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腹白鯧

紅腹白鯧

紅腹白鯧(又名食人魚):主要棲息在主流、較大支流,河寬甚廣、水流較湍急處。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紅腹白鯧(食人魚)
  • 拉丁學名:Pygocentrus nattereri
  • 別稱:食人鯧、水虎魚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輻鰭魚綱
  • :脂鯉目
  • 亞目:脂鯉亞目
  • 亞科:鋸脂鯉亞科
  • 分布區域:美洲亞馬遜河、蓋亞那河、巴拉圭河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擴散原因,種群現狀,保護級別,其它信息,

外形特徵

紅腹鋸脂鯉(Red-Bellied Piranha)。這種魚身體左右側扁,前後呈卵圓形,尾鰭略呈叉形,最大體長僅32厘米左右。體色變化大,成魚背側呈藍灰色至灰黑色,腹部具有銀灰色的光澤。幼魚體側呈灰綠色,背部為墨綠色,喉部和胸腹部為朱紅色,外觀上很像我國正在推廣養殖的短蓋巨脂鯉(淡水白鯧)。但淡水白鯧的上下頜齒各有2行,齒扁而寬,下頜第一行僅12-14枚,第二行2枚;嘴閉合時,上下頜齒呈平行接觸。而食人魚的上下顎齒只有1行,牙齒銳利、三角形,下頜齒有28-31枚;上下頜閉合時,呈鋸齒狀嵌合。
紅腹白鯧紅腹白鯧
成熟的食人魚雌雄外觀相似,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有高度發展的聽覺。兩顎短而有力,下顎突出,牙齒為三角形,尖銳,上下互相交錯排列。咬住獵物後緊咬著不放,以身體的扭動將肉撕裂下來,一口可咬下16立方公分的肉。牙齒的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列可引致嚴重的咬傷。

分布範圍

分布:安第斯山脈以東、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巴西、蓋亞那的沿岸河流。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蓋亞那、巴拉圭、烏拉圭、秘魯及委內瑞拉有發現的紀錄。
紅腹白鯧紅腹白鯧
食人魚(又名食人鯧)棲息在主流、較大支流,河寬甚廣、水流較湍急處。在巴西的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被列入當地最危險的四種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魚活動最頻繁的巴西馬把格洛索州,每年約有1200頭牛在河中被食人鯧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婦女不時也會受到食人鯧的攻擊。食人魚因其兇殘特點被稱為“水中狼族”、“水鬼”。成年食人魚主要在黎明和黃昏時覓食,以昆蟲、蠕蟲、魚類為主,但其有些相近種只吃水果和種子。活動以白天為主,中午會到有遮蔽的地方休息。

