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

墓葬

墓葬俗稱山墳,用來安置去世的人。古代葬俗因時代、地方的不同而有差異,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常見的多是土葬。墓葬多有隨葬品。在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最早的墓葬,年代距今約13500年,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墓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墓葬
  • 地理標誌:習俗
  • 分類:土葬、火葬、水葬
  • 最早墓葬:13500年前 
起源發展,結構演化,地下部分,隨葬品,地面部分,名人墓葬,推定年代,藝術風格,公墓,選擇公墓,選擇墓式,古代陵墓的稱謂,型式風格,普通墓,草坪墓,藝術墓,壁墓,歷史意義,最新發現,

起源發展

中國古墓葬墓與葬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兩種事物。“墓”是指放置屍體的固定設施,“葬”則是指安置屍體的方式。在考古學上,二者常被合稱為“墓葬”。在墓葬中﹐往往還包含著各種隨葬的器物。自古以來,由於受“祖先崇拜”以及“事死如生”等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對喪葬十分重視。因此,墓葬資料所提供的就不僅僅是埋葬習俗和墓葬制度本身,往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會政治、經濟、生產、生活、風俗、宗教、觀念等方面的情況。所以,墓葬所展現的埋葬習俗與埋葬制度常常被視為當時社會的縮影,墓葬研究就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秦始皇陵秦始皇陵
據考古發現,在英德青塘遺址黃門岩1號洞地點發現的墓葬地層關係清晰,葬式為較明確的“蹲踞葬”。人骨共存碳樣經加速器質譜(AMS)測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是廣東乃至嶺南發現年代最早的墓葬,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嶺南古人類已具有明確的有意識墓葬行為和禮俗觀念。經過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遺址建立起距今2.5萬年至1萬年連續的地層與文化序列,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個重要遺蹟,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動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遺存等各類文物標本一萬餘件。這一考古成果是華南史前考古重大新突破。該墓葬的發現對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信仰、社會複雜程度、區域現代人群體質演化及擴散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大價值。
中國所發掘的3000餘座母系氏族公社墓葬表明,史前時代的葬俗因時代、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在墓形、葬式、葬具等方面顯示出不同的特色。儘管如此,史前時代各文化共同體一般都是以氏族制度為基礎的,因此在埋葬制度方面往往也存在著一些符合氏族制度的共同原則。在新石器時期,人們掘坑埋屍已成為黃河流域最普遍的葬法,出現了氏族公共墓地,有單人葬、多人葬、二次葬等葬式。
隨著社會的發展,還出現了成人與嬰幼兒分葬及等級埋葬制度。到原始社會末期土坑式墓葬從黃河流域發展到長江流域、東南沿海、東北地區,出現了男女合葬,男子仰面直身和女子側體屈身表明父系氏族的社會結構特徵,墓坑也更加規整,通過墓葬規模大小、葬具的有無或質量以及隨葬品多寡優劣等來體現身份等級的差異更加明顯。
龍山時代,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在氏族公共墓地原則普遍存在的同時,因等級差異而存在的不同等級分葬現象更顯突出,甚至還因聚落的等級差異出現了不同規格的貴族墓地,其中以良渚文化的情況最為清楚。反山和瑤山遺址都是良渚貴族墓地,但反山墓地的規格明顯高於瑤山墓地;另外,還有不少規格低於瑤山的良渚貴族墓地。中原地區陶寺墓地也存在不同等級分葬現象,墓葬規格可分為三類七、八個等級。

