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成立於2010年12月,是我國第一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整個園區依託始建於1922年的耀華玻璃廠遺址建設,建築遺址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位於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路44號,總占地11.25畝,建築面積2822平方米。該館由展覽區、遺址公園、主題餐廳和辦公區四部分組成,是集收藏、研究、教育、展示、休閒功能於一體的公共文化設施。為秦皇島市旅遊和文化廣電局直屬事業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
  • 外文名稱:Qinhuangdao Museum of Glass
  • 類別:玻璃博物館
  • 地點:秦皇島市海港區文化路44號
  • 竣工時間:2010年12月
  • 開放時間:2012年8月6日
  • 開館時間:9:00—15:30(周一閉館)
發展歷史,展館陳列,建設目標,功能定位,辦館宗旨,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博物館展覽的主題展示為“天地凝光”,分為“古代玻璃及發展”,“中國玻璃工業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璀璨神奇的玻璃世界”四個展示區域。
博物館的展品,品類繁盛、傳承明晰,既包含我國玻璃文化開端,又涵蓋我國歷代玻璃工藝的演變,更有玻璃工業輝煌鼎盛時期的生產狀態。即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琉璃飾品,又有體現當代藝術的玻璃藝術珍品,更有匯聚異國風情的舶來異寶,充分顯現了玻璃在民眾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全景圖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全景圖
秦皇島是我國唯一一個以皇帝帝號命名的城市,它有著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歷史底蘊,自古就有“兩京鎖鑰”“薊遼咽喉”之稱。1922年,“中國玻璃工業搖籃”耀華玻璃廠在此設立廠,開亞洲玻璃工業之先河,“玻璃城”因此得名。2008年,隨著城市的發展,耀華玻璃廠整體“退城進郊”,為記錄這段歷史,部分工業建築被保留下來。2006年該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秦皇島玻璃博物館就是依託這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耀華廠遺址建造而成。經兩年籌備,兩年建設,2012年8月6日面向公眾開放,至今已接待參觀者12萬逾人。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是我國首家國有玻璃專題博物館。精美的展陳,高等級的藏品,特別是玻璃文物數量是業內之最,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並獲普遍認可。

