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青銅兵器

秦國青銅兵器

秦朝距今2000多年,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大一統帝國秦人製造的武器,是按照標準化製造的,誤差之小,讓人難以想像,這得益於他們的鑄造技術。他們製造的青銅劍,竟可以達到100厘米左右。秦朝的射程比手槍有效射程還遠,秦人在作戰時,在沒有短兵相接時,就通過秦弩重創敵人的主力。

基本介紹

兵器起源,顛峰秦劍,青銅鈹,戟鉤矛,弩機箭鏃,青銅殳,生產制度,鐵器鑄造,總述,

兵器起源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秦始皇趙政(註:先秦時期姓氏並未統一,男子用氏、女子用姓,故秦始皇帝叫趙政),掃平了華夏大地上紛爭不已的各諸侯國,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歸一……中國從此進入了大一統的帝國時代。
秦始皇秦始皇
戰國晚期,隨著鐵制兵器的發展,稱雄數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銅兵器開始逐步走向衰落。但在這個階段,銅兵器依然是短兵的主力。特別是在秦代,承戰國餘緒,仍較多使用青銅兵器,並在銅兵器的形制和製作技術方面,繼續有所發展。
1974年春,在陝西驪山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出土了青銅劍青銅鈹銅戈銅戟、銅矛、弩機箭鏃銅殳等大量青銅兵器。戰國末年,青銅正在慢慢退出歷史,鐵,正在開啟一個新的時代。而兵馬俑坑中出土的4萬件兵器,幾乎全由青銅鑄成。難道用武力統一了中國的秦軍,真的是一支裝備落後的軍隊嗎?
戰國晚期鐵制兵器雖然已經出現,但尚未為列國所廣泛使用、金屬工藝也未盡成熟;而此刻,中國青銅古兵器的冶煉鑄造技術(包括金屬工藝)正處於最後的、也是最輝煌的巔峰。眾所周知,高錫青銅兵刃雖堅硬,但劈砍易折斷,秦國的兵器工匠較好地解決了這個金屬工藝問題,大大提高了銅兵的柔韌性。
因此,強大的秦軍就是憑藉這些青銅鑄就的金戈銅劍、強弩利矛,滅六國、統一華夏,創造了青銅古兵器最後的強音。陝西西安臨潼秦兵馬俑1、2、3號坑內,出土青銅兵器達4萬餘件。兵器數量之多,種類之齊全,工藝之精湛,保存之完整是前所未有的。從中所反映的秦軍武器配備、兵器類別、製造工藝、管理制度等等,是古代兵器史研究難得的實物資料。
這批數量龐大的、秦統一中國時代的青銅兵器,堪稱我國先秦時代主流冷兵器的縮影與精華。通過對這批兵器的研究與解讀,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商周時代青銅兵器的全貌。作為中華民族偉大文明的縮影,它帶領我們穿越時間的長河,去感知我們祖先那曾經的過去、那深沉的呼吸和強烈的脈搏……

顛峰秦劍

秦始皇兵馬俑一、二號坑所出土的青銅兵器,最讓人著迷的——首先要數鋒利堅韌的秦青銅長劍。柳葉狀劍身的秦劍,又細又長又尖,長度均在81~94.8厘米,遠遠超出戰國時期其他諸侯國的寶劍(長度一般在50~65厘米)。
秦劍秦劍
回顧中原銅劍的發展歷程,劍身一直在不斷地加長。當其初起之時,劍長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戰國之際,長度普遍達到50~60厘米左右;戰國晚期,一些劍超出了70厘米,最長達75、76厘米,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更上新台階,超過了80厘米,最長者將近95厘米。
秦式銅劍不僅長,而且很鋒利。一些劍出土時毫無鏽蝕,光潔如新,鋒刃銳利。經試驗,一次尚能劃透18層紙。這些劍表面都呈灰黃色,組織細密,沒有沙眼。而且劍身表面都進行了精細的銼磨、拋光,故極為平整光亮。
秦劍劍身特長,劍莖(柄)也相對很長。秦俑一、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其劍莖長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據秦劍的長度、重量和技擊實用功能推測,秦劍多數為雙手使用(雙手劍在某些時候單手使用亦可);少數劍莖較短者可能是單手劍。
經研究發現,這柄秦劍採用了類似現代鉻鹽氧化技術的防鏽技術。這種技術是20世紀分別由德國和美國發明的。早在兩千年前的秦劍為何會採用這種技術,至今還是個迷,但大量研究表明這種現象的產生可能是偶然的化學反應而非秦人有意為之。