結構演化

地下部分

在原始社會早期,墓穴形式很簡單,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較小,只能容納屍體,無棺槨,屍體也無特殊東西包裹。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在大汶口文化後期,少數墓坑面積很大,坑內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壘築,上部用天然木材鋪蓋。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墓室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第一種木槨地宮:進入階級社會後,墓葬制度中存在著嚴格的階級和等級的差別,統治階級陵墓有著十分宏大的規模。河南安陽侯家莊的一座商代亞字形墓,墓室面積約330平方米,加上墓道,總面積達1800平方米。王和各級貴族的墓,都用木材築成槨室。槨是盛放棺木的“宮室”,即棺外的套棺,將砍伐整齊的大木枋子或厚板用榫卯構成一個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盤,上有大蓋,在槨內分成數格,正中放棺,兩旁和上下圍繞著幾個方格,稱之為廂,分別安放隨葬品,如1972 年湖南長沙馬王堆發現的西漢墓棺槨形式墓葬——軑侯利蒼妻墓即屬此類。棺中女屍完好如初,廂內隨葬品有漆器、帛書、綿繡、樂器、竹簡、木俑、農畜產品、中草藥、印件等1000 余件。
唐代中期墓葬唐代中期墓葬
“黃腸題湊”是木槨玄宮的發展,其規模、複雜程度為木槨地宮高峰。黃腸是指柏木黃芯即榫頭用柏木芯;題湊是指槨室的構築形式,榫鉚結構前身,方木交叉構築,榫頭後無現實建築意義,成為禮儀象徵,即為“題”,“湊”為構築形式。至漢時,榫頭已脫離槨木,在槨室周圍堆放,成為“題湊”,若從內側看,四壁都只見枋木的端頭。根據文獻記載,這種葬制至遲在戰國時已經出現,目前所知發現年代最早的黃腸題湊是鳳翔秦雍城秦景公1號大墓出土,此外還發現西漢早期、中期、晚期的黃腸題湊。其中西漢中期的北京大葆台漢墓1號墓,是用15000多根柏木椽疊壘成的宏大題湊,高達3米,直抵墓室頂部,其內設有迴廊及前後室,為黃腸題湊的成熟形式。
第二種磚石地宮:從漢代開始,普遍採用磚石築墓室,木槨墓室逐漸被取代。這是中國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劃時代的大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從西漢中期才開始的,然後普及到各地。西漢中期,中原一代流行空心磚墓;西漢晚期開始出現石室墓,墓室中雕刻著畫像,故稱“畫像石墓”。墓室的結構和布局,也是仿照現實生活中的住宅。從漢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磚石砌築的墓室和地宮一直在不斷發展。
第三種土洞地宮:在北方黃土富集地區,利用土層厚,粘性強,質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點,開鑿成土洞土宮,壁面有精美雕刻和壁畫。如西安乾陵的陪葬墓,永泰公主、章懷太子和懿德太子墓,唐僖宗靖陵地宮。

隨葬品

在原始社會早期,墓中隨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歡和使用過的物品,包括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裝飾品等。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隨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別不大。到了原始社會晚期,出現了貧富分化的現象。如在汶口文化晚期10號墓中,有結構複雜的葬具,死者佩戴精緻的玉石飾物,隨葬玉鏟、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葬具多為木棺,也有瓮棺、陶棺、石槨、石棺;有的因各種原因,下葬後又將死者遺體挖出來重新裝棺或裝在陶罐里,移到別的地方埋葬,俗稱移(遷)葬,又叫二次葬。
墓葬墓葬
進入階級社會以後,貧富分化更加懸殊,王和貴族墓的隨葬品極其豐富、精美,包括青銅器、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魯等。商代還流行人殉制度;人殉是用活人來為死去的氏族首領、家長、奴隸主或封建主殉葬。商王和大貴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則數十,多則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從、婢妾、衛兵和各種勤雜人員。人殉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後稍減少。從戰國開始,用木俑和陶俑隨葬的風俗已盛,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從西漢中期以後,隨葬品中增添了各種專為隨葬而作的陶質明器,包括倉、灶、井、磨、樓閣等模型和豬、狗、雞等模型。到了東漢,明器的種類和數量愈多。這是中國古代墓葬在隨葬品方面的一次大變革。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葬品主要是陶瓷、器皿、陶製模型、陶俑和鎮墓獸。隋唐五代時期,隨葬品以大量的陶俑為主。陶俑分為出行時的儀衛行列和家居時的家臣侍者兩大類。宋至明代,隨葬品以實用物品和珍寶為主,包括陶瓷器、金銀器和玉器等。

