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丘(建築師)

米丘(建築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米丘,建築師、藝術家。米丘的創作實踐涵蓋了包括藝術、建築、環境及景觀設計等多個領域,他提出了“ArTech”概念,旨在運用藝術與技術的綜合方式推動現代藝術理念,以此應對快速變化的中國社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60年
  • 職業:建築師、藝術家
  • 畢業院校:同濟大學建築系
  • 主要成就:2000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人物之一
    2005年度 "LONGINES"大師獎
    2006年度 西班牙" Inspiration and Design"獎
  • 代表作品:1998 年深圳華僑城生態公園 
個人簡介,職業生涯,主要作品,作品特點,宣布婚期,

個人簡介

米丘,建築師、藝術家。1960年生於上海,1982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建築系。1982年至1987年,米丘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參與24個歷史文化名城的規劃和重建。1987年米丘移居歐洲,並舉辦了多個藝術展覽,他進行了名為“傳真行為”的行為藝術,此外,還推動實施了“歐中文化交流計畫”。1996年米丘回到上海成立了米丘工作室。1999年他在上海中國人壽保險大廈深圳華僑城等地創作了以“幸福生存”為主題的作品。2000年米丘在深圳大梅沙實施了 “WISH2000藝術計畫”,並在美國紐約實施互動。2000年6月,他的不鏽鋼雕塑作品《幸福的三月》呈現在北京東方廣場前,被認為是“飄”一代的象徵。他的工作室完成的 “米丘工作室”、“陶家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四明公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評審會創新獎。米丘還獲得了2006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藝術及建築傑出貢獻獎”。此後,米丘接到奇維達萊市中心廢棄水泥廠改造規劃的正式邀請。 近期,米丘進行的設計包括同里“千一世界”、麗江瀘沽湖女兒國”等項目。2008年青島國際啤酒城項目文化總策劃,2010年上海世博會33個廣場及“通往世博的捷運”總策劃及規劃。
米丘米丘
藝術與環境的結合形成了米丘獨特的空間概念,他在上海成立的工作室進行了30多項藝術交流項目,而近期將繪畫、雕塑、建築、多媒體融於一體的"願望2000"藝術計畫則被稱為創造深圳新文化的開始。"願望2000"藝術計畫於2000年在美國紐約實施互動。他的具有象徵意義的"羽翼"成為了他個人的藝術形象。2000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人物之一。2004年度 時代周報"時代品味文化人"。2005年度 現代傳播"白金人物"。2005年度 "LONGINES"大師獎。2005 年"米丘工作室"、"陶家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2005 年"四明公所"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評審會創新獎。2006年度 西班牙" Inspiration and Design"獎。

