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基岩蕨

等基岩蕨

等基岩蕨(Woodsia subcordata Turcz.)植株高14-22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生林下岩隙間,海拔 550-3 000米。或斜升,先端及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卵狀披針形或闊披針形,長約4毫米,先端漸尖,棕色,膜質,邊緣有睫毛。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等基岩蕨
  • 拉丁學名:Woodsia subcordata Turcz.
  • 別稱:心岩蕨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 :蕨綱
  • 真蕨目
  • 岩蕨科
  • 岩蕨屬
  • 分布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北京;河北;山西
  • 生境:林下岩隙間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葉多數簇生;柄長(2) 4-8厘米,粗約1毫米,淺栗色或棕禾稈色,有光澤,頂端有傾斜或水平的關節(關節有時不甚明顯),基部以上疏被節狀長毛及線形小鱗片,後變光滑;葉片披針形,長8-15厘米,中部寬2-3厘米,鈍頭或漸尖頭,下部略變狹,二回羽裂;羽片11-16對,近對生或互生,斜展,頂部的多少與葉軸合生,下部2-3對縮小,基部一對往往長僅5毫米左右,中部羽片較大,長8-20毫米,基部寬4-10毫米,各對相距6-10毫米,橢圓形或長三角狀披針形,鈍頭,基部圓截形,上側呈耳形並多少覆蓋葉軸,邊緣深波狀羽裂達1/2;裂片3-4對,彼此密接,橢圓形,長2-4毫米,圓頭,全緣。葉脈隱約可見,在裂片為簡單的羽狀,小脈斜向上,先端有棒狀水囊,不達葉邊。葉草質,乾後草綠色或棕色,兩面均疏被灰色或灰棕色的膝曲長節狀毛及棕色的線形小鱗片,偶有近無毛;葉軸禾稈色或略帶栗色,疏被膝曲的長節狀毛及小鱗片,上面有縱溝。孢子囊群圓形,位於分叉小脈的頂部,每裂片有1-4枚,靠近葉邊;囊群蓋碟形,邊緣具睫毛。
10-1110-11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 550-3 000米的林下岩隙間。

分布範圍

產於黑龍江(帶嶺、奇克特、集賢)、吉林(鏡泊湖)、遼寧(鳳城、大連灣、千山、高麗門)、內蒙古(額爾古納旗、昭烏達盟)、北京(百花山)、河北(北戴河、霧靈山、六里坪山、圍場、淶源)及山西(離山、五台)。也分布於日本(本州、北海道)、朝鮮、俄羅斯(薩哈林、四伯利業)及蒙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