生活習性

食人魚的生活按屬分是群居性和獨居性,群居的時常幾百條、上千條聚集在一起,最小6隻也可成群,能同時用視覺、嗅覺和對水波震動的靈敏感覺尋覓進攻目標。但是它的視力較差,靠鐵餅一樣的體形區分同類。
食人魚有膽量襲擊比它自身大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動物,而且還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圍剿戰術”。當它們獵食時,食人魚總是首先咬住獵物的致命部位,如眼睛或尾巴,使其失去逃生的能力,然後成群結隊地輪番發起攻擊,一個接一個地衝上前去猛咬一口,然後讓開,為後面的魚留下位置,迅速將目標化整為零,其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
紅腹白鯧紅腹白鯧
食人魚常成群結隊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其它的會跟隨領袖行動,連攻擊的目標也一樣。在乾季時,水域變小,使得食人魚集結成一大群,經過此水域的動物或人就容易受到攻擊。俗語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可是在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的一些湖泊和河流中,卻生長著一種群居性的小魚,不怕大型動物,極具攻擊性。
如果獵物在水中保持靜止,食人魚就不能發現獵物。即使在獵物身上有傷口的情況下也不例外。因為食人魚對人或動物的攻擊並不是依靠靈敏的嗅覺,而是憑藉著水花和水裡的波動感覺獵物的存在。
食人魚在亞馬遜河流域的河流里去獵食其他魚類並非輕而易舉之事,因為河水實在混濁,能見度通常不超過1米,而食人魚發起攻擊時離獵物的距離不能大於25厘米。另外,為了對付食人魚,亞馬遜河流域還有許多魚類在千百年的生存競爭中發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例如,一條電鰻所放出的高壓電流就能把30多條食人魚送上“電椅”處以死刑,然後再慢慢吃掉。另一魚種刺鯰則善於利用它的銳利脊刺,食人魚要想對它下口,刺鯰馬上脊刺怒張,使食人魚無可奈何。
食人魚也稱食人鯧,是脂鯉目脂鯉科鋸脂鯉屬魚類的統稱,共有30餘個不同品種。其中具有代表性也是在國內各市場俏銷的品種被稱為紅腹食人魚,它們體型小巧,一般為25公分左右,色彩美麗,擁有墨綠色的魚背,淺綠色的魚體,火紅色的腹部,性格卻極為殘暴。食人魚長著銳利的牙齒,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就會瘋狂無比,用其鋒利的尖齒,像外科醫生的手術刀一般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紅腹白鯧紅腹白鯧
食人魚為什麼這么厲害?這是因為它的頸部短,頭骨特別是齶骨十分堅硬,上下齶的咬合力大得驚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鋼製的釣魚鉤一口咬斷,其他魚類當然就不是它的對手了。平時在水中稱王稱霸的鱷魚,一旦遇到了食人魚,也會嚇得縮成一團,翻轉身體面朝天,把堅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魚無法咬到腹部,救自己一命。
食人魚的游速不夠快,這對於許多魚類來說無疑值得慶幸,但是捕食時的突擊速度極快。游速慢的原因歸咎於食人魚的那副鐵餅狀的體型。長期的生物進化為什麼沒有賦予它一副苗條一點的身材呢?科學家們認為,鐵餅型的體態是所有種類的食人魚相互辨認的一個外觀標誌,這個標誌起到了阻止食人魚同類相食的作用。
紅腹白鯧紅腹白鯧
為了對付食人魚,還有許多魚類在千百年的生存競爭中發展了自己的"尖端武器"。例如,一條電鰻所放出的高壓電流就能把30多條食人魚送上"電椅"處以死刑,然後再慢慢吃掉。 刺鯰則善於利用它的銳利棘刺,一旦被食人魚盯上了,它就以最快速度游到最底下的一條食人魚腹下,不管食人魚怎樣遊動,它都與之同步動作。食人魚要想對它下口,刺鯰馬上脊刺怒張,使食人魚無可奈何。 而且在且在亞馬遜河殺手排行榜上刺鯰排第一,食人魚只排在第四。
食人魚還有一種獨特的稟性,只有成群結隊時它才兇狠無比。有的魚類愛好者在玻璃缸里養上一條食人魚,為了在客人面前顯示自己的勇敢,有時他故意把手伸到水裡,在大多數情況下他都能安然無事。 如果手指有傷就另當別論了。假如客人湊近玻璃缸或是主人做了一個突如其來的手勢,這種素有"亞馬孫的恐怖"之稱的食人魚竟然嚇得退縮到魚缸最遠的角落裡不敢動彈。顯而易見,平常成群結隊時不可一世的食人魚,一旦離了群,就成了可憐巴巴的膽小鬼啦。
在亞馬遜河流域食人魚傷人的事件是較少見的,在我國非官方引進作為觀賞魚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由於無知的新聞媒體炒作在魚市上已經非常少見,且因為外形不大好看,只有喜愛它的專業魚友手中才能見到。最低的價格都在百元以上,珍稀品種如“紫羅蘭”則高達萬元難求一魚。市場上常見的幾元一條稱為食人魚的大都是它的近親銀鯧。是我國早年作為食用魚從巴西引進的。

生長繁殖

食人魚是卵生魚類,繁殖並不困難,且一年可繁殖多次。繁殖期時會將卵產在水中的樹根上,卵具黏著性。一次可產上千顆的卵。親魚會有護卵的行為,受精卵36小時之後孵化。
食人魚對水質沒有特殊要求,弱酸性水質即可飼育良好,雌魚在產卵期可產出3000至5000粒魚卵,受精卵經過36至48小時就可孵化出仔魚,而仔魚在48小時後吸收完體內的蛋黃素後就會自己攝食,幼魚經過15至18個月即發育成熟。河水的泛濫情形會影響其繁殖的成功率。

