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民

穆民

穆民(المؤمن al—Mu’min,信士) 阿拉伯語音譯,意為“信仰者”、“歸信者”、“信教者”。舊譯為“慕門”、“慕民”等。亦意譯為“信士”。篤信伊斯蘭教者的稱謂。凡表示信仰伊斯蘭教,並當眾朗誦“清真言”、“作證詞”者,即為穆斯林。其中信仰堅定,堅持宗教功修並恪守伊斯蘭教法律和道德行為規範者即稱“穆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穆民
  • 外文名:المؤمن al—Mu’min
  • 解釋:阿拉伯語音譯,意為“信仰者”
  • 補充:篤信伊斯蘭教者的稱謂
兩者區別,多種解釋,兩者不同,三者關係,

兩者區別

穆斯林和穆民,不單稱謂不同,在意義上也有嚴格的區別。穆民是(المؤمن )的音譯,意為(信仰者)。是指誠心信仰伊斯蘭教,並按教法規定,念誦清真言(كلمة الطيبة)和作證言(كلمة الشهادة ),虔誠信仰,內心誠信,口舌承認並履行五功的信士。
穆斯林是(المسلم)的音譯,意為(服從者)。一般指聖戰時,服從穆聖的人或伊斯蘭教徒的一種泛稱。有些人只是把回族叫穆斯林或穆民,其實回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之一。除回族信仰伊斯蘭教外還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柯爾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烏茲別克族、保全族塔塔爾族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統稱為穆斯林或穆民。據1979年統計,中國穆斯林總數已達1700餘萬人,他們分布於全國城鄉各地,尤集中於西北各省。 雲南通海納古鎮 納汝龍

多種解釋

古蘭經》中對穆民有多種提法:
①對誠信伊斯蘭教並嚴格履行五項功修以及其他教律者的稱謂。穆民的首要條件是“信教”,即有堅定的“伊瑪尼”(正信)。《古蘭經》中勸人行善、止人作惡、號召履行“五功”等經文之前,多用呼告語氣說:“信道的人們啊!”所用動詞“阿邁努”(Amanu)的主動名詞即“穆民”。在“伊瑪尼”的基礎上還應做到的有:“常常記念真主”(33:41),“順從真主及其使者”(8:20),履行五功(2:43、183,3:97),多做善事(16:90),為主道犧牲自己財產和生命(9:20),不吃重利(2:278),撫護孤兒(4:2),孝敬雙親(2:83),夫婦和美(4:19),親愛近鄰、遠鄰,款待旅客,寬待奴僕(4:36)等。
②泛指古代信仰真主的人。如:“易卜拉欣原來是一個表率,他服從真主,信奉正教,而且不是以物配主的”(16:120)“那些信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拜星教徒,凡信安拉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安拉那裡享有自己的報酬。”(2:62)。
③指放棄多神教信仰和其他宗教信仰而改宗伊斯蘭教信仰的人。“如果他們悔過自新,謹守拜功,完納天課,他們就是你們的教胞”(9:11)。按教義,凡穆民在真主面前一律平等。真主曉示“凡穆民皆兄弟”(49:10)即體現這一涵義。④《古蘭經》第23章章名。中國穆斯林中亦有人把“穆民”這一章譯詞解釋為“隨從穆罕默德的教民”,即作為音意兼顧的稱謂來理解。

兩者不同

穆斯林學者對“穆民”和“穆斯林”有不同的解釋。一般學者認為,“穆民”比“穆斯林”的定義更嚴格,即凡表示信仰伊斯蘭教,並當眾朗誦“清真言”、“作證詞”者,為“穆斯林(المسلم Muslim)”意為“順從者”;其中只有內心信仰堅定,同時堅持宗教功修並恪守伊斯蘭教道德行為規範者,才能稱為“穆民”。還有學者認為,“穆民”比“穆斯林”的含義更廣,凡是只要心裡信仰安拉,還尚未完全履行伊斯蘭教功修的人,即稱呼為“穆民”,以《古蘭經》文為證“信教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安拉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安拉那裡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2:62)。而“穆斯林”是不僅內心信仰安拉,而且還是堅持履行伊斯蘭教宗教功修的人。另有學者把“穆斯林”的涵義無限擴大化,即認為凡是有呼吸、有生命的都是服從安拉的廣義“穆斯林”。

三者關係

全世界現有十二億多穆民信仰伊斯蘭教,有好多國家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在中國有十幾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有藏族穆斯林、蒙古族穆斯林等。他們都是穆斯林,都是穆民,但他們都不是回族。而回族只是中國十幾個信仰伊斯蘭教的一個民族;當然回族的形成與伊斯蘭教有很大的直接關係,就是說沒有伊斯蘭教就沒有回族。在伊斯蘭的指導下,回族曾經在中國大地輝煌過。曾有七下西洋的鄭和,斷案如神、鐵面無情的海瑞等等;又有把伊斯蘭和儒家文化融為一體的、並且以儒學闡述伊斯蘭教的劉介廉等,把伊斯蘭傳遍神洲大地。當時清一色的回回民族便天下,回回民族也被人們刮目相看。
然而,自伊斯蘭教傳入中國以後,先民們由於居住條件的特殊、並且在與漢族通婚並接受漢文化,改用漢語言的同時也摻雜了不少漢族風俗習慣,雖在正統信仰履行宗教功課方面未失大體,但由於學者的不斷減少某些問題也混淆不清。直至十九世紀以來,由於歷史的變遷,社會的動盪與居住環境的影響以及偏僻散居地區的少數回族與聚居地區的回族長期隔絕,學者受到急端迫害,以無需有的罪名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因而傳教中斷而在信仰與行為上被非穆斯林異族同化,有的在信仰上發生奇形變化,在行為上新生了不少異端,與異教沒有多大區別,更嚴重的是有些地區只保持了回族的名稱,對穆民一詞的涵義及信仰行為等內容丟失的沒有絲毫痕跡。直到目前所謂的“回回穆民”已經不是清一色的穆民,而是五顏六色的信仰、七花八門的幹辦。例如;居住在台灣的一個偏遠山區的回族,拒說是明朝末年隨鄭成功去的回族官兵的後代,由於斷絕了學者的傳教,與其他地區的穆民隔絕,伊斯蘭的信仰在這部分人中消失的一乾二淨,在被異族同化了以後卻又保持了回族的名稱。當記者採訪他們的宗教生活時,他們什麼教都不知道,只知道祖先遺留的每年不管那個月內有幾天不吃豬肉,這就是他們的“民族節日”。在國內也有相當一部分“祖傳回族”,只知道不吃大肉就是正而把經的回民,對伊斯蘭的信仰與行為一無所知,忙忙碌碌一輩子,臨死還不會念一句招認詞。還有的人在宗教處於艱難時期公開聲明脫離伊斯蘭教,有的人雖然沒有聲明退教,卻從實際生活上脫離了伊斯蘭教。這些人只保留了回族的名稱,生活習慣婚喪等事已完全脫離了伊斯蘭。像這樣的人只是一個回族公民,是不符合穆斯林或穆民條件的。所以說回族只是誕生在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絕對不能代稱或包括世界性的宗教————伊斯蘭。
當然,我們伊斯蘭的傳教者,首要責任就是以身作則,做好向回族的宣教工作,應該採取多種形式,因人施教,是不懂教義的人逐步接受伊斯蘭教義;使一些犯有行為方面、生活習慣方面錯誤的人趁有生之年急早懺悔,向偉大的真主作真心的“討拜”,是伊斯蘭不斷走向純潔,這就是傳教者的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