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子修

姓吳札拉氏,滿洲正白旗人,生於道光25年,紀子修於1922年春二月歿,年七十有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紀子修
  • 出生地:滿洲正白旗人
  • 出生日期:1845
  • 逝世日期:1922
  • :子修
基本信息,個人經歷,

基本信息

紀子修個性直爽,自小喜歡武技,年少時,曾和回教徒王某學習彈腿及花拳,身手矯捷勝過其他師兄弟們。同治4年(1865),紀子修年值弱冠,入清廷護軍營當衛士,當時劉仕俊設教北京,紀子修從雄縣劉仕俊學岳氏散手,「習之九年,技乃大成。」紀子修功夫精到,更會虎縱及過車等功夫。虎縱乃跳躍如虎;過車者,臂能承車。有一天,紀子修在北新倉,有米車經過市街,紀子修臥地以臂當輪,輪過而臂不傷。旁邊圍觀民眾,均驚為天人,稱紀子修之臂為鐵臂,是以「鐵臂紀」之名,不脛而走。

個人經歷

同治6年(1867),紀子修以技擢護軍校,又從楊露禪學太極十三式。勤練不綴,遂將太極拳之綿柔與岳氏散手之剛整匯為一體,剛柔並濟,功夫更上一層,楊季子即言:「故推手發勁,堅實縝密,當之者或如箭之離弦,或如魚之脫網,被擲尋丈以外,如觸電然。既不能抗,亦對能避,蓋熟極而化。神手,其技也。」紀子修既從劉仕俊與楊露禪學技,不僅拳技散手無一不能,更深得大槍術之堂奧:「每當場弄舞,神宇間?持而圓轉如意,見者若忘其持械然。及與敵遇,則制勝於幾微之間,因敵之瑕,以為己利,槍柄略旋,敵械已落,竟測其勁自發。識者,謂得水張槍法之髓。水張者,道光時山東張氏,賣水於北京,槍法無敵,都中習槍者皆其門下,故云。」紀子修之槍法,應直接承自於劉仕俊。紀子修之徒張隆祥、張隆興(張達泉)曾筆記紀子修所傳槍譜,乃是《紀效新書》中的〈長短兵用說篇第十〉、〈長槍總說〉等,可知為劉仕俊所傳槍法。
紀子修後入神機營為技藝教習光緒十七年,奉檄為科布多屬之瑪尼圖拉翰卡倫特侍衛。當時中俄兩國相交,將校之間也時常有所接觸。俄人以其身材高大體壯,認為中國人身材短小,氣力不足,輕視中國武技。當時俄國有一名精於武技的將校,其指力驚人,能隔好幾層衣服戳傷人。有一天,該名將校提出請求要和紀子修比試,以誇示其勇力。紀子修推辭不了,只好與該名將校比試。甫一動手,紀子修一個披肩式即將該名將校打倒在地。該名將校不服,立起仍揉前進擊,紀子修以雙沖式,兩臂下壓,乘其抵抗時擊之,該名將校立即飛起,作拋物線墜落在榻上,頭觸皮幕有聲。經此一打,該名將校欽服紀子修之功夫,並贈槍為紀念,兩人把手言歡,共結友誼。紀子修五年任滿回京。宣統元年,賞戴花翎。民國六年升任參領。
民國五年,紀子修、吳鑒泉、許禹生、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孫祿堂楊少侯等人共組北京體育講習所(後改制為北京體育研究社),提倡研究國術,並與四方高手相互切磋拳技,一時蔚為風氣,從學者甚多,如王新午、陳泮嶺、張廣居、陳芑洲等人,都是北京體育研究社中出來的新一代武術名家。當時各學校多增設拳術一科,紀子修任高等師範學校、醫學專門學校、京師第一中學校、北京體育學校等教授,對學生循循善誘,有教無類,許多學生均樂與學武。
紀子修在北京體育研究社中,雖是年齡最大、功夫最老之前輩高手,但為人好學不倦,知對方功夫精到,必從之學。當時有宋書銘者,年紀大約七十多歲,是袁世凱的幕賓,自稱為宋遠橋的十七世孫,精宋遠橋所傳之太極拳,號為「三世七」,以共三十七式而得名,又名長拳。三世七拳式與太極十三式大同小異,然而趨重單式練習。兩家推手法亦相同,然而楊露禪所傳推手法,重心多移至前足,而宋書銘所傳之推手法,重心多在後足。紀子修、吳鑒泉、許禹生、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諸人聽聞宋書銘精太極拳,多前往拜訪。與宋書銘推手,「皆隨其所指而跌,奔騰於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舉手,輒順其腕與肩,擲至後方尋丈之外。」於是紀子修等人皆叩首拜宋書銘為師。當時紀子修年已七十多歲,與宋書銘年齡相若,亦甘心為宋書銘之弟子。宋書銘惜拳如珍,不欲廣傳,與紀子修等人相約此拳珍秘,切不可傳人。紀子修即說:「予習技,即以傳人。若秘之,寧勿學耳。」足見紀子修坦率大方、不敝帚自珍之胸襟。
紀子修學武若狂,立誓終身不娶。據陳泮嶺先生所言:
紀德老先生,身材瘦小,練的是童子功,不肯和妻子同房,他住的地方,不讓他妻子進來,換洗衣服,都從隔牆丟過去,他的父母曾逼著媳婦架梯進入紀德房間,而紀德跑出來,將他妻子禁閉在裡面,他父母妻子都對他沒有一點辦法,而紀德老先生獻身武術竟是如此犧牲。
由此足見紀子修好武之心,已臻至痴狂,亦為一武痴也。
紀子修除太極拳、岳氏散手之外,又精於形意、八卦等技,此見於陳泮嶺之回憶:
陳先生學成歸來,到紀德老先生他們處去辭行,彼此都有一段濃厚的感情,他們都來送陳先生上火車。紀老先生叮囑陳先生回去還要多下工夫,同時右手微動如形意拳中的馬形,作送客狀。其他人笑著說:「紀老師送你的禮了。」陳先生當時並無感覺,回河南後才覺疼痛,過三日後才消失,可見老一輩人他們的工夫了。陳先生除向紀德老先生討教形意、八卦、太極之外,岳氏連拳,乃紀德老先生所傳。
紀子修沒有家室之累,一身功夫都全數傳授其弟子。可惜多數功夫精到者都先於紀子修過世,惟有幾名弟子傳其拳術,如陳泮嶺、張達泉、楊敞等輩。而其岳氏散手之技,當時北平多文人,尊太極拳之柔和,而憚忌岳氏散手之艱苦,故習之者少,少有人完全練全。紀子修之兄紀緒(紀二)亦為劉仕俊門下高徒,為正陽門門領,功夫亦頗得劉仕俊之真傳。然而紀緒個性孤介,不樂與人,故無所傳技者。
紀子修於民國十一年春二月歿,年七十有七,一代高手,就此長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