職業生涯

藝術家
從1982年到1987年,北京對米丘的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建築專業方面。他的個人攝影展和抽象水墨畫展也同時舉行。1985年,他甚至一個人禪坐一天,玩起了行為藝術。深入廣西、貴州等貧困山區的生活與出入政府上層機構參與規劃的實踐像火鍋冰啤一齊刺激著他的胃。他兼收並蓄,不捨不棄,身在建設部公幹5年,心卻在各種藝術門類之間跳躍,"一個都不能少"。米丘認為,圈子藝術家是可怕的,把藝術隔離為與社會不同步的東西,導致了90年代中國藝術的張力和影響力的嚴重收縮。青年時期的趣味一脈相承了下來。10年之後的1997年,作家余秋雨寫了一篇《歡迎米丘》的文章說:"歡迎米丘,也就是歡迎他的文化態度。我認為,米丘的文化態度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從對抗走向對話。他不接受一切粘滯的歸屬,把自己的活動範圍開拓得很廣,現代油畫、抽象水墨、表演藝術、行為藝術、文化策劃、藝術管理,一一介入。他軟化、甚至取消了其間的種種界限,因此也就軟化、甚至取消了對抗。"
米丘和飄米丘和飄
中西合璧,藝商兼通
1987年,米丘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去了歐洲。 在英國、法國、瑞典挪威轉了一圈後,米丘選擇了挪威,他喜歡北歐人對土地、對自然的淳樸感情。
中國人喜歡在歐洲的chinatown抱成一團其樂融融,但米丘寧可孤獨。他住在奧斯陸的"高尚住宅區",借來大量英語原版奧斯卡獲獎影片的錄像帶學英語,有意識地鑽進沒有華人的西方圈子裡,幾星期幾個月不講一句中文,以此逼迫自己用外語思維。以後環境改善了,他在不同地方設立畫室,有自己的助手,有專業攝影師對他的創作不斷地記錄,他的秘書能使用四國語言,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及日常朋友中很少有中國人。究其原因,米丘不過是想"在西言西",達成對西方文化的真正了解。
他舉辦的個人展覽和作品的行為藝術在不同的國家引起了轟動,他的肖像與其他七位挪威最有名的藝術家並列,印製成400萬份火花在歐洲出售。
米丘在歐洲的得意之作有兩個,一是"傳真行為"行為藝術,二是"歐洲·中國文化交流計畫"。前者是他最成功的行為藝術作品,而後者令米丘回到闊別8年的中國,並在一個時期內頻頻成為歐洲雜誌的封面人物
米丘工作中米丘工作中
1993年,配合12月1日世界愛滋病日,米丘事前向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發寄信函,要求圍繞愛滋病的主題在規定的時間內返回傳真。那幾天,展覽廳里的傳真機簡直像一個有生命的肌體,嗒撻嗒撻地響個不停,一百多個國家的不同文字在同一時間討論著愛滋病這個世界性的主題,參與者有國家總統、藝術家、400多名愛滋病患者、公司職員、宗教人士及少年兒童;傳真內容包括繪畫、詩歌和文章。然後米丘將這些傳真全部印刷成紅色,在皇宮與市政大廳之間鋪成一道長148米、寬4.8米的大型"血道",旁邊就是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發廣場。恰好那天下雨,血道泛出了紅光,反射到眾多參觀者的臉上,米丘感到了生者與死者之間的交流,藝術對話的目的達到了。
同年,米丘創立歐·中文化交流計畫(ECCEP),任首席執行人,他依託的機構是作為歐洲最重要的藝術中心之一的海涅·昂斯塔藝術中心。一年之內,米丘就搞了十幾個項目。1996年,他在歐洲舉辦的"中國藝術五千年"展覽,以中國大陸14個大型博物館的200件國家級文物串起中國歷史的脈絡,向歐洲人展示中國無比輝煌的古代藝術。他的設計主題是空氣、石頭和土,僅是土的主題,便從黃河運來了36噸黃土(米丘當年36歲)在展廳鋪墊,鋪了將近3000平方米,埋進60個無熱能的纖維燈柱,義大利花崗岩做成兩條通道,金縷玉衣懸浮空中,使展覽本身成為一件精心設計的藝術品。觀者無不震撼,甚至流淚。這實在是前所未有的展覽方法!配合這個展覽,還舉辦了一系列有關中國的文化活動,梅蘭芳劇團的演出、上海芭蕾舞團的演出、瓷器討論會、國際文化和健康研討會、大型中國和世界的學術討論都獲得成功。