青銅鈹

是古代著名長兵器之一,它是一種起源於短劍的長柄兵器,過去很多出土的鈹兵曾被誤作短劍。我國最早的古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東漢,許慎著)這樣解釋鈹的概念——“鈹者,劍刀裝也”。
青銅鈹青銅鈹
鈹的外形極似短劍,鈹之鋒和短劍相同,平脊兩刃,鈹身斷面為六邊形,形制極像短劍,長約30~35厘米,後端為扁形或矩形的莖,用以裝柄,一般在莖的近端處開有圓孔,以便穿釘固定在長柄上。後裝長約3~3.5米的積竹柄或木柄,是一種極其銳利的刺殺兵器。
從文獻資料看,鈹可能起源於殷周之際,盛行於戰國秦漢。鈹最早被稱為“夷矛”,春秋戰國時期名稱又演變為錟、鈹、全舌等,東周時代的宋、吳、秦、趙、燕等國長鈹盛行,套用很廣。這種兵器古書記載頗多,但可惜長期以來一直無完整實物出土。秦俑坑中出土的銅鈹,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銅鈹和矛的區別,除頭的形制不同外,主要是裝柄方法不同:矛是將柄納入矛筒(銎)中,而鈹是鈹莖插入木柄中,外用繩等捆綁。鈹的長柄末端裝有銅鐓,鈹身還配有保護刃部的鞘。西漢時鐵兵器逐漸取代青銅兵器,鈹亦改為鐵制,西漢中期以後逐漸消失。
秦俑坑出土的青銅鈹,鈹首長度多為35厘米左右,莖長12厘米左右,鈹之木柄( )多已腐爛殘損,鈹身刻有“十五年寺工工”之類銘文,莖上刻有“十六”等字。“十五年”為秦始皇紀年,“寺工”是中央主造兵器的官署機構,鈹上最後還刻有實際生產的工匠名字。
秦俑坑已發現青銅鈹16件,可以訂正把過去將鈹誤視為短劍的錯誤。根據已發現的銅鈹實物,鈹全形由鈹首、格、銅鐓組成。有學者認為,
鈹之(即長柄)有積竹、木柄兩類。而鈹也有扁莖銅鈹和銅鈹兩種,銅鈹主要流行於戰國時期的楚、趙等國。扁莖銅鈹主要流行於秦國。
從鈹鐓內遺蹟來看,秦鈹使用的為積竹柄。

戟鉤矛

秦俑坑還出土了珍貴的青銅戈、青銅矛和戈矛組合而成的青銅戟等兵器。這些兵器均保存完好,有的依然保持著青銅的金黃本色,刃口鋒利無比、寒氣逼人。器身也多刻有“四年相邦呂不韋造,寺工、丞我、工可”“戟”“寺工”“文”等銘文。
青銅戟(戈、矛聯合體,一號俑坑出土)青銅戟(戈、矛聯合體,一號俑坑出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唐代著名詩人李賀的名句,使得先秦青銅兵器“吳鉤”的美名傳誦千古、家喻戶曉,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吳鉤是什麼樣子的?隨著千年的斗轉星移、塵封土掩,早已無人知曉它的真貌。近年隨著秦兵馬俑坑的考古發現,這一千古迷題終於揭曉。
青銅金鉤青銅金鉤
吳鉤(也稱金鉤)。出土於秦俑一號坑東端長廊部分。鉤體如彎曲的鐮刀,分身、柄兩部分,一次鑄成。鉤身齊頭,截面作棗核形,對開兩刃。柄系實心的橢圓體,通長71.2厘米,寬2.3~3.3厘米。金鉤是春秋時期流行於吳越地區的一種短兵器,故此稱之為“吳鉤”,由於金鉤沒有刃,不能用於實戰,因此是一種儀衛性的兵器。
青銅矛青銅矛
此外,秦俑坑出土的青銅矛也鋒利精美,通長15.4~17.6厘米左右。不同於吳越青銅矛擁有華麗的曲線和工飾,秦青銅矛線條簡約流暢、凝重堅實,表面光潔、製作規整、刃鋒銳利,體現出強悍的實戰性能。?部一般均刻有“寺工”二字。