地面部分

下面介紹幾種帝王陵墓的封土形式:
第一種“方上”。其做法是在墓穴之上,用土層層夯築,使之成為上小下大的方錐體,因其上部為一小的方形平頂,好像方錐體截去了頂部。故日“方上”。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的墳頭,望上去好像一座土山,它的形式就是典型的方上。漢代帝王陵墓的墳頭也多採用方上形式。
第二種“以山為陵”。即利用山丘作為陵墓的墳頭,唐代帝王陵採用了以山為陵的形式。唐昭陵就是以九蝬山為陵,鑿山建造的。
第三種“寶城寶頂”。即在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在磚城內添土,使之高出城牆成一圓頂。這種城牆稱之為“寶城”,高出的圓形墳頭,稱之為“寶頂”。在寶城之前,還有一個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樓,稱之為“方城明樓”,樓內豎立皇帝或皇后的諡號碑。明清兩代的皇帝和后妃皆採用了這種以寶城寶頂的方城明樓構成的墳頭。

名人墓葬

周惠王冢
墓在老城鄉小寨村西,傳為古冢。清乾隆二年(1737年),久雨穴陷,墓門石額裸露,上寫:“周惠王閬肆歷二十五祀”,因而確定為周王墓。今墓冢尚在。
周冉伯牛墓
周先賢冉伯牛墓在白鶴村南。清嘉慶《孟津縣誌》載:“墓在縣西二十裏白坡鎮南。雍正元年(1723年),河南知府張漢築以周垣,樹之石碣。”
漢赤眉冢
墓在白鶴鄉雷灣村西0.5公里的邙山腳下,為一夯土丘,高約2米餘,直徑約5米。傳為赤眉冢,是赤眉軍首領樊崇之墓。
漢樊噲墓
漢武陽侯樊噲墓在王良鄉落駕溝村一帶。清嘉慶《孟津縣誌》載:“噲從高祖定天下,嘗以將軍守廣武,益食平陰二千戶,後封武陽侯,今樊山下有冢,傳為噲墓。而《通志》云:‘噲墓在舞陽縣北二十四里’”。《江夏縣誌》又載,樊噲墓在靈泉山天馬峰下。今轉錄,供後人考證時參考。
漢賈誼墓
漢太傅賈誼墓在平樂鄉新莊村東,洛孟一號公路所經之大坡口西側,俗稱賈生墓。
漢鄧晨墓
《後漢書·李王鄧來列傳》載:“晨初娶光武姊元。……光武單馬遁走,遇女弟伯姬,與共騎而奔。前行復見元,趣令上馬,元揮手曰:‘行矣,不能相救,無為兩沒也。’會追兵至,元及三女遇害。”“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帝又感悼姊沒於亂兵,追封謚元為新野節義長公主。”鄧晨卒,“詔遣中謁者備公主官屬禮儀,招迎新野主魂,與晨合葬於北芒。”
漢祭遵墓
漢潁陽侯祭遵墓約在今朝陽鄉一帶。《後漢書·銚期王霸祭遵列傳》載,建武“九年春卒于軍……臨死遺誡牛車載喪,薄葬洛陽。”清乾隆《洛陽縣誌》載:“墓在北邙。”
漢劉寬墓
漢逯卿侯劉寬墓約在朝陽鄉一帶,清乾隆《洛陽縣誌》載,墓“在北邙山”,名大尉冢。
漢班超墓
清乾隆《洛陽縣誌》載,墓“在北邙山”。朝陽鄉障陽村西有一大冢,俗稱班墓,可能是漢定遠侯班超墓。
晉石崇墓
《晉書》:“及惠帝復祚,詔以卿禮葬之”。《通志》:“墓在河南府城北邙山。”今考證金谷園遺址在送莊鄉鳳台村西南原金谷水流經的淺谷中,該鄉東山頭村南有一冢名尉冢,可能是晉衛尉石崇墓。
北魏馮熙墓
