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黃(中藥)

竹黃(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竹黃,中藥名。為肉座菌科真菌竹黃ShiraiabambusicolaP.Henn.的子座及孢子。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風,利濕之功效。用於咳嗽痰多,百日咳,帶下,胃痛,風濕痹痛,小兒驚風,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真菌界
  • :真菌門
  • :核菌綱
  • :球殼目
  • :肉座菌科
  • :竹黃
  • 分布區域: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 採集時間:清明前後採下
  • 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貯藏,形態特徵,生長環境,鑑別,藥材性狀,飲片性狀,藥理作用,現代套用,相關論述,

別名

淡竹黃、竹三七、血三七、竹參、赤糰子、竹赤糰子、竹赤斑菌、淡菊花、天竹花、淡竹花、竹花、竹繭。

入藥部位

子座及孢子。

性味

味淡,性平。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化痰止咳,活血祛風,利濕。

主治

用於咳嗽痰多,百日咳,帶下,胃痛,風濕痹痛,小兒驚風,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咳嗽多痰型氣管炎:竹黃30g,加蜂蜜60g,浸於500g50度白酒內,24小時後即可服用。每日早晚各服9g。
2、治虛寒胃疼:竹黃(飲片)50g,浸於500g50°白酒內,24小時後即可服用。每次9g,日服3次。
3、治體表局部疼痛及風寒疼痛:以酒浸過的竹黃藥渣塗擦痛處,至皮膚發熱為度(配合口服竹黃酒),每日數次。
4、治寒火牙痛:咬住以酒浸過的竹黃藥渣,一般在1分鐘之內疼痛消失。(1-5方出自劉波《中國藥用真菌》)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酒浸敷。

使用注意

《全國中草藥彙編》:“孕婦及高血壓患者禁服,服藥期間忌食蘿蔔、酸辣。”

炮製

採集加工

清明前後採下,曬乾。

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

貯藏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霉,防蛀。

形態特徵

子座呈不規則瘤狀,早期白色,後變成粉紅色,初期表面平滑,後期有龜裂,肉質,漸變為木栓質,長1.5-4cm,寬1-2.5cm。子囊殼近球形,埋生於子座內,直徑480-580μm。子囊長圓柱狀,(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單行排列,長方形至梭形,兩端大多尖銳,有縱橫隔膜,(42-92)μm×(13-35)μm,無色或近無色,成堆時柿黃色。

生長環境

生於箣竹屬、剛竹屬的竹竿上,多生長在將衰敗或已衰敗的竹林中。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鑑別

藥材性狀

子座瘤狀,略呈橢圓形或紡錘形,長1-4cm,直徑1-2cm。背部隆起,有不規則的橫溝,基部凹陷,常有竹的殘留枝竿。表面粉紅色,有細密紋理及針尖大小的灰色斑點。質疏鬆,易折斷。橫斷面略呈扇形,外層粉紅色,內層及基部色淺,可見竹的枝竿斷面。氣特異,味淡。

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多角形的塊狀或片狀物,表面乳白色、灰白色或藍色相雜。質輕,鬆脆,易破碎。斷面光亮,稍顯粉性,觸之有滑感,味甘而涼,舔之粘舌。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影響心排血量和使小動脈擴張,外周阻力減低。
2、對血凝及血漿復鈣時間的影響。能延長凝血時間,可能與復鈣時間延長有關。
3、鎮痛抗炎作用。
4、其他作用。對肝炎具有一定的療效。
5、毒性,正常飲食,無不良反應。

現代套用

用於治療慢性腰肌勞損。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除濕,活血舒筋,止咳。主治風濕痹痛,四肢麻木,小兒百日咳,白帶過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