弩機箭鏃

兩千多年前,在消滅了中原六國之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人就成了秦軍主要的對手。在秦軍進行統一戰爭的時候,匈奴騎兵乘機南下,侵占了黃河以南大面積的土地。在秦朝的都城鹹陽,如何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這個問題就擺到了秦始皇面前。當匈奴騎手高速衝鋒的時候,傳統的步兵武器很難抵擋。從歷史記錄來看,一種叫弩的遠射兵器,很可能在秦軍擊潰匈奴的戰鬥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秦弩復原圖秦弩復原圖
在兵馬俑坑,由於時間太過久遠,弩的木製部分已經朽爛,但完整的遺蹟仍然可以復原當初的秦弩。據此復原的秦弩,有著驚人的力量。
在弩腐爛後留下的痕跡中,考古人員發現了青銅製作的小機械。這些小小的青銅構件就是弩用來發射的扳機。它的設計非常精巧。一號俑坑已出土銅弩機158件,無郭,素麵。出土時有的仍在弩的殘臂上,大多數僅見弩機不見弩臂,銅弩機由望山、懸刀、牙、栓塞等部件組成。機件大小基本相同,只有懸刀的形制和大小略有差異。弩機作為安裝於弩臂後端的機械裝置,有瞄準與發射雙重功用。秦弩機與漢弩機相比,缺少銅郭,因此弩力不會太大,望山上沒有刻度,精度也大大不及。
箭簇箭簇
一號俑坑出土銅箭鏃約40000餘件,除2件鐵鏃、4件鐵鋌銅鏃外,其餘均為銅鋌銅鏃。銅鏃是配合遠射程兵器弓弩使用的。銅鏃可分為大小兩種類型。首呈三棱形,刃首的斷面呈三角形,底有九邊關。鋌為圓形或三棱形。鏃通長9.1~19.1厘米,其中首長2.6~2.8厘米,關長0.4~0.6厘米,挺長15~16厘米。鏃首與鋌接鑄一起,鋌上纏有麻絲插入苛內。三個棱脊的長度幾乎完全相等,顯示了工藝的精確和水平的高超?
秦弩,連同它配備的弩箭,它使秦軍的攻擊力大為加強。公元前214年,秦軍發動了針對匈奴騎兵的全面戰爭。僅僅一年的時間,30萬匈奴騎兵就被徹底擊潰,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重新回歸秦國。
對馬背上的匈奴騎手而言,弩是最致命的武器。中國兵書經典《武經講義》中說:弩是對付古代遊牧部落襲擊最為有效的武器。青銅弩機的設計是一個驚人的成就,對於匈奴人而言,這種機械裝置太複雜了,他們很難裝配或仿製。持弩的秦騎兵射擊的準確程度是匈奴人的弓無法相比的,匈奴人的皮甲也抵擋不住弩箭強大的穿透力。在匈奴騎兵還沒衝到眼前時,強勁的秦弩就密集準確地擊中了戰馬和騎手。

青銅殳

秦俑三號坑還出土了30件青銅殳。
青銅殳青銅殳
“殳”是一種錘擊武器,本為先秦時代戰車上必備的“五兵”之一。到戰國末期,弓弩、戟、矛、戈等成為作戰的主要兵器,殳則更多用來作為一種儀衛的兵器,取消了實戰用殳前端銳利的鋒刃,形制也更趨於簡約,稱為晉殳。
與1978年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之實戰用殳相比(曾侯乙墓出土了7件實戰用殳、14件晉殳。實戰用殳上部有三棱刃、下部為帶刺的銅球,可刺殺也可砸擊;晉殳則無刃,僅有銅套,兩種殳兵的桿均為積竹木長柄),秦俑坑出土的殳便是這種晉殳,均為圓筒形,首呈三角錐狀,長約10.5厘米,徑2.3~3厘米,深8.9厘米,用以裝長木柄。此種殳應為秦始皇衛隊的儀仗兵器。