北魏駙馬都尉昌黎王馮熙墓在平樂鄉上古村南。《魏書·外戚上》載,馮熙“薨於代。……詔有司豫辦凶儀,並開魏京之墓,令公主之柩俱向伊洛。……柩至洛七里澗,高祖服衰往迎,叩靈悲慟而拜焉。葬日,送臨墓所,親作志銘。”平樂鄉上古村南邙山高阜處稱馮王山(諧音為鳳凰山),上有馮王冢。在偃師縣邙嶺鄉劉坡村曾發現一通唐碑,一端題“後魏洛州刺史侍中兼太師昌黎馮王新廟碑”。該碑為唐懿宗八年十一月九日,由馮熙的十二代孫玄規、玄貺等八人同立。劉坡村西距上古村僅1公里,“馮王新廟碑”證明上古村南的馮王冢當屬可靠。
北魏元乂墓
墓位於朝陽鄉向陽村西百米處。北魏宣武帝死後,為反胡太后篡政,元乂夥同宮廷總管劉騰於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發動宮廷政變,殺死宰相元懌,囚禁胡太后。後劉騰病死,胡太后返政,鴆死元乂。由於元乂妻系胡太后之妹,故殯葬從優。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七月二十四日葬於成周北山上長陵塋內。
1975年洛陽市革命委員會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唐苗蕃墓
苗蕃為唐太原參軍,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卒,妻張氏將其葬於平陰。苗蕃夫婦墓誌在朝陽鄉小梁村出土。
唐李虛中墓
唐殿中侍御史李虛中墓誌在朝陽鄉卦溝村出土。
唐狄仁傑墓
墓在老城鄉梁周寺村南。清《孟津縣誌》載:“乾隆六年(1741年),署郡守李光型題石碣,築周垣。”
洛陽白馬寺也有狄仁傑墓。特記入供後人考證。
宋魏威信墓
宋駙馬都尉魏威信墓在平樂村南約2公里處。舊時墓前有馬、虎、獅、羊等石雕,現白馬寺山門前的石馬即該墓故物,抗日戰爭前由白馬寺住持德浩和尚遷去。
宋石守信墓
石守信在後周任洪州防禦史,在宋為魏國公、歸德軍節度使,晚年謫居洛陽,任河陽三城節度使。他和兩個兒子均葬在常袋鄉石碑凹村西北,現兩通巨型墓碑仍在。石碑凹村即依此碑而得名。
宋張詠墓
宋左僕射張詠墓在平樂鄉天皇嶺駱駝峰。明正統間御史周濟相地開壙,得張詠墓誌。
元伯顏察兒墓
伯顏察兒官至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封薊國公,卒後贈淮陽王。墓在平樂村一帶。
元察罕帖木兒墓
察罕帖木兒,字廷瑞,曾祖元初隨大軍到河南,後在河南安家。墓在常袋鄉石碑凹村。
明袁可立墓
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陵墓》:"袁尚書可立墓在(睢州)城南五里,駱莊南里許,碑刊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袁節寰(袁可立)墓。"明崇禎六年(1633)十月十一日,袁可立卒。崇禎七年九月初七,明崇禎皇帝遣使至睢州祭葬,原墓按崇禎朝最高規格御製,墓志銘為首輔孔貞運撰文,書法家王鐸書丹。
清王鐸墓
王鐸死後,清順治帝賜葬於偃師黑石關之祖塋。傳說王鐸葬時四門出棺,並在孟津城四門外各置疑冢,真棺潛葬家中,真偽難考。但四城門外原各有王鐸墓確是事實。