擴散原因

第一種是有意引進。
一些個人或團體出於經濟、美化環境、觀賞等目的引進外來物種,最後泛濫成災。比如為了鞏固堤岸而引進的互花米草(大米草),為了做飼料引進的鳳眼蓮(水葫蘆)。食人魚進入中國也屬此類,是個體商販未經批准作為觀賞魚類有意引進的。
第二種是無意引進。
是指外來物種隨輪、入境旅客攜帶進入中國。比如松材線蟲,是進口設備時,隨著木材制的包裝箱帶進來的,它不是有意被引入的。松材線蟲原產北美洲,1982年首先在南京中山陵被發現,以後相繼在江蘇、安徽、廣東、浙江和香港成災,它幾乎毀滅了香港廣泛分布的馬尾松林。
第三種是自然飄落。
比如植物的種子順風或河流移落到別的地方,或是被鳥吃掉後帶到了另一個地方。比如飛機草、薇甘菊就是靠自然因素侵入中國的,已經給雲南和廣東造成損失。

種群現狀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局自然保護處工程師熊堅指出,中國各地的江河流域普遍缺少上述對食人魚的自然制約因素。而亞馬遜河流域的氣候與中國南方許多地方的氣候相似,加之食人魚對環境的要求比較粗放、而且繁殖速度快。雖然如此,但是別忘了食人魚可是熱帶魚,在我國北方此魚是無法過冬的,也就是說北方地區河流會有食人魚泛濫純屬無稽之談,對於南方,如果一年四季的平均溫度在25度,那么如果把食人魚放生到河流湖泊里是完全可能泛濫的,但實際情況是南方一年四季的平均溫度達不到食人魚的生存溫度,所以即使在高溫時此魚繁殖成功也會在低溫時全部凍死,所以食人魚泛濫的說法並無科學依據更是不符合現狀,對食人魚的評論有些危言聳聽,總之在中國大部分的河流湖泊中食人魚是無法存活的。
廣東省環保局污染控制與生態保護處助理調研員雲永利對記者說,環保部門對食人魚可能對中國生態造成破壞的擔憂主要有幾個方面,其一是擔心水族館一旦管理不力,容易造成食人魚流入當地江河湖水中;其二是擔心作為家庭寵物,食人魚一旦失寵會被人們拿到野外放生;其三,由於食人魚在中國國內有較大的市場,且飼養容易,利潤豐厚,會有人建立大型或較大型的人工飼養基地,而這種基地一旦經營不善,或食人魚在國內市場失寵,大量食人魚流入自然環境就很難避免。
一旦有少量的食人魚群進入自然環境,在兩廣、福建、海南等適合其生長的地區,食人魚將有可能很快繁育成群,對當地生態平衡帶來嚴重的危機。
南寧海底世界食人魚開始,南寧海底世界海洋館的主管單位海之新科貿有限公司經理宗義說,公司以每尾幾元錢的價格,從南寧市園湖路花鳥市場購進食人鯧1241尾,其中在運輸途中和放養後死去300多尾,現還有800多尾。
據推測,國內市場上的食人魚大多是由廣東購進的,而且認為南寧海底世界能夠一次購進上千條小食人魚,說明這種外來魚種很可能在國內有繁殖點。而記者的暗訪也表明,已有老闆稱因市場需求量大,商品賣得俏,打算在南寧繁殖批賣。
廣東省環保局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日前也組織了聯合調查組,對廣州市場上的食人魚進行了摸查。據廣東省環保局介紹,調查組在廣州芳村花鳥市場也見到3個檔口有食人魚出售,想對食人魚的來源作進一步調查時,檔主以商業秘密為由不予透露。
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反映,該部門從未檢過入境的食人鯧,南寧市有關單位和市場展出及銷售的食人魚,沒有從正常渠道入境,沒有向檢驗檢疫部門報檢和進行隔離檢疫。如果是從其它口岸進境,也沒有在廣西換證。而最新查證也表明,全國各地檢驗檢疫部門亦均未檢過入境的食人魚,國內市面上發現的食人魚均為非法入境。
廣東省環保局與漁業局經調查後形成的共同意見是,希望國家漁業部門、國家環保總局能下一個行政性的通知,或者廣東省政府能正式發文,授權環保、漁業部門對食人魚進行檢查,這樣才能挖出食人魚的真正來源,查明是否在廣東真有食人魚的孵化基地,以徹底消除食人魚可能帶來的生態危機。