生產制度

我國在東周時期,已有嚴格的標準化生產制度。在關係到國家命脈的兵器製造工業上,戰國晚期的秦國體現得尤其突出。其精密的規範管理章程、責任到人,青銅兵器產品也都具有統一、嚴整的尺寸與生產質量標準。
春秋時期的典籍《禮記·月令》篇(約成書於公元前620年前後),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誠,工有不當,必行其罪,以究其情”的記載(這段記載另見《呂氏春秋》卷十《孟冬紀》,《呂氏春秋》成書於公元前240年前後,由秦王趙政相邦呂不韋主編),也就是說在生產的產品上刻上工匠或工場名字,並設定了政府中負責質量的官員職位“大工尹”,目的是為了考查質量,如質量不好就要處罰和治罪。
如前所述,秦俑坑出土的鈹、戈、戟、矛等大量兵器器身都銘刻有製造管理者、工廠和工匠的名字。
秦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劍,劍身的8個棱面遊標卡尺測量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完整的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結構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打磨痕紋理細膩、來去無交錯,且全部垂直於劍身中脊線,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此外,在秦俑坑中發現的多件青銅鈹,儘管在製造時間上前後相隔十幾年,造型和尺寸竟然能夠完全一致,這些都是令人驚嘆的。

鐵器鑄造

關於秦國鐵兵器的冶煉技術
有人認為與關東六國相比,秦國既缺乏鐵礦資源,又缺少冶煉技術,所以不能生產鋼鐵兵器,銅質兵器自然是秦軍的主要裝備,似乎秦始皇的從葬坑裡大量出土銅製兵器,也是必然的。 其實,秦國的冶鐵技術水平,並不很低。《華陽國志》記載:“秦惠王使張若治成都,置鹽鐵市官。”秦始皇對冶鐵工業更加重視,他任命司馬遷的高祖---司馬昌為“秦主鐵官”,從雲夢秦簡中,還可看到秦國有“右採鐵,左採鐵”的官吏。《漢書》上明確地說:“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 在鐵未能鍛成鋼之前,性能趕不上青銅,它被當作“惡金”,這是事實。但是一旦煉鋼技術為人們掌握,就使它的身價提高百倍。到戰國時期,楚、韓、燕、趙的鋼鐵刀劍,鋒利無比,種類繁多。而秦國自秦昭王開始,也感覺到製造鐵劍的緊迫性,秦國鐵兵生產的狀況,在江淹《銅劍贊》中,說得很清楚:“春秋迄於戰國,戰國至於秦時,攻爭紛亂,兵革互興,銅既不充給,故以鐵足之,鑄銅既難,求鐵甚易,故銅兵轉少,鐵兵轉多,年甚一年,歲甚一歲,漸染流遷,遂成風俗,所以鐵工比肩,而銅工稍絕,二漢之世,逾見其微。”
秦鐵兵器的去向
除秦國自己製造鐵兵器之外,在長期的戰爭年代裡,特別是統一六國後,它既可以繳獲足夠數量的鋼鐵兵器,又得到全國的鐵山和匯集全國冶鐵的技術精華。在這個基礎之上,秦王朝軍隊的武器裝備,有條件進行一次徹底的更新。正因為秦始皇時期鐵兵甚多,致使許多秦代宮殿“以磁石壘門”,為的是防範人們攜帶鐵制兵器,潛入秦宮。 現在,秦國冶鐵遺址,已在鹹陽故都附近發掘出來,秦國的鐵劊、鐵刀已在陝西風翔高莊出土;甚至在秦始皇陵西側的秦代刑徒墓葬中,居然也發現鐵劍和鐵刀。人們不禁要問:在當時這類最低賤、最普通的秦墓中,都能用如此精良的兵器隨葬,與此相反,在一個被認為是秦始皇精銳部隊的軍事裝備中,竟然不見鋼鐵刀劍的蹤影,我想答案只有一個:秦國的鐵兵器可能都被後世的農民軍給掠走了包括兵馬俑坑內的兵器,剩下的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青銅兵器。