推定年代

都蘭墓葬出土的絲織物生與死的界限在現代醫學上有爭議,古代更是劃分不清。古人比較普遍地相信人死只是靈魂與肉體的分離,因此要厚葬死人,將大量物品放入墓中。墓內的隨葬品也成為後人了解死者和那個時代方方面面的標本。都蘭墓葬出土的遺物有織物、木器、金銀飾件、陶器、皮革製品、馬具等,它們不僅勾勒出吐蕃貴族階層生活的輪廓,也是探索當時社會狀況的線索。不過在進行所有問題研究之前,確定墓葬的年代最重要。
墓葬墓葬
出土的織物從色澤紋樣上看都很精緻,有錦、綾、羅、絹、紗等,顏色有粉紅、深紫、淡黃、暗綠、暗藍幾種。3號墓的一塊紅色墨繪花卉的綾引人關注,不僅漂亮,也成為斷定年代的依據。這件織物質地本身有複雜的暗花,隱約看出是雙圈聯珠紋內有回首的鹿,鹿身帶翼。這種紋樣帶有濃厚的中亞文化特點,其時代可能是唐初或稍早,但是暗花上面的墨繪花紋卻是闊葉折枝花。在中國古代花紋演變的歷史中,闊葉大花是8世紀中葉以後流行起來的。
任何物品都會留下當時的印記。科學教會人嚴謹,求證時必須小心翼翼,但絕不是讓人放棄馳騁的思緒;大膽地假設並非學術上的放縱,而是掌握大量資料又把以往的學術積累加以繼承後提出的。考古學研究的對象是看得見的實物,這些形象的東西容易激發人的靈感,有時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這些織物殘片雖然無法分辨出原來的用途,但大致可以斷定,吐蕃人還不能生產如此豐富多彩的織物,它們應該來自外部世界。吐蕃貴族用上這些外來的高級織物製作衣服和用具以示自己的高貴,應該是時尚的新產品,這些織物的時代就為墓葬的斷代提供了線索。

藝術風格

一、墓室大小不同。貴族墓室小則幾十平方米,大則超過100平方米,而平民的墓室一般僅有1—2個平方米。二、棺槨檔次不同。貴族的裝殮屍體用棺外還套以木槨,棺槨上面雕刻著精美的花紋,並塗以多層漆,甚至還附貼麻布和絹以裝飾保護棺槨。而平民的墓葬則有棺無槨,甚至連棺也沒有,僅將屍體埋於墓坑中。
墓葬壁畫墓葬壁畫
三、貴族墓葬有人陪葬,少則一二人,多則數十人,甚至上百人。而平民墓葬絕對不會用人陪葬。
四、貴族墓葬陪葬品數量多且豪華,不僅有玉器、陶器,還有青銅器爵和鼎之類,而平民的陪葬品僅為陶器或者是一些日常勞作工具,如石鏟、蚌鐮,青銅器陪葬者甚為少見。至於奴隸的葬儀,在殷商時代仍沿用舊制,“厚之以薪,葬之中野”,他們辛勤地為他人勞作了一輩子,死後被拎著拋棄在溝壑之中,其屍肉任野獸撕啃,屍骨任風雨吹打。需要說明的是,由於殷人尚鬼風習的影響,加之歷史的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財富的極大豐厚,所以在殷商時期,社會文化心理十分崇尚厚葬,不僅陪葬物品越來越豐富,而且越來越精緻豪華,品種日益增多。從一般的勞動工具到簡單的裝飾,從生活用品到貴重的禮器和樂器,應有盡有。
在下葬的期限上,春秋時期亦有明確的規定:“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此製成為後人遵循之模式。到了秦朝,秦國苦心經營,滅六國而一統天下。秦國的空前強大,使得秦王朝的皇陵也表現出排山倒海、氣吞山河的氣勢。雄偉的布局,高大的牆垣,華麗的寢殿,堅固的墳丘,豐富的陪葬,成為後來王者陵墓的樣板。

