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箸文化

筷箸文化

筷子是中國的獨特餐具,它是東方文明的象徵,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我們偉大祖先以箸進食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當然由於史料的有限,三千年的歷史僅為保守估計,至今為止,中華箸文化的起源年代誰也無法說清,現在關於箸的起源的說法都是根據專家的推證和旁證得出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筷箸文化
  • 外文名:Chopsticks chopsticks culture
概念解讀,筷箸其名,筷箸其材,筷箸其形,筷箸其意,擬定申遺,申遺保護,其中含義,歷史悠久,意義深遠,

概念解讀

筷子是中國的獨特餐具,它是東方文明的象徵,是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我們偉大祖先以箸進食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當然由於史料的有限,三千年的歷史僅為保守估計,至今為止,中華箸文化的起源年代誰也無法說清,關於箸的起源的說法都是根據專家的推證和旁證得出的。
筷箸文化
考古發現最早的箸出於安陽殷墟商代晚期墓葬中,文獻中曾記載商紂王製作使用精美象牙箸。《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亦云:“紂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御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紂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國公元前1144年前後,也就是說我國在三千一百多年前已出現精製的象牙箸。雖然古籍中說紂王乃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但它並非是中國用箸至第一人,筷箸的產生應當早於殷商若干年。

筷箸其名

筷子有很多種名稱,先秦時期稱為“挾”,商紂時期稱為“箸”,隋唐時期稱為“箸”或“筯”,宋元明清皆稱“箸”。其間從明代開始,由於“箸”與“住”諧音,故改“箸”為“快兒”。

筷箸其材

《禮記.曲禮》中記載:“羹之有菜用挾,其無菜者不用挾。”鄭玄註:“挾,猶箸也。”中國古代原始社會,人以手抓食,新石器時代,大多採用蒸煮法,以箸挾取菜葉,而食粥用上匕(在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匕匙)。匕匙早於箸產生,由於人類智慧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當匕匙的使用不能滿足烹飪文化的發展時,遂產生箸。之後隨著夏商的發展,箸也不斷演化,從木箸、竹箸到滿足貴族需要所產生的象牙箸,材質從簡單到複雜。早期的筷箸類似於木棍,商周時期出現青銅製品,漢代則流行竹木材質,以漆塗之,甚為精美。隋唐時出現了金銀製作的筷箸,一直沿用到明清。迄今為止我國出土最早的銀箸是隋代的,由於銅氧化會產生銅腥氣,鐵氧化會生鏽,影響進餐效果,於是鐵箸銅箸漸漸為銀箸所替代,這是銀箸出現的原因之一。唐代我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達到高峰,這在筷箸文化上也有所反映,唐朝盛世飲宴之風風靡長安,美味佳肴豐富了,箸匙等餐具也向金銀豪華方面發展,這也應了《墨子》中的一句話:“食必常飽,然後求美。”這一時期出土的銀箸不但數量多,箸也長,但多為達宮貴族及士大夫階層所喜愛。宋遼夏元也有不少筷箸出土,質地多為銀制和銅鑄。明清時期筷箸的材質在已有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宮廷用箸用盡匠心,有的甚至成為高雅的工藝品

筷箸其形

早期的筷箸為首粗足細的圓柱形進食器具,春秋時代的箸,多為上下一般粗細的圓柱體。唐代的筷箸較長,宋遼夏元時期的筷箸相對較短,出現了六棱、八棱形筷箸,裝飾也日漸奢華。明代,箸在器形上有更加明顯的發展——首方足圓,上部為方形,下半部為圓形。這樣不僅筷箸放在桌上不易滾動,挾菜時也不易打滑,同時也方便了能工巧匠在筷箸上刻字雕花。方箸不但可以兩筷相應拼組成畫幅,也可十雙筷箸排列組成更大的畫面。清代的筷箸,其特點為製作工藝精巧美觀、用盡匠心,工藝考究且有題詩作畫的箸實際成了高雅的藝術品。

