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磚墓

空心磚墓

空心磚墓,中國戰國西漢時期出現的墓葬形制之一,主要以河南鄭州洛陽為中心,並逐漸輻射到臨近地區。

空心磚墓的墓頂大致經歷了由無頂(或木頂)到空心磚砌築的平頂——人字頂——屋脊頂之類的發展演變;小磚墓最初也是無頂(或木頂)結構,到後來才出現了券頂、穹窿頂等不同的墓頂結構形式·

空心磚墓的結構可分為平頂箱子式和兩坡頂式。空心磚的形狀和尺寸按每塊磚所在的部位分別設計,制坯時還需刻劃編號,以免組裝時發生錯亂,這可能是最早的裝配式建築。空心磚一般都是素麵的或拍印有簡單的幾何圖案。

空心磚墓於東漢時期絕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空心磚墓
  • 出現戰國西漢
  • 絕跡:絕跡
  • 結構:平頂箱子式和兩坡頂式
歷史沿革,結構特點,潘家嶺墓,

歷史沿革

空心磚墓西漢時多規模不大,為數也不多。後來其平頂漸變為折線形,為此構件增加了榫卯。繼而又出現多種異形構件,以及混用小磚以彌補其構造的不足。
自西漢中期至東漢末,以小磚砌造的多室拱券墓盛行,其平面組合方式甚多,極富變化,結構上為加強拱券的密合性,常使用楔形或扇形磚砌拱,有時甚至在磚間加榫或使用多層拱券。
其中空心磚墓的墓頂大致經歷了由無頂(或木頂)到空心磚砌築的平頂——人字頂——屋脊頂之類的發展演變;小磚墓最初也是無頂(或木頂)結構,到後來才出現了券頂、穹窿頂等不同的墓頂結構形式;石構墓葬常見的墓頂結構除類似空心磚墓或木槨墓的平頂、小磚墓的券頂或穹窿頂之外,還有獨特的(抹角)疊澀頂、覆斗式頂之類結構形式等。
空心磚墓於東漢時期絕跡。

結構特點

空心磚墓的結構可分為平頂箱子式和兩坡頂式。
所用磚少則十幾塊,多則一百餘塊,有長方形磚、柱形磚、三角形磚等式樣。在橫穴式的土洞內用空心磚砌成墓室墓道多為豎井式。西漢前期多平頂單棺空心磚墓,西漢中後期多雙棺空心磚墓,頂部砌成屋頂式,模仿生人住房。
空心磚一般都是素麵的或拍印有簡單的幾何圖案。但在河南有不少空心磚上模印有畫像,其內容豐富多彩,如樂舞、騎射、車馬、田獵、門闕、神話故事等。如1970年9月,在鄭州新通橋附近發現了一座保存完好的漢代畫像空心磚墓。整個墓室用133塊各種不同形制的空心磚築成。全墓所用空心磚,除封門磚和鋪地磚為素麵外,墓頂和四壁的磚都印有精美的畫像。

潘家嶺墓

潘家嶺墓地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習家店鎮龍口村二組,勘探面積12000平方米。通過鑽探,該墓地一共發現墓葬55座,其中磚室墓17座,其它皆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
這種畫像空心磚墓總長6.7米,寬2.1米,屬於磚槨墓,是由土坑豎穴墓向磚室墓過度演變的一種墓室,墓中發現大量陶類製品和錢幣。經考古人員清理,墓室內的空心磚上的畫像顯得格外清晰。畫像內容豐富多樣,栩栩如生,有狩獵、鬥牛、持戟門吏、動植物等,還有如菱形紋、波折紋、凹點紋等裝飾性圖案。
這種空心磚墓在鄂西北地區出現實屬罕見,為研究鄂西北漢代歷史和墓地規劃、配置、演變等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實物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