公墓

選擇公墓

舊時有地位的人很重視墓地的選擇,認為風水好的墓地能使後人家業興旺。現在公墓一般都利用荒山瘠地修建,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但經過規劃建設,植樹種綠,也是景色秀美,鳥語花香,成為故人安息的好去處。雖然現在的公墓在各個方面發展較快,但因各種原因,喪家在選擇公墓時還是應掌握以下幾個要點:
(1)根據有關的規定,經營性公墓必須有《公墓經營許可證》。該證確定了公墓的合法地位。同時,購買墓穴必須使用市級部門統一的墓穴證書和購墓契約書。有些公墓不經管理部門允許而擅自經營,一旦發生糾紛會給購墓人帶來麻煩,造成損失。
(2)地理位置便利。民間有清明掃墓的習俗,舉家外出踏青掃墓、祭先人,首先要考慮出行方便。路途太遠、交通不便會使掃墓費時又勞累。一般可選在居住地的郊區。以上海為例,自八十年代起,市政府為解決骨灰安葬難的問題,批准在市郊利用瘠地建了一些公墓,現在都有了較大的發展,象濱海古園、徐涇西園、衛家角息園、澱山湖歸園、顓橋寢園等都是上海知名的公墓。這些公墓在市區都有代辦點,買墓有專車免費接送。平時祭掃交通也十分便利:雙休日有專車接送,清明冬至時期每天從早到晚都有專車進出公墓。上海市民不用再象以前受車馬勞頓之苦去外地安葬親人,在本市便可得到便利周到的服務。
(3)根據公墓的建造風格選擇。現在公墓很多,風景地貌有差異,建築風格各不相同。有的在山上,有的在水邊。有的是中國園林式,如濱海古園、澱山湖歸園,園內景色自然流暢,幽靜典雅,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是道路整潔、樹木參天、湖水假山、亭台樓閣,成為上海市花園單位;有的是歐陸風情式,如徐徑西園,高大的法國城堡式門樓,氣勢不凡的大型噴水池,宏偉的羅馬建築長廊,典雅的希臘神話人物雕像等等。 一座好的公墓環境優美,綠樹環繞,管理嚴格,服務齊全。喪家不妨實地察看並按自己的意願選擇。

選擇墓式

公墓選好後,還要挑選墓穴的式樣。墓穴有單穴、雙穴、三穴。單穴是死者單獨埋葬,占地不超過1.5平方米。雙穴一般為夫妻合葬,占地不超過3平方米。三穴一般為家庭合葬,占地不超過4.5平方米。做墓用的石材種類繁多,質地、花紋各不相同。不同的石材質地、雕刻工藝以及占地大小、地理位置形成不同的藝術風格和銷售價格。普通的單穴墓價格在1500-4000元左右。雙穴在4000-8000元左右。藝術墓的價格要高些,一般是由消費者同公墓的經營者協商定價。有的公墓環境好、基礎設施完備、道路通暢,價位自然較高些;而一些較簡陋的公墓墓穴價格就便宜。同一個公墓中,道路兩旁的墓穴因地方相對較寬暢,祭掃方便,也比其他墓穴的價格高些。

古代陵墓的稱謂

“墓”是最基本的,從古意上講,挖個坑將屍體(棺材)放入後,蓋土,與地面平,不植樹者稱墓。秦漢以後就和現在含義差不多了。“墳”要比墓稍晚,是起土堆成的。現在墳墓的含義是差不多的。這兩個稱謂都為普通老百姓用詞。
“冢”要比墳更高,冢,高墳也。——《說文》,是貴族、有身份的人的死後居所。
“陵”更高的土山,是皇家專用的名稱,秦始皇陵、十三陵等。“林”面積大,是聖人的墓地所在,如孔子的墓稱為“孔林”,關羽的墓被稱為“關林”等。

型式風格

普通墓

普通墓最為常見,即地面用石板鋪就,墓穴在中間,墓穴後樹石碑,後方和兩邊用石板圍起,成為一塊半封閉的墓地。人們看到的一排排兵營式墓即是。
西漢墓葬結構西漢墓葬結構

草坪墓

草坪墓是不樹墓碑,不圍墓地,直接將套骨灰盒的石槨埋入地下,石槨上方蓋上石碑,石碑稍高出地面平鋪,上刻碑文,周圍種上綠草。整個墓地看上去是綠草一片。

藝術墓

藝術墓很多是根據死者的生平而專門設計的墓型,是藝術化與個性化的高度結合,文化品味很高,充分體現了家屬的一片深情和設計者的匠心。如濱海古園中藝術家白楊、蔣君超夫婦的合葬墓是用矩形平台象徵舞台,以一大塊漢白玉為背景,寓意銀幕;音樂教育家范繼森、范大雷父子的墓碑是樹起的一架鋼琴;用"一本被打開的書"來概括知識分子的一生等等。藝術墓特色鮮明,耐人尋味,深受喪家的歡迎。因此,只要喪家提出要求,公墓就有專業的設計師代為設計。

壁墓

壁墓顧名思義就是安葬在岩壁上的墓位,還有一種稱呼叫塔墓,多數出現在港澳台地區。隨著改革開放慢慢也被大家所接受,它的好處是能節約土地使用空間,並能集中管理殯葬事務,也方便喪家祭拜。

