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毒茴(植物)

紅毒茴(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紅毒茴(學名:Illicium lanceolatum A. C. Smith)是木蘭科八角屬植物。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10米;枝條纖細,葉互生或稀疏地簇生於小枝近頂端或排成假輪生,革質,葉片披針形、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網脈不明顯;葉柄纖細,花腋生或近頂生,紅色、深紅色;花梗纖細,花被片肉質,最大的花被片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花柱鑽形,纖細,果梗纖細、蓇葖輪狀排列,4-6月開花,8-10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江蘇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和貴州。生長於混交林、疏林、灌叢中,常生於海拔300-1500米的陰濕狹谷和溪流沿岸。有時可單獨成純林。

果和葉有強烈香氣,可提芳香油,為高級香料的原料。葉含芳香油0.66% 。根和根皮有毒,入藥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取鮮根皮加酒搗爛敷患處。《歷代本草》認為紅毒茴主治風症,種子有毒、浸出液可殺蟲,作土農藥。木材適用於做家具、建築、室內裝修等用材。樹形優美,極耐蔭,是園林綠化的高檔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種子採集,播種方法,栽培技術,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3-10米;枝條纖細,樹皮淺灰色至灰褐色。葉互生或稀疏地簇生於小枝近頂端或排成假輪生,革質,披針形、倒披針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5-15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尾尖或漸尖、基部窄楔形;中脈在葉面微凹陷,葉下面稍隆起,網脈不明顯;葉柄纖細,長7-15毫米。
花腋生或近頂生,單生或2-3朵,紅色、深紅色;花梗纖細,直徑0.8-2毫米,長15-50毫米;花被片10-15,肉質,最大的花被片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8-12.5毫米,寬6-8毫米;雄蕊6-11枚,長2.8-3.9毫米,花絲長1.5-2.5毫米,花葯分離,長1-1.5毫米,藥隔不明顯截形或稍微缺,藥室突起;心皮10-14枚,長3.9-5.3毫米,子房長1.5-2毫米,花柱鑽形,纖細,長2-3.3毫米,驟然變狹。果梗長可達6厘米(少有達8厘米),纖細、蓇葖10-14枚(少有9)輪狀排列,直徑3.4-4厘米,單個蓇葖長14-21毫米,寬5-9毫米,厚3-5毫米,頂端有-長3-7毫米,向後彎曲的鉤狀尖頭;種子長7-8毫米,寬5毫米,厚2-3.5毫米。花期4-6月,果期8-10月。

近種區別

紅茴香和紅毒茴都是木蘭科八角屬植物,從地理分布看,紅毒茴分布在中國華東、江蘇、浙江、安徽、福建等省。而紅茴香向北可分布到甘肅、陝西和河南南部。紅茴香,雄蕊11-14枚,心皮7-9片,也可達12枚,花被片10-15枚。而紅毒茴,雄蕊較少,通常為6-11枚,心皮較多,有10-13枚,花被片10-15枚。紅茴香蓇葖7-9枚,有時長短大小不一,頂端細長漸尖,果皮較薄,背面粗糙,皺縮,香氣沒有平時常吃的八角茴香那樣濃烈,而紅毒茴蓇葖10-14枚(少有9)輪狀排列,單個蓇葖長頂端有長3-7毫米,向後彎曲的鉤狀尖頭。紅毒茴果實有毒,不可作八角茴香使用。

生長環境

生長於混交林、疏林、灌叢中,常生於海拔300-1500米的陰濕狹谷和溪流沿岸。有時可單獨成純林。伴生主要樹種有:青岡櫟燈台樹、海通、大葉新木姜、苦木、狹葉四照花、穗花杉、紫楠、陀螺果、闊瓣含笑、桂南木蓮、大果蠟瓣花、香果樹、缺夢楓香、柯楠、白辛樹、三尖杉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江蘇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零陵、雙牌、寧遠、道縣、江永、永興、資興、桂東、炎陵、茶陵、衡山、南嶽、東安和新寧)和貴州。
紅毒茴紅毒茴

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

紅毒茴果實9月前後成熟。當蓇葖果由青綠變為黃褐色,並有少量蒨茭果微裂時,應及時採收。果採回後,置室內通風處晾乾,讓果實自然開裂,將種子敲出。出種率3-13%,變幅很大,與果實飽滿度有很大關係。選出的種子,晾乾水氣,最好隨采隨播。因胚乳富含油脂,種子又忌失水,發芽能力保存期短。因此,隨采隨播最好。若需貯藏,可用濕潤河沙貯藏或將種子裹上黃泥漿,陰乾後裝入瓦缸內貯藏。裹黃泥的方法是:取黃心土過米篩,將過篩黃土灑上水使之濕潤,再將種子與黃心土拌勻,務必使每粒種子都裹上黃泥,陰乾入缸貯藏。採用此法貯藏,種子可貯8個月,次年3月中旬應播種;5月份以後,發芽能力將明顯下降。常溫條件下,種子不能貯藏越夏。不宜用裸露種子直接貯藏。據中國杭州植物園試驗,經過層積貯藏的莽草種子,60天發芽率為68%。

播種方法

種子無明顯的休眠特性。萌發時的日均溫在18℃以上。新鮮種子發芽率可達80%,一般為70%左右,發芽高峰期不明顯。苗圃地宜用新開荒地。條播。新鮮種子不作任何處理直接播種。經過沙藏的種子,若種子未破胸,沙子又比較乾燥,則需用清水浸泡4-5小時,晾乾水氣再播種。每畝播種量5-8千克,產苗3-4萬株。1-2年出圃造林。紅毒茴喜陰怕曬,育苗必須護蔭防止日灼。

栽培技術

培育大苗:需移栽稀植,每畝栽667株。培育3-4年後,長成高1.5米以上,胸徑3厘米,冠幅1.5米,樹形優美,再出圃定植。
栽植:選山谷陰坡土壤肥沃濕潤處栽植,利用它耐蔭的特性,作林下混交樹種配置,營造立體林。上層營造落葉喬木樹種如香果樹、鵝掌楸、毛紅椿、天師果、銀鵲樹、白辛樹、陀螺果等。園林綠化,適於庭院栽培,大苗定植必須帶土球。

主要價值

經濟:果和葉有強烈香氣,葉含芳香油0.66%,可提芳香油,為高級香料的原料;種子有毒、浸出液可殺蟲,作土農藥;木材紋理直,淡紅褐色美麗,結構細、均勻,材質略重、硬,乾縮及強度中等,切削容易,切面光滑,油漆和膠粘性能良好,釘著力中,不劈裂,適用於做家具、建築、室內裝修等用材。
藥用:根和根皮有毒,入藥祛風除濕、散瘀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取鮮根皮加酒搗爛敷患處;《歷代本草》認為紅毒茴主治風症。
觀賞:葉厚翠綠,果形奇特,樹形優美,極耐蔭,是園林綠化的高檔樹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