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凌空勁

關於凌空勁,只在楊式太極拳中聽說,而陳式卻沒有此一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極拳凌空勁
  • 出處:楊式太極拳
  • 傳奇:藝折宋書銘
  • 著作:宋氏太極拳譜
太極拳凌空勁,太極傳奇,

太極拳凌空勁

對此,估計有兩種可能存在,一是楊式在繼承陳式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發展和突破,凌空勁是楊家獨創;二是楊家在誆騙。因為到目前為止,好象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沒見過有發凌空勁的拳手。不過距蕭維佳先生所述凌空勁還是有的。不過現已無可考。太極拳能家喻戶曉,楊氏父子功不可沒。因而不論是技擊技術還是武林思想,還是以博大示人方可傳承百代。

太極傳奇

太極傳奇--楊少侯“凌空勁”藝折宋書銘
宋書銘何許人也?今人知者不多。他就是《宋氏太極拳譜》的傳人,是頗有爭議的《宋氏太極功源流支派論》作者、明代太極拳家宋遠橋的後代,以“太極拳三十七式”稱著。關於宋書銘的太極拳水平之高,太極拳家許禹生、吳圖南的著作都有記載,文字不多,錄之如下:
許禹生著《太極拳勢圖解》(1921年版)中記載:有宋書銘者,自雲宋遠橋後,久客項城幕,精易理,善太極拳術,頗有所發明,與余素善,日夕過從,獲益匪鮮。本社教員紀子修、吳[釒監]泉、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等多受業焉。
吳圖南在《太極拳之研究》(1984年香港商務扳)註解中記載:宋書銘為袁世凱手下的一個機要秘書,自言為宋遠橋的十七世孫,精研易理,擅太極拳,其拳式名三世七,以共有三十七式而名之,又名長拳,與太極拳十三勢名目大同小異。其時太極拳諸名家,如紀子修、吳[釒監]泉、許禹生、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及吳圖南偕相拜訪宋氏,與宋推手,多莫能自持。
當時是民國初年,太極拳家許禹生在北京創辦體育社,聘請楊少侯、楊澄甫、吳[釒監]泉、紀子修、劉恩綬、劉彩臣等人為教員。這些人都非等閒之輩,如楊少侯、楊澄甫為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祿禪之孫、楊健候之子;吳[釒監]泉為吳式太極拳創始人吳全佑之子;劉恩綬、劉彩臣皆為吳全佑之徒。
據先師吳圖南先生講述:宣統末年(1911),吳圖南從友人處得到《宋氏太極功源流支派論》署名宋遠橋的傳抄本。後來吳[釒監]泉、楊少侯、紀子修、許禹生都抄了一份。當時,許禹生有個朋友,叫宋書銘,在袁世凱處當幕僚,也會練太極拳,稱作“三世七”,是祖傳的,他自稱宋遠橋是他的遠祖。於是,體育社的許多教員都隨許禹生去訪宋書銘,同去的有紀子修、吳[釒監]泉、劉恩綬、劉彩臣、姜殿臣、吳圖南等人。到宋書銘住所之後,宋很客氣地接待大家。吳圖南告訴宋,說他從朋友處得到一個《宋氏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抄本。宋聽說之後,馬上到內室,也找出一本家傳《宋遠橋太極功源流支派論》抄本,拿給大家看。