展館陳列

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玻璃耳杯、玻璃盤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玻璃耳杯、玻璃盤
一、走進展覽,感受玻璃歷史的神奇。
縱觀展覽,《天地凝光》基本陳列是對玻璃歷史、玻璃工藝、玻璃藝術的綜合性展示。共分“古代的玻璃”、“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中國當代玻璃工業”、“璀璨的玻璃藝術”四個部分。布展面積1500平方米,總投資人民幣1500萬元。一千多件文物全面、生動地展示我國玻璃文化開端,演變、發展及不同時期的生產狀態。上展展品既有體現當代藝術的玻璃藝術珍品,又有反映民俗文化的玻璃飾品,還有匯聚異國風情的舶來異寶,充分顯現了玻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與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
(一)序廳設計,匠心獨運。中央主題雕塑“天地凝光”,表現了玻璃源於天地,經火淬鍊最終形成的過程。周圍的壁飾景觀“光明之窗”在蒼穹意味的弧面牆體上,柔和悅目的各色光芒透射而出表現了玻璃帶給世界光明未來的美好寓意。(照片:序廳-天地凝光)
(二)古代玻璃,中西分明。古代的玻璃展區共分西方古代玻璃與中國古代玻璃兩單元。以藝術場景《西亞玻璃產生的傳說》作為展覽的起點。西方古代玻璃展櫃展示了古西亞出土的橫貫4000年歷史的 “釉沙”“ 卷芯”“模製”“吹制”幾大工藝的代表作。景觀牆“中世紀教堂彩繪玻璃”主要表現中世紀歐洲玻璃工藝演變與玻璃藝術同宗教的融合。一組西方使節進獻清代皇帝的玻璃工藝品,將中西方古玻璃展區自然連結,邏輯嚴謹。中國古代玻璃展示從西周開始直至明清,這些文物精品讓中國古代玻璃歷史發展脈絡清晰可見。通過顏神鎮街面場景復原,直觀再現了明清時期的玻璃之都——博山顏神鎮的市井風貌,集歷史真實與藝術魅力於一身,渲染了整個展覽的氣氛與節奏,配合古代玻璃文物展品,還原了我國古代玻璃生產的歷史記憶。玻璃在我國古代不但是物質範疇的珍寶,更被歷代文人墨客、高僧大德賦予文學、宗教色彩。《漢樂府》曾將玻璃做的耳飾比作明月,故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的佳句。玻璃古時又稱“琉璃”是佛教“七寶”之一、“中國五大名器”之首。館內一組佛塔地宮出土的玻璃葫蘆,是盛放佛骨舍利的至高容器。佛教認為琉璃是千年修行的境界化身。在所有經典中,都將“形神如琉璃”視為是佛家修養的最高境界。《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在某種意義上說,玻璃是一種人格、一種精神、一種境界的象徵。明澈的玻璃寄託了人們的美好心愿。(照片:古代的玻璃展區、古代玻璃生產重鎮顏神鎮--街景圖)
(三)近代耀華,產業搖籃中國玻璃工業的搖籃展區,主要介紹耀華玻璃廠的發展及輝煌歷程,通過耀華廠歷史文物、珍貴照片、生產工具所組成的展覽詳細記錄和重溫了那段民族工業跌宕起伏的歲月。耀華玻璃廠與中國近代工業有著同樣的命運。在“實業救國”口號中建廠,解放前的各個時期無不體現出先天不足的民族工業與外國資本的抗爭與妥協。從“中比合辦”到“日本強占”再到“官商合辦”時期的一本本會議記錄提醒著觀眾我國民族工業曾在三座大山的夾縫中圖存。幾十年的蹂躪、幾十年的抗爭,終於在1949年的那一天揚眉吐氣,我國玻璃工業的近代史,幾乎就是中華民族近代史的縮影。浩蕩歷史,風雲際會。從“十年建設”到“改革開放”,從“公有制”到“股份制”改革,從“弗克法”和“浮法”兩種玻璃製作工藝的改革到等比例生產線電子模型的套用。從猶如穿越了時空,一段段自豪與憂傷如歷史的海浪沖洗著記憶的沙灘,留下了滿岸的瑰寶,一路觀賞,一路創造。
(四)新興產品,發展演變。隨著我國玻璃行業的發展,各種玻璃企業如星火燎原在中國大地開花結果,玻璃產品的種類愈加繁多。為適應生產、生活對玻璃的需要,玻璃被再加工為器形不一的新型產品。新產品的產生源不同行業於對玻璃特殊材質的需求,其具有透明、導熱、絕緣、耐腐蝕的特點,注定成為難以替代的材質。所涉及行業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汽車、建築、醫療行業;涉及國計民生的交通運輸、礦業、倉儲行業;探索未知的宇航、潛水、微電子行業。它是一種神奇的材料,新的屬性等待我們繼續發現,空白領域需要我們繼續探索。中國當代玻璃工業展區的展品組合是當代博物館綜合展示的典型之作。這組由大展櫃、合成圖和26類311件玻璃展品組成的大型組合展示,藝術而震撼地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當代玻璃工業的輝煌成就。其中防彈玻璃、自潔淨玻璃、航天玻璃等多項產品填補了中國玻璃工業的空白,向公眾傳達了玻璃的產生、發展、套用的科普知識。