筷箸其意

筷箸是中華文化的體現,除了其食器的功用以外,在古代曾經有人將其形狀之直與人格之直相類比,唐玄宗在一次御宴上將手中的金箸賞給宰相宋璟道:“非賜汝金,蓋賜卿以箸,表卿之直耳。”此外,中國人喜歡使用方頭圓身的筷子,寓意天圓地方、天長地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起來,每年過年之前,我姥姥都要求家人買把新筷子,好像家裡過年添把新筷子是非常吉利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寓意人丁興旺我自己也不太明白的,但老人美好的心愿總是真的。

擬定申遺

申遺保護

上海筷箸文化促進會計畫在2015年將筷箸習俗申請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
“筷子是中國人發明的一種獨特的用餐工具,簡單、平凡的筷子蘊含著中國人對生活、文化、禮儀方面的豐富內涵,但筷箸文化在現代社會的影響日漸式微,亟待加以研究、保護和弘揚。”上海筷箸文化促進會會長徐華龍說,“與我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本對保護筷箸文化十分重視,不僅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研究,還把每年8月4日設為‘筷子節’,韓國也有人聲稱筷子是他們祖先的發明。中國的筷箸文化已經成為日、韓競相爭奪的一項文化遺產。”

其中含義

據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的館長藍翔介紹,我國有文獻記載的用筷歷史至少有三千多年。三千年來,一日三餐筷不離手,筷子是中國人最基本的生活文化,並形成了一套禮儀和習俗,在民間的婚、喪、喜慶等禮俗都有廣泛運用。
如筷子歷來被視為吉祥之物出現在婚慶禮儀中,成雙成對的筷子意喻快生貴子、快快樂樂、和睦相處等好兆頭。筷子的使用也有許多約定俗成的禁忌,如忌諱使用長短不齊的筷子、用筷子指人、用筷子敲擊碗和盤子、將筷子插在飯頭上、將筷子顛倒使用等。有的筷子不僅是一種餐具,還是一種藝術品,在筷子上題詞、刻詩、繪畫、烙畫、鑲嵌、雕鏤等藝術形式多姿多彩。
筷子的使用還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語言表達、行為方式和宗教禮儀,積澱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精神。在文學作品裡,筷子經常成為歌頌的對象。如唐杜甫《秋日阮隱居致韮三十束》詩:“束比青芻色,圓齊玉筯頭。”宋黃庭堅《元明留別》詩:“桄榔筍白映白筯,椰子酒清宜具觴。”在《紅樓夢》、《三國演義》等明清小說里,都有筷子的描述與情節。我國民間流傳著許多筷子謎語,如“姐妹兩人一樣長,廚房進出總成雙;千般苦辣酸甜味,總讓她們第一嘗。”

歷史悠久

上海的筷箸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唐代,上海城隍廟一帶生產的筷子名聲遠揚,銷售高檔的象牙筷、烏木筷、銀筷等。開埠以後,我國第一條機械化的筷子生產線就誕生在上海,提供中南海、釣魚台國賓館的筷子都是上海生產,並且作為國家禮品送給外國友人。在上海民間信仰里,筷子是有神靈的,每年臘月底祭灶、祭祖時,要放置碗筷,在筷籠邊貼符祭“筷子神”。
上海收藏者對筷箸的興趣如火如荼,形成收藏與研究、專業與業餘相結合的一支隊伍。其中,藍翔的藏筷館就收藏了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筷子2000多雙,他還在出版了《筷子古今談》、《筷子三千年》、《古今中外筷箸大觀》、《筷箸史》等多種專著,被譽為“中國藏筷第一人”。

意義深遠

上海社會科學院東亞文化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蔡豐明研究員認為,全世界至少有18億以上的人使用筷子,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的用筷習俗皆由我國傳入。小小的筷子堪稱中華文明的傳承鏈,以獨特的形式傳承著中華民族特色文化,在東亞影響十分廣泛,一些學者甚至將“東亞文化圈”形象地稱為“筷子文化圈”。重新認識筷箸習俗的文化價值,對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都很有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