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滿族蒙古族

回族滿族蒙古族

基本介紹

  • 書名:回族滿族蒙古族
  • 作者:《雲南少數民族圖庫》編委會 張原
  •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6951822
  • 品牌:雲南美術出版社
  • 外文名:Hui Nationality Man Nationality Menggu Nationality
  • 出版社:雲南美術出版社
  • 頁數:95頁
  • 開本:48
  • 定價:24.00
內容簡介,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本書是雲南少數民族圖庫的叢書之一,叢書共分十二冊,方48開精裝本全彩精印96頁,每冊定價24元,全套定價144元。分別對僳族、布朗族、傣族、佤族、拉祜族、苗族、納西族、瑤族、景頗族等十幾個少數民族的民族風光、古蹟、宗教、節日、服飾、藝術、生活、勞作、風土人情等諸多方面進行詳細的介紹,美麗的圖片讓您大飽眼!

文摘

插圖:

序言

回族,自稱回回、回民、穆民,是由國內、國外的多種民族成分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民族共同體。回族是全國分布最廣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在甘肅、青海和中原地區也有較多的分布。
雲南是我國回族人口分布較多的省份之一,2000年雲南回族人口普查統計約為64.3萬。地域分布上“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顯著。全省129個市縣中,127個市縣均有回族分布。滇西、滇東、滇東北、滇中是雲南回族的主要聚居地,大多數分布在城鎮及交通幹線上。
語言。雲南回族先民在元代從西域移居雲南時,還使用各自原來的民族語言(阿拉伯語、波斯語和中亞各族語言)。在與漢族的長期交往中,母語逐漸喪失了社會作用,漢語取而代之成為主體語言。同時,也受其它相鄰民族的影響,形成雲南回族語言的多樣性。但是,雲南回族一直堅守著伊斯蘭教的信仰。在宗教生活中仍使用阿拉伯語和部分波斯語,故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漢語及其它民族語言時,還保留著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辭彙。
雲南回族與全國回族同源同流。據大量史料記載,回族大量遷居雲南,始於元代,明初、清初又先後兩次大量入滇,故從13世紀到18世紀,共經歷了三次移居高潮,清代雲南已成為僅次於西北的第二大回族聚居地。也有人認為可能在唐、宋時代就有回族先民遷居雲南,但依據多出自民間傳說及零星史料,尚需更多的文獻史料加以證實。
雲南回族的分布幾乎遍及全省。因此,立體地理氣候環境中的每一種生態環境,都有雲南回族分布,這也是雲南回族與其它民族在分布和聚居環境上所不同的顯著特點。在滇西北橫斷山脈的高寒山區有回族居住,在西雙版納亞帶熱帶壩區有回族居住,在滇池、洱海等高原湖泊周圍有回族居住,在滇南低山喀斯特岩溶地帶有回族居住……
雲南回族的老式住宅沒有統一的形式,一般與當地雜居民族的住房形式相同。如聚居在白族地區的回族住宅,與白族同為“三坊一照壁”的瓦房;聚居在傣族地區的回族住宅,與傣族同為“乾欄式”草頂竹樓;聚居在藏區的回族住宅,則完全是藏族的“平頂碉房”式建築;聚居在漢族地區的回族住宅,與周圍漢族的宅院如出一式。由於宗教生活的習俗,不論哪種形式的回族聚居村落都保持著伊斯蘭文化的特點,每家每戶都設有“水房”(洗臉堂);或在臥室、耳房的僻靜處專設可供沐浴、洗臉的地方,以保持身體的潔淨。在農村,牛羊廄、廁所都建在大門外或後院,不與人同在一院。歷史上,雲南回族的經濟活動就十分活躍,遍及全滇乃至東南亞地區。特別在雲南的農業、手工業、工商、運輸、採礦業等方面移成了較大的規模。農業種植。平壩區以稻穀為主,半山區以玉米為主,山區和高寒山區以馬鈴薯、蕎麥為主。一年種兩季,分大春作物和小春作物,部分地區還種植經濟作物,有油萊、甘蔗、茶葉、烤菸等。果蔬類作物品種也較多。由於較早地接受漢族農耕文化的影響,農耕技術的發展水平與周圍的漢族相同,普遍採用密集的精耕細作,充分利用土地和水利的自然條件。隨著時代的進步,今天的農業生產不論從技術還是從規模都取得了很大發展,產業率和經濟效益逐年遞增。工商業在回族經濟生活中,一直是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範圍涉及到商品販運、開礦、冶煉、榨油、手工染布、皮革加工、飲食等行業。飲食業和皮革業與回族的日常生活及宗教信仰有著直接的聯繫,因此成為投資少回收快的市效行業。礦業開採始於明代,具有很高的技術,歷史上有“無礦不回”的說法。商品販運,始於明而盛於清,民國時期,已形成幾大區域。從而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擴大了經營範圍,提高了市場化和商品化的水平。近年來,回族經營的領域向近代工業發展,如電力、石油、五金等新興行業,由傳統商業逐漸向近代商業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