來自中國,了解西方,既懂藝術,又識市場,且處於一個對藝術界深具影響力的職位--這種組合在當時乃至今天的中國藝術家中,也僅米丘一人而已。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在9月6日開幕的"2006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上,觀眾們驚艷於一座730平方米的江南小鎮─這一次把江蘇水鄉同里"複製"到水城威尼斯的,是上海的建築藝術大師米丘。屆時,觀眾可以乘船從河上直接抵達展廳的門口。
寧波老外灘寧波老外灘
為了把同里古鎮"運"到千山萬水之外的威尼斯,米丘此次動用了兩隻貨櫃,而主題為"建構宣言"參展作品,由"碑","古鎮印象","百寶箱","耕樂堂","生命之輪","冥思者","古鎮記憶"及"理想建構"這八件作品構成,零感和素材全部取自於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的同里古鎮。其中的"同里鎮耕樂堂木建構模型",更是按照始建於明代,占地6畝4分,現存三進四十一間的"耕樂堂"實物以純樟木1比1複製而成。
更為震撼的是,"古鎮記憶"這個部份,將會以展覽現場一個三米乘四米,深度為一米,並且波光蕩漾的水池為"銀幕",把事先拍攝的同里古建築影像直接投映到這個"水幕"之上。
以同里為素材的整組作品,將通過影像,聽覺,嗅覺等藝術手段組合形態,給人以完整的思考感受。米丘表示,作品表達的是"過去,當下與未來的延續性,重新樹立'建構'概念,對中國和西方城市建設和建築進行反思,強調歷史文脈的延續性與建構的重要性,通過對歷史,文化,生態,經濟,社會資源的全方位的整合,展示文化理想,建構合理秩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終極目的。"
幸福生存
米丘在歐洲有幾年過著很孤獨的生活,但感覺內心在呼吸。他回憶起1996年秋天的一個下午,四五點鐘的陽光中,倫敦白金漢宮所具有的質感、材料、光線都美輪美奐得令他感動得掉淚。其實他看到的只是局部。多少年過去了,建築師們留下的是依然年輕的建築。
還是這年秋天,米丘去了上海崇明島,那裡有很多從外面買來的服役過期的舊船。船廠將舊船上的設備拆下來賣掉,再將船體鋼材切下來賣。他們不是在船塢里拆船,而是讓船直接沖岸,然後像受傷的巨獸一樣倒下;幾百名工人接著上船切割船體,不是有序有組織地切割,而是任意地用各種最簡單最快捷的方法在肢解大船。米丘目睹了這一切,眼看著舊船沖岸掀起的巨浪拍死好多人,眼看著一艘船的"死亡"。他在那裡呆了很多天,受到極大的心靈震撼,旅歐9年有秩序的生活被打亂了。在這種非常不文明的行為的強暴下,所有的鋼板都扭曲了,所有的發動機都割裂了,他感覺到船也是有生命、有經歷、有故事的。船廠經歷於米丘是一次精神事件,延續了他對幸福生存的思考,以及對"飛"的意象的表現。
飄-1飄-1
大概在1994年的時候米丘就在考慮藝術家與社會的關係,由此產生了"幸福生存"的主題。人的生活本身應該是幸福的。但幸福建立在哪裡?歷史?獨立性?自由?依賴?幸福不是依賴,它是獨立的自己建立起來的。幸福並不需要額外的東西,而是內心的一種平衡。他有不少朋友都結過不止一次婚,生活都比以前好了,地位也比以前膨脹了,但是,他們仍然覺得不幸福。
米丘經常看但丁的《神曲》,一段一段地讀但丁,裡面描述的烏托邦建築是一個絕對藝術化的過程。建築是一個很具神秘性的東西。作為一種對話和尋求平衡的空間,建築所承載的人文色彩、宗教色彩和理想色彩很重。我們引以為傲的、受到啟示的始終是一個理想化的東西,即非功能化的建築。如同他學建築卻關注建築的審美價值,米丘開始提煉可以承載幸福生存主題的藝術造型。
小時候,飛的意象就經常出現在米丘的夢中。現在,他有了"翅膀"。從1999年至今,他創作了13件有"翅膀"的作品--幸福的,哀傷的,希冀的,休閒的,飛翔的,靜止的……米丘說,翅膀也是有生命的、特有人性的東西,他能令它變幻出上百種表情,就像手勢的表達一樣。翅膀跟米丘個人的現實狀態特別吻合,而被社會和公眾契合與認同只是一種偶然。