五)玻璃藝術,璀璨神奇。玻璃藝術展示是整個展覽重心,也是博物館整體格調的提升與升華。這裡雲集了清華大學、上海大學、琉璃工房、台灣琉園、吳子熊博物館、百工坊等國內頂級玻璃藝術團體、學術機構、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完美詮釋了玻璃的變幻多端、風情萬種的藝術特質。琳琅滿目的當代玻璃藝術品或意象清新、質樸自然,閃爍著記憶的溫暖,或造型誇張、動感靈氣,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象。文化藝術的進步需要作品的展示交流,更需要對傳統藝術精華的傳承。若細細回味,幾千年的玻璃工藝發展史,絕不乏讓世人驚嘆的文化亮點。展區內特別增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櫃陳列的兩組鼻煙壺內畫藝術品、玻璃燈工藝術品。橫貫兩百年,方寸之間陳述著不同時期的故事,這是對從明清流傳至今的內畫藝術的瞻仰,更是對周樂元、陳少甫等清代內畫工藝大師與當代玻璃工藝傳承人的禮敬。用心感悟,用心交流。為增加博物館的趣味性與參與性,這個展區精心設定了玻璃現場製作、玻璃彩繪、玻璃串珠、萬花筒等形式多樣的互動環節,每到節假日,這裡精彩紛呈、熱鬧非凡。
、品讀展覽置身玻璃藝術的世界
(一)空間的合理布局,氣勢恢宏。展覽依託歷史建築原有空間展開,設計人員在展覽空間布局上花費了很多心思。展覽謀篇注重節奏感與韻律感,布局追求空間延續的起伏性與流動性,根據展覽主題內容,將空間分為幾個既相互連貫,又相對獨立的展廳,使陳列達到一氣貫通、順勢延伸、渾然天成的整體展示效果。以“天地凝光”為主題的序廳,寓意深刻,是整個展覽的靈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每一展廳分別以單元的形式呈現,這種不同層次的說明具有明顯的視覺差異,使觀眾能輕易掌握展示結構,清晰地記住展覽。此外在第一展廳設計上又採用分割的手法,以色彩絢麗的中世紀教堂彩繪玻璃窗為景觀牆,將原有的單個空間分割成兩個主題分空間,使環境空間在整體氣氛中富於變化,讓觀眾思維在變化中流動,不受拘束。
(二)色彩的巧妙運用,個性鮮明。展廳背景以沉穩大氣的微冷色調渲染整體氛圍,展櫃基座、標識等以棕褐色為主要基調,體現展品的莊重與深邃。各展廳既有完整統一的風格,又採用變化多樣的展示手法,通過造型各異的空中連線、展板展牆的色調變化使展廳各具特色。第一展廳的色彩質樸渾厚,切合文物深沉厚重的特點,達到了背景與文物風格的協調統一;第二三展廳色彩逐漸明快豐富,凸顯了展廳的空間感和景深感,恢弘大氣;第四展廳的色彩與第一展廳遙相呼應,實現了完美巧妙地回歸,配合燈光效果凸顯藝術品的璀璨神奇。
(三)燈光的精心設定,強弱相宜。整個展廳為全封閉式,採用整體給光與局部照明相結合的方式,產生了整體光線柔和、局部照明突出、整個展廳幽靜和諧,光線強弱相宜的效果。具體展櫃及主要展品的燈光採用頂光與底光相結合,定位燈輔助的方式,極具透視效果,凸顯了玻璃晶瑩剔透的特性,起到了引導觀眾視覺的作用。展覽中序廳的主題雕塑“天地凝光”和壁式景觀“光明之窗”,在環境燈光的呼應下,絢麗奪目。璀璨的玻璃藝術品展區在燈光的巧妙配合下,營造了一種夢幻般的視覺效果。
(四)形式的新奇創意,獨具特色。陳列的形式設計在深刻理解展覽內容的基礎上,融入強烈的時代特色,為突出博物館文化形象,我館邀請了全國青年雕塑藝術家李富軍先生為展覽量身打造了主題雕塑“天地凝光”,藝術性地詮釋了玻璃來自天地,誕生於火的過程。同時博物館立足創新,合理安排了圖文、場景、景觀、模型、視頻、沙盤、繪畫等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布局巧妙、造型新穎獨特的陳列藝術形象,達到了藝術形式設計與陳列內容的完美結合,增強了陳列的藝術感染力,引導了參觀者的形象感知和理性思考。
三、拓展服務,謀求展陳的延伸。
