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農場(福建省福州市紅星農場)

紅星農場(福建省福州市紅星農場)

紅星農場位於烏龍江畔、福州義序機場旁毗鄰金山工業園福灣工業園。距市中心8公里一個叫盤嶼的地方。由仁山、鐵頭、山道、潘宅、山邊、大頭、大厝、坊下等幾個虛擬行政村組成。現有公車45路 25路 316路 18路 156路 165路 176路 901路直達。場創建於1961年,作為城市困難時期蔬菜供應基地,由集體所有制轉為全民所有制。建場初期,經營單一,全年總收入42萬元,職工年人均收入211元。後來確定“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方針,因地制宜發展柑桔生產,1965年全場總收入上升到65萬元。“文化大革命”中,柑桔樹被全部砍光,農場虧損,職工年人均收入下降到145元。

基本介紹

發展歷程
1966年,農場土地總面積2255畝,總人口4521人,職工1600人,平均每人不到五分土地。
1976年後,農場逐步恢復生機,其中柑桔發展最快。至1980年,紅星農場柑桔產量占福州市場供應總量的一半以上,“盤嶼雪柑”聞名福州。1989年,有柑桔面積1500餘畝。紅星農場柑桔生產在進行科學試驗和推廣新技術方面,為福州農墾系統各農場和其他村鎮作出貢獻,農場每年都派出技術員赴各地農場指導生產技術,外地也都有不少人到場參觀學習。科研部門在紅星農場設立試驗點。柑桔生產上許多先進科學技術在這裡開花結果,如良種柑桔矮、密、早的早生高產栽培技術,新農藥防治病蟲害的試驗,黃龍病的防治,柑桔保鮮技術的套用,培育無病蟲害的苗木等,其中黃龍病防治項目曾榮獲全省農業科技推廣獎。農場柑桔的單產、總產均創全省農場第一名。1988年、1989年,農場分別獲福建省柑桔豐收獎和福州市政府授予柑桔生產先進單位等稱號。
該場場辦工業有磚瓦窯廠、運動鞋廠、軋鋼廠、漆筷廠、鑄造廠等十餘家。1992年以來,私人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發展較快,該場已形成農、工、商綜合發展的態勢。農場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引進自來水,電力增容1200千伏安,130對程控電話電纜架設到場區,修建一條寬6米、長2.7公里的水泥路,擴建菜市場。場內有醫院、學校、老人娛樂部、青年宮、劇院、儲蓄所,中心示範校盤嶼國小、盤嶼中學等設施,已具有城鎮規模。至1994年,全場國民生產總值5921萬元,居福州農墾系統之首,在全國農墾系統中較有名氣。工農業總產值16610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