地.露出它們閃閃發亮的肚皮這就是你看到的一幕那是有毒的.明亮的顏色是給你的警告如果你曾經碰到過一次.一定不想再碰到第二次。
喜隱蔽於泥穴、潮濕石下、草叢內、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隱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夜間捕食、活動,以甲蟲,蛾類,蝸牛,蠅蛆等為食。人工飼養繁殖比其他蛙類容易。

繁殖

蟾蜍種源可從野外捕獲,也可以撈取卵塊或蜊蚪進行飼養。每年
春末夏初,5~8月份為蟾蜍的產卵季節。在氣溫升至6~8℃時,蟾蜍即開始雌雄抱對人工養殖時雌雄比例比3:1為宜,受精率可達90%以上。溫度在16℃時便可產卵。每次產卵量大約在5000枚左右。一般呈雙行排列在管狀膠質帶內,卵帶可長達幾米,纏繞在水生植物上。人工孵化時水溫應控制在10~30℃之間,以℃為宜。並隨時注意調節水溫。苦遇寒流或暴雨天氣,可用塑膠薄膜覆蓋。經過3~4天即可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中常成群向一個方向遊動。
生活在北美的紅腹蟾蜍和黃腹蟾蜍是非常不同的種類,它們生殖季節的叫聲信號不一樣,它們生活在不同的生境:紅腹蟾蜍生活在永久性的水庫,黃腹蟾蜍生活在小的、臨時性的水塘。紅腹蟾蜍不僅能和紅腹蟾蜍交配,還能和黃腹蟾蜍雜交。2個種相遇後產生的雜種後代是可育的,但是不能適應父母種的任何一個生境。它們在兩個區域之間形成了一個雜種區域。

飼養管理

建立蟾蜍飼養場要靠近水源,四周有草,可利用池塘、水溝或田埂作為飼養池。場地四周應築圍牆,牆內留有草坪、菜地,以供蟾蜍棲息及活動。池中有水草生長,稀必適宜。另外,在棉田和稻田中也可以散養。
蟾蜍的蝌蚪在孵出2~3天內開始吃食,先以卵膜為食,以後吃一些植物碎屑、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蝌蚪的食物有腐殖質、豬牛糞、糠麩、蔬菜、嫩草、魚類及畜禽類、生熟廢棄物等。蝌蚪變態成幼蛙後,即以活餌為食。可以培養蚯蚓、蠅蛆等各種昆蟲,也可以用誘蟲燈誘引各種昆蟲。供蟾蜍食用。
蝌蚪池水深要保持在0.2~0.4m深,注意及時排水,水溫在16~28℃時為生長發育最適溫度,隨著蝌蚪的生長變大,要注意及時分池,一般經過2個月後開始變態幼蛙。幼蛙飼養要注意密度不宜過大,每1m2放養30~50隻為宜。要防止逃失和天敵侵害。在陽光強烈時,可以噴灑水以防皮膚乾燥。在秋末即要為蟾蜍準備好越冬場所,可以在飼養池的角落處堆放乾草使其越冬,北方寒冷可另建越冬溫室或越冬深水池,池水應比冰凍層大1倍為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