保護級別

淡水鯧於1982年被引入中國台灣省,1985年從台灣省經香港引入廣東省試養,1987年人工繁殖成功推廣全國,成為年產量最高的名特品種之一。
食人魚之所以能夠順利進入中國,主要是因為國家在生物進口方面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海關和檢疫等部門主要是檢查進口生物是否有病,沒有危害大的病都可以進口,而沒有從物種生態安全的角度加以控制。
在中國,這三種形式中目前最值得警惕和重視的是“有意引進”。因為這些引進在短時期內可以為一些經濟團體帶來一定的經濟或其他效益,引進者的積極性高。比如食人魚,由於中國沒有,一些人引進了供人觀賞,銷售和觀賞門票會為這些個人或團體帶來豐厚的利潤,於是有人就不經批准引進、繁殖、銷售食人鯧。目前我國已有的120多個外來入侵物種,大約有50%是有意引進後擴散成災的。在引進這些外來物種時,有些是未經批准非法引進,有些是沒有進行嚴格的風險評估,引狼入室。
與社會輿論對食人魚口誅筆伐的猛烈態勢相比,執法部門的執法手段和力量相對顯得比較軟弱。中國還沒有關於禁止出售食人魚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此外,中國漁業法對觀賞魚類買賣也沒有明確的管理規定。由於法律存有盲點,執法人員不能簡單地將食人魚處理掉,也沒辦法施以罰款等措施,只能要求市場不能出售食人魚,水族館加強管理,防止食人魚流進江河。
食人魚並不是第一個入侵中國並影響生態安全的物種。如同樣原產於亞馬遜河的另一魚種“清道夫”已在中國一些流域繁衍開來。這種魚常以別的魚的糞便和藻類為食,由此得名“清道夫”。最初人們是在養熱帶魚時,將這種外來魚作為“水中清潔工”一同引進的,由於不值錢,常被一些養魚人隨意丟棄。
廣西漁業環境監測中心的調查顯示,如今,在廣西的江河、水溝中,“清道夫”已經很多了,其中,大的已重達一公斤以上。繁殖能力極強的清道夫,在成長過程中吃掉其他魚類的卵,已開始影響當地部分河流的生態平衡。又如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的福壽螺經引進後也迅速在中國一些流域泛濫成災;一百年前被作為花卉引入中國的水葫蘆,如今也正在瘋狂肆虐我國南方江河湖泊,國家為此每年至少投入上億元巨資進行打撈。食人魚還沒有在中國大面積地蔓延開來,生態專家和環保人士呼籲應儘快從法律層面建立、完善防範外來物種入侵的生態安全機制,公布禁止外來物種準入的名錄,維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生物的適應性是很強的,也許食人魚很快適應中國的湖泊水溫;今天,世界上的許多生物已經絕種,成為歷史的遺憾,當食人魚流入中國後,大部分水中生物要絕種,以後我們的子孫到哪裡都只看得見討厭的食人魚,沒有別的,中國的湖泊生態十分嚴重,無法搶救。
紅腹白鯧紅腹白鯧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國家要加強宣傳教育,發出告示,封殺進口邊關,凡是銷售著還是飼養者都要刑事拘留,勞教1-3年,罰款1萬元以上,大量偷運者以販賣毒品論處,同時革去相關的管理部門職員職位;即便是海洋館裡,也不可以飼養,一律處死食人魚,以防萬一,以示公法。
生態學家對食人魚的入侵 也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認為食人魚一旦流入江河,會對其它物種造成威脅,從而破壞生態平衡。國家質檢總局發出通報,要求各口岸檢驗檢疫局加強檢疫把關,嚴防食人魚流入中國,同時要求對已經在市場上發現的食人魚進行徹底清查處理。

其它信息

美國探險家杜林專程進行了考察,他目睹了一隻大鳥企圖捕獵水中魚的情景。大鳥以俯衝的姿勢沖入水中,卻在水中掙紮起來,最後沉入水中。杜林非常驚訝,為了解開這個謎團,他把一頭山羊用繩子綁住推入水中。不到幾秒鐘,湖水便猛烈地翻騰起來。5分鐘後,他拉起繩子一看,只剩下了一具山羊的骨骼,骨骼上的肉已被啃得乾乾淨淨。
杜林在山羊的胸腔骨里發現了幾條形狀怪異的小魚,它們掉在草地上亂跳,碰到什麼咬什麼。它們的頭部兩側呈黑色,腹部橙黃色,僅6厘米~7厘米長,奇怪的是小魚的嘴裡卻長著兩排像利刃般鋒利的牙齒。
經研究發現,這正是亞馬遜河流域特有的"食人魚",當地人稱"水鬼"
它們成群結隊的時候不可一世,但一離開群體,被放到魚缸里時,就會變得膽小如鼠,成了可憐巴巴的膽小鬼了!
食人魚在兇悍也比不過鉛筆雷龍魚對自然造成的威脅,這種魚可是大小通吃,食人魚是多吃一,而鉛筆可是一吃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