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填海(天津站穹頂油畫)

精衛填海(天津站穹頂油畫)

《精衛填海》,是一副直徑40米、高21米,中間由10根石柱圍成的600平方米圓拱形穹頂油畫。位於天津站南站房進站大廳的穹頂上,1988年由中國美術協會副主席、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秦征和其五位學生王玉琦、吳恩海、馬元、王小傑、高冬,聯合繪製。

基本介紹

傳說,由來,繪製和保護,

傳說

精衛填海原是《山海經》記敘的一則故事,記述的是在中國上古時期北方有一座叫發鳩山。樹上有一隻。它的名字叫精衛。原來精衛是炎帝寵愛的女兒,名字叫女娃。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死了以後,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也叫“冤禽”)。精衛鳥嘴白腳紅,頭上有花紋,經常發出“精衛”、“精衛”的叫聲,好像在呼喊著自己的名字。她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有人認為這裡反映了古代人民同自然進行抗爭的思想。

由來

1987年4月,天津站工程興建,原設計的穹頂為滿天星,中央是一盞鎏金大吊燈,為此還特別向國家申請了2公斤黃金。1988年春,時任天津市市長李瑞環在赴義大利考察時看到羅馬西斯廷教堂上由米開朗基羅創作的著名穹頂畫《創世紀》之後,當即決定修改方案,在正在興建的天津站穹頂上創作正規的寫實油畫。此後,由秦征創作方案提出的《精衛填海》被選中。
面向海河廣場的天津站南站房面向海河廣場的天津站南站房
而天津曾為黃河故道,退海之地,海河下游經滄海桑田的演變。相傳天津之地,便是由精衛填海而得來之地。

繪製和保護

《精衛填海》的繪製工作從1988年5月開始。秦征和他的五個學生王玉琦、吳恩海、馬園、王小傑、高冬,每天在20多米高的腳手架上工作。首先,他們在穹頂本身的玻璃纖維構造上交錯裱上三層粗麻布,再刷上油底子作為畫布的基礎。之後,他們把積木盒子摞高,將10多把帆布躺椅擺到人與畫面幾乎平行的穹頂最高處,然後躺在躺椅上進行創作。在畫面構圖上,畫家突破西洋油畫的透視原理,讓海、天、雲、鳥與眾多女神的後代,沿著一個圓形宇宙飛旋,創造出一個虛實相間,人神合一的空靈飄渺的神話世界。此外,為了保護畫作,施工人員將冷光燈放在穹頂一周的燈槽里,還特別增加了一倍的防水層,由原來的兩層防水加固到了現在的4層防水,而且天津站被定為永久無煙站也是基於對壁畫的保護。西班牙艾爾波斯可少年合唱團的1995年的專輯《天使》便是以天津站這幅穹頂壁畫為封面的。
艾爾波斯可少年合唱團的專輯《天使》封面艾爾波斯可少年合唱團的專輯《天使》封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