總述

統一後秦代軍隊的武器裝備,最主要的變化是由原來的以銅兵器為主的時代,加速向以鐵兵器為主的時代的過渡。早在戰國後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鐵兵器即已登上歷史舞台,中原各主要諸侯國的部隊已較多地使用鐵戟、鐵矛、鐵刀、鐵劍、鐵杖、鐵甲、鐵匕首等新式武器裝備,開始逐漸取代青銅武器。當時相比之下,秦軍的鐵兵器則遠不如關東各國發達。統一之後,既繳獲丁關東大量鐵兵器,又接收了中原冶鐵技術,因而加快了向鐵兵器的過渡。據《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就在完成統一六國的當年,秦始里下了一道銷毀兵器的命令,“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以為鐘,金人十二,重各乾石”。這是我國歷史上大規模銷毀武器的空前記錄。這次銷毀的都是銅兵器。為什麼要把這么多的青銅兵器銷毀呢?其直接目的就是禁止民間私藏武器,防止人民和六國殘餘勢力起來**,同時也表明,已有較多的鐵制武器裝備部隊,所以才有可能把多餘的銅製兵器銷毀。但是,從青銅武器向鐵兵器過渡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這個過程在秦代僅僅是加速,而不是完成。因此,秦軍武器裝備顯示了新舊結合、新舊交替的歷史持點,並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
裝備有大量先進的遠射武器
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出土情況表明,不論步兵、騎兵或車兵,都裝備有大量的弓、弩、箭。規模宏大的一號俑坑,每個步兵都“背負矢箙,手持弓努”;二號俑坑還專門有一個弩兵佇列。騎兵的武器不是刀、劍、矛,而是“一手牽馬疆,一手作提弓狀”,“配備的都是弓箭”。戰車上的甲士,既持子、戈,同時“亦備有弓箭”。這些情況說明,弓、弩、箭是秦軍最主要的武器之一。大等的弓乾長176.1厘米,徑4.5厘米,弦長140厘米,比《考工記》中的有關規定(上、中、下三種弓的弓乾長分別合今152.5、145,5、138.6厘米)有很大突破和發展,比戰國末楚弓的弓乾長(160厘米)也有提高。出土的秦弩機與戰國中期的楚弩機相比,弩臂由51.8厘米增至肋厘米,懸刀有所增長,望山與弦牙距也有所加寬。出土的數以萬計的銅鏃,除有兩支雙翼鏃外,其餘都是三棱鏃和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演化的三出刃鏃。這是戰國末最盛行的類型,其特點是飛行中穩定,方向性和瞄準性較好。還有一種特大的鏃,長達4l厘米,重約100克,是專門用於強弩的。由此可知,秦軍所裝備的弓、管、箭是構成秦軍強大戰鬥力的重要因素。
裝備有大量銅製的近戰武器
從秦誦坑的出土情況看,秦軍的近戰武器有長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彎刀和劍,還有某些過了時的鏢、鉞等等。其中戈、矛、戟、劍是當時流行的武器,鈹,彎刀是歷史上新近發現。鈹的首和劍相似,長約30厘米,裝有長約3米的柄,是一種銳利的刺殺兵器。彎刀形如彎月,齊頭無鋒,兩面有刃,是一種砍、鉤兩用的兵器。上述兵器雖然都是銅製的,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創新,表現了青銅武器的高度發展。例如,殷周以來的矛頭多為柳葉形或長三角形,有較長的簡形附以環紐,而出土的秦矛則刃體趨向寬而直,變短並附孔以固膠,通體長度穩定在15厘米左右。據《考工記》所載,最長的夷矛不過三尋,約合今5.54米。春秋時代的劍,一般長30厘米左右,戰國時發展到六七十厘米,而出土的三把秦劍,分別為81、89、91.3厘米,可見劍己由衛體武器和表示身份的象徵物發展為近戰格鬥的重要武器之一。
裝備有堅實精密的金屬盔甲
在春秋以前戰士的護體設備主要是皮甲,戰國時雖然出現了鐵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裝備。《荀子·議兵》中就有“楚人鮫革,犀皮以為甲”的說法,表明戰國末朗楚軍仍以皮甲為主。相比之下,秦軍的裝備則有進一步的發展,從秦捅坑出土的陶質模擬品看,全部都是金屬札葉製成的合甲,品類完備,製作精密。甲衣由前甲(護胸腹)、後甲(護背腰)、披膊(肩甲)、盆領(護頸項)、臂甲(護臂)和手甲(護手)等部分組成,並因兵種、身份、戰鬥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步兵的前胸、後背和肩部易受傷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後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騎兵必須便於騎射,其甲衣比較短小,長僅及腹,沒有披膊。車御的臂、手、頸易受攻擊,其甲衣不僅有前甲、後甲,還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領。將、佐的甲衣則十分講究,是革、札結合的花甲,其胸、背、肩部分為皮革;腹及後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屬小札葉;前甲呈倒三角形,長垂膝間;後甲平直齊腰。秦俑坑出土了石質盔、盾,驗證了古文獻中秦軍裝備盔、盾的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