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安五雲山

紅安五雲山

五雲山,邑東第一高峰,相傳有五個秀才,因游山後而中舉,故名五人山。明嘉靖二十三年,周思久登游此山,改為五雲山。黃安建縣後,耿定向在此開書院,招李贄講學。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一時間登臨者無數,五雲山名聲大振!山頂有七級浮屠,稱五雲層塔,入黃安八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雲山
  • 所屬地區:湖北省紅安縣
  • 所屬山系:大別山
  • 高度海拔:338M
  • 景區類型:自然名勝
簡介,歷史發展,

簡介

紅安五雲山,紅安東南第一高峰,於縣城外8公里,與障山一左一右,忠實地守護著紅安的東大門。宋大公路由此而出,直上黃州府。外面的世界,此山過後再無高山;一馬平川,利盡長江,勢傾武漢。屬大別山南麓邊緣,是江漢平原進入大別山的起跑點。谷哥地球坐標:北緯31°12′51.81〃,東經114°39′24.39〃,海拔314米。手機山項定位:北緯31°12′53〃,東經114°39′25〃,海拔350米。紅安官網,海拔338米。
五雲山,背後是連綿80公里的崇山峻岭,前面是九省通衢的大武漢,從平安鋪出發,67公里到五雲山下,爬3000米山路即到山頂。喘息流汗脂肪燃燒,增加肺荷量降降血壓高。舒雲卷日山風浸潤,遊目騁懷和光同塵。北望,可以領略巍巍大別山的雄偉身姿。南眺,一覽眾山小的豪邁情懷撲面而來,還有遠處隱約的漢口餘暉,武昌燈火。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觀光、登山、有氧、保健。偶有閒暇,帶著老婆孩子吃吃苦、流流汗,親近親近自然,不失為樂事。
這裡是武漢的北部屏障。武漢保衛戰時,鬼子在大別山丟了十萬性命!沒有大別山 ——五雲山,武漢的冬天會更冷。
五雲山,原名五人山,屬麻城縣。相傳明代以前,有五個秀才進京趕考,結伴遊山。出山頂小廟時,法師說五人此去,必有功名!五人皆喜,曰:若果如法師言,定來起塔修廟。後五人皆中,相約回山,立塔建廟。鄉人為頌其功德,稱為五人山!

歷史發展

後人多認為,五人山佑文人,故常來游山,盤桓讀書。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後的周思久登游此山,覺得五人山的人字太白,取子曰詩云之雲,改為五雲山,使五雲山文雅之風漸成!
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立黃安縣,五雲山屬黃安。五雲山以錦峰秀嶺蒼翠如畫的風光,聞名遐邇文脈文風,被祟為邑東名勝。五雲層塔被錄入黃安八景之一,稱為黃安的文峰塔,與不遠處的桃花塔相印生輝,渾然一景。萬曆九年(1581),耿定向盛情相邀,一代大家,李贄來黃安,在五雲山天窩書院講學。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五雲山文風之名更盛,一時間名聲大噪,仕人學子,乃至村夫婦孺,莫不以一游五雲山而倍受人敬仰!
清嘉慶二年(1797),白蓮教倡亂,焚毀了西張元張氏宗祠。因張氏一族素與五雲山淵源甚深,所以教匪焚毀了五雲山廟宇及書院。道光十九年(1839),張家斌變賣十數畝良田,慨然修廟,越明年而成。同治五年(1867),江鎮東采入黃安縣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