社會教育與服務是博物館的主要社會職能。玻璃博物館自成立以來一直樹立“以人為本,為觀眾服務”的博物館管理理念,通過科學的管理體系,使藏品動起來,展館活起來。
(一)紮實基礎服務,將“套路”打好。館內設有語音導覽服務系統,標示引導清晰,配套服務設施齊全,殘疾人通道、輪椅、醫療箱、暫存處、主題餐廳等一應俱全。博物館提供三種語言講解服務,每日定時提供免費講解。志願者講解員經培訓上崗共76人。積極制定詳細的宣傳推廣計畫,迄今為止,共印製3.5萬套宣傳冊無償提供觀眾。
(二)拓展教育陣地,把“亮點”抓好。博物館人員“走出去”,將服務範圍延伸至學校、社區、部隊。與清華大學、東北大學分別建立社會實踐教育基地機制,發揮了文化宣傳、教育陣地作用。數字博物館功能齊全,實現網上預約、網上參觀、博物館紀念品網上售賣,擴大博物館宣傳效果,為資源共享搭建網路平台。
(三)開展社會活動,將“特色”辦好。制定詳細的活動策劃方案,成功舉辦了國慶中秋、聖誕、元旦、春節、情人節等主題活動。邀請國際知名玻璃藝術大師安東尼、關東海等藝術大師來館交流,吸引了一大批玻璃藝術界和美術界專業人士來館觀摩、學術討論。廣邀北京、上海各地國內頂尖藝術家促成城際玻璃工藝合作,為南北玻璃藝術融合提供空間、平台,向公眾提供了最新、最高層次的玻璃藝術享受。
(四)研發文化產品,將“資源”用好。博物館紀念品是展覽的延伸,觀眾記憶的封存。玻璃博物館紀念品研發工作充分發揮旅遊城市的地緣優勢,精心設計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旅遊文化產品,也是對博物館文化產業發展的有益探索。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與多家國內頂級玻璃藝術品公司訂立產品展賣與研發契約,共研發“墨海聽濤”、“城府在胸”“和諧”等20餘種玻璃紀念品,融入了山海關、北戴河、長城、大海等本地文化元素,廣受海內外遊客喜愛。
、注重實效,獲得良好的社會反響。
公眾的參與度是對博物館展陳效果最實在的品評。坐擁沿海旅遊城市之便,近鄰“夏都北戴河”“天下第一關”之利,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開放即成為市民、遊客參觀熱點,半年累計接待觀眾12萬人次。先後接待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等省部級以上領導8位,各類團體近百個。舉辦各類活動40餘場。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所營造的高雅的藝術與文化氛圍,表現出的文化品位和藝術含量,贏得海內外文化界、文博界的讚譽和各界觀眾的嚮往。河北省委宣傳部長艾文禮部長題字“傳承文明”,明確了市玻璃博物館職能定位,並給予美好祝願。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開館運營,成為新聞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開館以來,累計報參與道媒體多達24家,報導72篇次,同時,秦皇島玻璃博物館被列為2012年度秦皇島十大新聞。
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不僅搭建了一個全面展示玻璃文化與玻璃藝術的平台,也為世人了解玻璃歷史,了解城市歷史的一個重要的視窗。秦皇島市玻璃博物館將進一步推進玻璃藝術與玻璃產業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廣玻璃文化,必將成為承載文化精髓,塑造城市形象,展示藝術魅力的一道亮麗風景。

建設目標

以“傳承文明、打造亮點、寓教於樂、服務社會”為目標,建成一座全面展示中國玻璃歷史、玻璃文化和玻璃藝術精品的專題性博物館。

功能定位

展示玻璃歷史和文化的重要場所; 大量玻璃文物、藝術品收藏地和展覽中心;是面向公眾和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科學普及的課堂、展示城市形象的視窗、增進行業交流的平台,同時滿足人民民眾的旅遊和休閒需要。

辦館宗旨

記載歷史、普及科學、打造精品、服務社會。

參觀信息

交通
乘坐19路、8路、2路, 在“地道南口站”下車南行100米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