兩者除了名目略有不同外,內容完全相同。後來,宋書銘應大家的請求,表演了“三世七”太極拳,和現在的太極拳大同小異,沒什麼使人意外的。接著許禹生與宋書銘表演了推手。只見:一搭手,許就不自在,處處受制,歪歪扭扭,不能自持。大家看,宋推手的路子不同,一般人推手,都喜歡用兩隻手掌壓住對方雙臂,宋則不同,兩手臂專在對方雙掌之下,用手背和胳膊外側與人接觸。他們表演完畢,其他人多有不服氣的表現。因為,這一行人都是當時京師太極拳之翹首。然而,一搭手,不得了,竟然都和許禹生差不多,沒有一個人是宋書銘的對手。其中最慘的要算紀子修了,紀早先是練岳家散手的,很硬梆,後來從凌山學太極拳,凌山是楊祿禪的徒弟,以剛發著稱,所以,紀子修就剛上加硬。他看到其他人柔化對付不了宋,他一搭手就是硬的,雙手掌死死壓在宋的雙臂之上。孰不知,這恰對了宋書銘的胃口,眼看紀要把宋壓垮,紀猛一用力,打算把宋擊翻在地,就聽“嘭”地一聲,紀就似斷了線的風箏,倒飛出去,跌倒在地。切磋之後,眾人紛紛向宋請教。宋書銘把珍藏的祖傳《宋氏太極拳譜》抄本贈送給眾人。這些人多是吳氏太極拳家,所以《宋譜》就被吳氏太極拳吸收,以後成了吳氏太極拳的經典。《宋譜》的內容究竟是些什麼呢?何以如此厲害。這就是許宣平《十六關要論》等經典,其中講到“渾噩於身,全體發之於毛。”太極拳的功夫有五乘,曰:骨、筋、皮、毛、氣。歌曰:
磕格碰撞是骨打;
全身五弓為筋發。
皮打抖彈震死牛;
毛髮松彈手三陽;
陰陽互感通天下。
宋書銘,所以手臂放在對方手臂之下,他打的是手三陽經,皆在手臂外側,即汗毛的一側,故有“毛髮”之稱。然而,這是太極拳的第四乘功夫,下面我們就要講個太極拳第五乘功夫的故事。
宋書銘與太極拳名家推手的事立即驚震京師,訪者日眾,多被宋婉謝。一天,楊氏太極拳宗師楊少侯攜徒東潤芳、尤志學、烏拉布(吳圖南)、馬潤芝,來到宋書銘住所拜訪。少侯先生是當時京師太極拳第一人,其技藝之高、名氣之大勝過楊澄甫,他的太極拳得班侯的親傳,兒時得乃祖祿禪教授,功夫極佳。宋聞聽少侯來訪,親自迎出門外。把少侯一行讓到室內,寒暄過後,少侯表明切磋拳藝的來意。宋書銘對少侯久已聞名,能與少侯接手,就是一份殊榮,何況登門造訪。當即到室外,接手。宋與少侯一搭手,竟然空如無物,就感到遇著對手了。少侯也覺得宋的全身沒有實處。兩人似乎靜止,少有動作。只見少侯像是在練氣功,頭懸、身正、氣沉、體舒;宋則相反,運功、提氣,不敢稍有鬆懈。突然,少侯抬手,一拉一放,就見宋書銘像被風颳跑了一般,倒出三丈開外,連退數十步,才慢慢停下來。過了一會,連聲說:“好厲害的‘凌空勁’,我領教了。”接著詠歌訣一首:
無形無象,全身透空,應物自然,西山懸磬,虎吼猿鳴,泉清河靜,翻江播海,盡性立命。
故事講完了。太極拳的高級境界是什麼?為什麼達不到?要找答案?吳圖南大師告訴您,其病在:
體不松而用招;招不熟而言勁;勁不懂而鍊氣;氣不感焉得通天下。
關於“凌空勁”吳圖南先生有《凌空勁》歌一首,如下:
凌空勁歌
祿禪、班侯、夢祥間,三世心傳凌空難。
我今道破其中秘,洞徹全豹反掌間。
只因傳功皆口授,未嘗公開告世人。
且幸恩師多倚重,教我其中步驟全。
如今說明其中義,節省時間又便傳。
先須琢勁練到手,再練盪勁不費難。
透空諸勁都學會,哼哈運氣亦練全。
彼此呼吸成一體,牽動往來得自然。
此時再學凌空勁,堅持功夫一二年。
手舞足蹈隨心意,至此方叫功夫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