歷史意義

墓葬研究是以考古出土之墓葬材料為基礎,結合文獻材料來探討社會習俗以及宗教行為與觀念的一個研究領域。因此墓葬研究與人對死亡及死後世界觀有著密切關係。
明代古墓.明代古墓.
由於生死之事是每一個社會都必須面對的問題。無論古今社會,一個成員的死亡,常隱含其對整個社會存在的威脅。故生死之事不但具有社會意義,也具有宗教意義。
古代社會中,由於人的生命一般均相當短促,死亡更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件。人類普遍習俗都會在某個社會成員死後,透過一套喪葬禮制的施行,幫助死者離開生者的社會而進入另一個世界。而我們也可以從生人處理死者和面對死亡的態度窺探此社會宗教信仰的特色。
喪葬制度通常包括了喪禮儀式和埋葬兩部分。喪禮為生者替死者所施行的一套儀式,以結束他與這世界的關係,並且保證或引導死者進入另一個世界;埋葬則將死者的身體以一種生者認為恰當的方式加以處理。
葬禮為喪禮的延續,而在許多文化中,葬禮後還有祭祀,為生者企圖與死者往來的活動。由於中國人一向對喪葬採取謹慎的態度,故人類著實可以利用墓葬材料來討論中國古代的宗教與社會現象。先秦兩漢文獻討論墓葬制度時通常有二方面的重點,一是有關墓葬制度發展,一是墓葬制度的等級問題。
前者可以藉由墓葬的建築形制討論社會對死後世界的觀念,而後者則是說明墓葬可以反映出社會階級為基礎的喪葬禮儀。曾子曾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這句話不但是他個人的期望,也可以反映喪葬之禮在當時社會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中國史上重視喪葬的情況,至少從那些商王大墓的存在已經可以窺知端倪。到了春秋,大墓及喪禮制度的出現都可作為那個社會中人們對於葬禮重視的象徵。到了戰國,雖然也有一些薄葬的言論出現,但這些主張卻恰好說明厚葬是整個社會的大勢所趨。這並非說所有考古發掘得到的墓葬均為厚葬。而是說,一般人即使實際沒有能力實行厚葬,仍然會有一種要求厚葬的企望,這正說明戰國以來,普通墓葬會高級身分所使用的陶禮器陪葬品的重要原因。

最新發現

位於北京大興區的一處考古工地埋藏有一處從東漢到遼金時期的墓葬群,共129座古代墓葬。這批墓葬發掘規模大,墓葬時代跨度大,埋藏豐富,為近10年來北京地區考古所罕見。
墓葬
這批古代墓葬是在當地土地一級開發的過程中被發現的,位置距離最近的捷運站不到2公里,原計畫在上面建設住宅樓。根據《北京市地下文物保護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在開發前進行考古勘探。目前已經完成調查勘探,正在進行考古發掘。
記者從現場了解到,這批墓葬包括東漢、北朝、唐、遼等不同時期,不同形制的墓葬。其中一些保存完好,不僅有完整的人類屍骸,還留有陶器、瓷器、漆器等陪葬物品。有的墓葬十分壯觀,不僅能容納三四個人,牆壁上還繪有人物、家具等精美壁畫。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宋大川說,在舊城區保護範圍之外發現古遺址、墓穴十分可貴,這么大規模和時代跨度的墓葬更是北京地區罕見,對於研究北京地區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2015年3月27日,山西太原,一座新發掘的元代墓葬壁畫精美絕倫,色澤依舊。
墓葬
該墓葬為磚砌八邊形單室墓,疊澀穹隆頂,內有八個仿建築斗拱,斗拱之上分別有椽頭、滴水各一周。
壁畫為彩繪人物、花鳥圖案,斗拱表面及椽頭也均施彩繪,拱眼之間保存有花卉圖案,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馮鋼介紹說,由於該墓葬年代久遠,元代壁畫出現了空鼓、剝落等病害,目前考古工作者正對其進行修復。
墓葬更像是把人死後意識界永久封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