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性溫,味辛,氣芳香,微苦。根呈圓錐形,長10~20cm,直徑2~2.5cm。表面灰棕色,有橫向突起的皮孔,頂端有凹陷的莖痕。質硬,斷面白色,粉性足,皮部密布棕色油點。

功能主治:祛風濕,活血排膿,生肌止痛。用於頭痛、牙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皮膚瘙癢。

白芷還有美容功效,挑選大而色純白無霉跡的白芷,取其根部,碾為極細末,摻入到一小瓶普通護膚品中,充分攪拌和勻,堅持使用,有一定的增白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芷的功效與作用
  • 性味:性溫,味辛,氣芳香,微苦
  • 長度:10~20cm
  • 直徑:2~2.5cm
白芷分類,處方名,

白芷分類

白芷,柱白芷或雲南牛防風,川白芷,香棒,茞。
白芷-畫圖【商品名】杭白芷,又名浙白芷、香白芷。為產於浙江者。
川白芷,又名庫頁白芷。為產於四川者。
祁白芷,又名興安白芷,為產於河北安國,定縣者。
禹白芷:又名會白芷。為產於河南禹州長葛者。
亳白芷:又名白芷,為產於安徽亳州

處方名

白芷,香白芷。hh植物形態
自然生長的白芷①興安白芷,又名:達烏里當歸,走馬芹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2.5米。根粗大,直生,有時有數條支根。莖粗大,近於圓柱形,基部粗約5~9厘米,中空,通常呈紫紅色,基部光滑無毛,近花序處有短柔毛。莖下部的葉大;葉柄長,墓部擴大呈鞘狀,抱莖;葉為2~3回羽狀分裂,最終裂片卵形至長卵形,長2~6厘米,寬1~3厘米,先端銳尖,邊緣有尖銳的重鋸齒,基部下延成小柄;莖上部的葉較小,葉柄全部擴大成卵狀的葉鞘,葉片兩面均無毛,僅葉脈上有短柔毛.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腋生,總花梗長10~30厘米;總苞缺如或呈1~2片膨大的鞘狀苞片,小總苞14~16片,狹披針形,比花梗長或等長;花萼缺如;花瓣5,白色,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向內彎曲;雄蕊5,花絲細長伸出於花瓣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2,短,基部黃白色或白色。雙懸果扁平橢圓形或近於圓形,分果具5果棱,側棱成翅狀。花期6~7月。果期7~9月。多生於河岸、溪邊,以及沿海的叢林礫岩上。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栽培於四川、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山西等地。
本植物野生種的根,在東北作獨活用,商品稱香大活,參見獨活條。
白芷花②川白芷,又名:異形當歸。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直生,下面有數條支根。莖直立,圓柱形,中空,表面有細棱。葉互生;莖下部的葉2~3回3出式羽狀全裂,最終裂片長卵形至披針形;葉柄鞘狀,抱莖;莖上部的葉片逐漸簡化成廣闊膨大的葉鞘;葉邊緣有不規則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灰白色至淡綠色,兩面均無毛,僅葉脈上有短剛毛,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花梗長15~20厘米;總值缺,小總苞數枚,狹披針形至線形,較小傘梗為長;花萼不明顯;花瓣5,白色,廣卵形至類圓形,先端微凹,中央有一小舌片向內折曲;雄蕊5,花葯橢圓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2。雙懸果長橢圓形,分果右明顯的5棱,側棱有較木質化的翅。花期5~6月。果期6~7月。生長於山地林緣。分布黑龍江、吉林、遼寧。栽培於四川、山東等地。
杭白芷,又名:浙白芷、台灣當歸。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圓錐形,具4棱。莖直徑4~7厘米,莖和葉鞘均為黃綠色。葉互生;莖下部葉大,葉柄長,基部鞘狀抱莖,2~3回羽狀分裂,深裂或全裂,最終裂片闊卵形至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尖,邊緣密生尖銳重鋸齒,基部下延成柄,無毛或脈上有毛;莖中部葉小;上部的葉幾僅存卵形囊狀的葉鞘,小總苞片長約5毫米,通常比小傘梗短;復傘形花序密生短柔毛;花萼缺如;花瓣黃綠色;雄蕊5,花絲比花瓣長1.5~2倍;花柱基部綠黃色或黃色。雙懸果被疏毛。花期5~6月。果期7~9月。分布浙江、台灣等地。浙江、江蘇有栽培。
④雲南牛防風,又名:滇白芷、粗糙獨活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粗糙的刺毛。主根紡錘形。莖下部葉具柄,柄長2~4厘米,基部有寬闊葉鞘,葉片2回羽狀深裂,長5~20厘米,寬5~7厘米,裂片寬卵形至長橢圓形,長2.5~5厘米,上面深綠色,粗糙細皺,下面淺綠色,邊緣具不等齒牙;莖上部葉與莖下部葉相似。復傘形花序頂生和側生;傘梗13~20;總苞缺或有1~3枚,線狀披針形;小總苞片4~5,線形;花2型,邊緣花較大,不整齊,中心花近於整齊;萼齒5,線狀三角形;花瓣5,白色,先端2裂;雄蕊5;子房近於無毛。雙懸果倒卵形或卵形,長7~8毫米,分果具5條細棱。花期5~7月。果期8~10月。分布雲南、四川。雲南有栽培。
滇白芷為植物雲南牛防風的乾燥根。直徑0.2~1.5厘米,分枝或不分枝,下部細。外表棕黃色,多深縱紋,時有支根痕,上部有橫皺紋。質脆。斷麵皮部類白色,散有棕色油點及裂隙,形成層不明顯,木質部淡黃色,占全徑1/3。商品多已切成厚約1厘米以下的厚片。氣芳香,味辣而苦。主產雲南。
異歐前胡素(isoimperatorin)、歐前胡素(imperatorin)、佛手柑內酯(bergapten)、珊瑚菜素(phellopterin)、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等。
[炮製]揀去雜質,用水洗淨,浸泡,撈出潤透,略哂至外皮無滑膩感時,再悶潤後,切片乾燥。①《雷公炮炙論》:採得白芷後,刮削上皮,細銼,用黃精亦細銼,以竹刀切,二味等分,蒸一伏時後出,於日中曬乾,去黃精用之。②《綱目》:今人采(白芷)根洗甜寸截,以石灰拌勻曬收,為其易蛀並欲色白也。
入藥微焙。
[性味]辛,溫。
①《本經》:辛,溫。
②《別錄》:無毒。
③《滇南本草》:性溫,味辛微甘。
④《藥物圖考》:有小毒,臭香,味辛。
[歸經]入肺、脾、胃經。為陽明經引經藥。
①《珍珠囊》:足陽明胃、手陽明大腸、手太陰肺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胃三經。
③《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大腸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