主要作品

1998 年深圳華僑城生態公園 1998 年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上海總部;
1999 年 "願望2000藝術計畫"實施及大梅沙海濱區規劃設計與景觀設計;
2000年矗立在北京東方廣場上的《幸福的三月》(又名《飄》),成為北京長安街標誌性作品;
2001年嘉興"新水城計畫"生態景觀規劃;
2002年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米丘雕塑公園;
飄-3飄-3
2003年北京2008年奧運會總部"南新倉"環境規劃與修建;
2003年上海萬科藍山藝術中心落成;
2003年上海萬科假日風景景觀設計;
2004 年黃山風景區總體規劃;
2004年雲南撫仙湖東協國際時尚中心;
2005年上海陶家宅景觀及室內設計;
2005 年中國農業大學環境景觀及雕塑;
2005年La Coste年度文化形象定位及設計。

作品特點

米丘屬於飄一代。在他看來,"飄"這個字眼就像"新銳"一樣,具有某種穿透力的理念,包涵未來和目前兩種概念。經過歐洲9年獨立思考的寧靜的生活,他對"飄"所代表的價值觀完全可以認同。他的"翅膀"不僅僅是個人化的藝術標籤,更契合了"飄一代"的價值觀,成為"飄一代"自由而輕鬆的生存狀態的象徵。
工作中工作中
在米丘的作品裡面,未來的元素比過去的元素要多。雖然因為行業的關係,他跟新人類們接觸得很少。米丘的朋友如包裝柏林大廈的大地藝術家克里斯多夫,屬於藝術上極其聰明、純粹、完整的一類。米丘看重藝術上的完整。在他眼中,弘一法師李叔同就很完整,很綜合,在某種程度上是飄的意識,玩藝術玩物質玩人生都很輕鬆。
丘長發飄飄地在各種藝術與技術的門類里、各種地域文化的生活里自由出入。他很樂意嘗試新的材料、新的藝術載體、新的對話方式,當然也不拒絕在奧斯陸、紐約、北京、上海或任何一處生活。他的護照比別人厚幾倍,很多張加頁都被世界各國的簽證和出入境章占滿,以致要一再加頁,由此甚至在入關時被懷疑成間諜。他擁有歐洲的居留權,但最不捨的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他的腕錶上同時並存著北京和倫敦的東西半球時間。他既能穿著一身顏料的工裝在雕塑的腳手架上爬上爬下乾十幾個鐘頭的活,又能在葡萄美酒夜光杯的PARTY上高談藝術。他認同的婚姻是絕對密切的朋友關係。他是一個寬容的完美主義者。像極了他作品中變化多端、能表情達意的翅膀,米丘在"飄"的生活中進入"特狀態的一種感覺"。
成功的作品也是成功的商品 米丘有商業頭腦,但並非對商業來者不拒。 因為做過建築師、做過城市規劃、涉及過眾多藝術行為的個人背景及興趣,他做得比繪畫家、裝置藝術家、雕塑家、建築師們都更綜合、更市場化。在中國城市建設與傳統割裂的現狀下,米丘感覺到環境藝術將形成需求,市場將很快到來。1996年至1998年三年間,他雖然設立了現代藝術工作室,但在國內幾乎什麼項目都沒做,或者說他起碼沒有收了錢而做一些不適合自己風格的東西。因為當時的市場令他無法接受。一是環境藝術輕易被合作者曲解和改變,二是出價沒有符合自己的標準。米丘覺得這不是出於傲慢的態度,而是作為有社會責任感和良心的藝術家的一個基本的要求。環境藝術重要的是產生"對話",關注社會的同時被社會關注。
飄-2飄-2
"翅膀"在米丘的藝術世界盤旋,他尋求著環境藝術在中國自由"落地"的機會。國內最優秀的企業開始接受米丘的環境藝術,並且幾乎100%尊重他的創作。1999年,米丘自認為至少有3件作品100%達到了自己的要求:深圳華僑城的生存大道;上海寧壽大廈環境藝術造型;世界黃金協會的《生命之骰》--這三件作品都以"幸福·生存"為表現主題。中國人壽上海公司說,建了那么多的房子,還從來沒有米丘這一件作品所產生的效應大。深圳華僑城準備再讓米丘建一個生態公園。《生命之骰》令米丘獲得千禧黃金工藝品名師稱號,作品原件將於7月拍賣,其後米丘仍擁有它的著作權。
1999年末,深圳市鹽田區政府在國內第一次以政府的名義支持米丘的"現代主義"及環境藝術。這就是深圳大梅沙"WISH2000藝術計畫",它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的、構成最綜合的環境藝術作品,由願望塔、雕塑群、多媒體裝置和網站行為藝術四部分組成。在深圳這個歷史單薄得無人說得出"大梅沙"名字由來的城市,米丘的環境藝術志在參與創造深圳新文化。
2000年6月,北京東方廣場前,高5米、寬4.8米的《幸福的三月》(又名《飄》)不鏽鋼雕塑成為北京最具現代藝術感的公共藝術之一。米丘說,那是中性的人體,在享受自由。
為了環境藝術,今天的米丘奔波於深圳、上海、北京、紐約與歐洲,並樂此不疲。"WISH2000藝術計畫"同時在紐約進行,他今年已經在那裡做了20個雕塑,正在選擇第三個國家實施此項計畫,以祝願全世界的人們在新千年幸福生存
關於自己創作的環境藝術主題,米丘寫有一首詩:幸福,人類世代尋求的希望/飛翔,從來就是希望的偶像/在充滿驟變和挑戰的境地/歷史和未來的無限/技術和藝術的永恆幻想/是光和光的燦爛反射--成為和諧的萬能元素/一個寧靜的世界又再呈現。2000年,又將有數百翅膀在世界和中國更多的城市飛翔。
寧波老外灘寧波老外灘

宣布婚期

2012年11月19日是舒高的生日,新周刊執行總編、畫家韓湘寧、新周刊創辦人孫冕等多名舒高與男友米丘的好友在新浪微博中透露兩人於當晚突然宣布結婚。舒高男友藝術家米丘來頭不小,他的創作實踐涵蓋了藝術、建築、環境及景觀設計等多個領域,提出了“ArTech”概念,參與過中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和44個國家級風景區規劃和重建。
收藏家余德耀的助理今梅在微博中透露經過13年的愛情長跑,米丘終於在女友生日當天跪地求婚,完成人生大事,在場所有朋友都感動了。雲南雲美旅行社總經理普明透露被求婚的舒高一直淚奔。畫家韓湘寧更在新浪部落格中曬出當天多位名流聚會的盛況,孫楠也有參加,舒高則玩得興致勃勃
米丘(建築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