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劍

雙手劍

雙手劍(double-edged swords),系劍的一種,因需要巨大的空間來揮動,又需要兩隻手握,因此得名。雙手劍它的出現晚於單手劍。

隨著冶金技術的發展以及戰術的需要,雙手劍出現了多種變體。

基本介紹

  • 類型:雙手劍
  • 速度:2.8
  • 物品等級:46
  • 出售價格:1金30銀6銅
  • 品質:普通
  • 秒傷:33.6
  • 需要等級:41
唐代,中西對比,歷史淵源,變體,斬劍,穿甲劍,劈刺劍,焰形劍,巨劍,

唐代

雙手劍
唐代時我國也盛行雙手劍,長可及胸。雙手劍連雙手劍術一起傳入日本,並對日本劍道影響深遠。但到了宋代,雙手劍術失傳,明代時茅元儀,試圖借鑑朝鮮雙手劍來復原中國雙手劍,但沒有成功。茅元儀在他的曠代巨著《武備志》中,收進了一部“雙手劍譜”——這是今天我們所能看到的唯一一部古雙手劍譜。茅元儀在劍譜的序言中寫道:“古之劍可施於戰鬥,故唐太宗有劍士千人,今其法不傳。斷簡殘編中有訣歌,不詳其說。近有好事者得之朝鮮,其勢法具備。固知中國失而求之四裔,不獨西方之等韻,日本之《尚書》也。”
有說法朝鮮雙手劍是戚家軍入朝抗倭所傳,另俞大猷《劍經》,寓荊楚長劍於棍法,亦是雙手劍術。

中西對比

中國的雙手劍與西洋不同
螳螂門的雙手劍法,起源於郝家門太極梅花螳螂拳的達摩劍法。近幾年流傳的螳螂“雙手劍”就是從郝斌拳師的螳螂“達摩劍”中演變創編的。螳螂雙手劍講究十二劍字為根本的運用。其十二劍字是:撩點封合、格刺摔窩、纏崩摸氣。是一種極為實用的實戰劍術。整長約0.8米身長0.6米柄長0.2米。

歷史淵源

雙手劍與達摩劍之淵源
煙臺市的萊陽、海陽兩地是優秀傳統拳種螳螂拳的發源地,自明末清初王朗祖師創編螳螂拳後,經幾代名師繼承和發展,形成“梅花、太極、七星、六合、光板 ”等螳螂拳門派。萬變不離其宗,故有:“螳螂本是王朗傳,天下螳螂本一家”之說。各門派現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螳螂門弟於滿天下。
解放前煙臺八大拳房之一的“郝家拳房”是郝家門第一代宗師郝宏(字蓮茹, 1864一1914)判創辦的。郝蓮茹宗師隨祖師梁學香先生學習的梅花螳螂拳(後稱梅花太極螳螂拳或太極梅花螳螂拳)傳授給其五子,人稱“郝家五虎”。
1914年郝蓮茹先生謝世後,其二子郝恆祿和四子郝恆信拳師將郝家拳房由原牟平縣初家鎮廟後村搬遷到煙臺市長發祥皮鋪後儒林街牛肉胡同6號。郝恆信拳師畢生均在煙臺郝家拳房授拳,其綽號“郝四彪子”,煙臺50歲以上的人很多知道。郝恆祿拳師綽號“郝二老道”,曾任蓬萊縣國術館長,曾在哈爾濱開汽車行並設館授拳,曾在北京任軍閥吳佩孚軍隊的武術教官。郝恆祿拳師技藝精湛,功法深厚,善交武友,文武雙全,是郝家門太極梅花螳螂拳的代表人物。他以螳螂拳的特點風格、吸取名家劍法之精華,創編出螳螂“達摩劍”。現流傳於世的“達摩劍”技法,是郝恆祿拳師之子郝賓(常用名郝斌,字善卿,1906一1986)所傳。郝斌拳師是近代武林有名的螳螂拳大師。近幾年流傳的螳螂“雙手劍”就是從郝斌拳師所傳的螳螂“達摩劍”中演變創編的。
動作要領
雙手劍雙手劍
螳螂“達摩劍”共39個動作,其中很多動作均為雙手握劍完成動作技法,動作名稱中:老僧灑塵、犀牛展背、老僧登殿、順風掃葉、仙人挑衣、平觀四眾、老僧閱經、浮雲摩頂、鴿於翻身等動作與劍法形象結合,恰如其分。“達摩劍”風格獨特,出神入化,一招一式確為技擊格鬥而為。其主要特點:“以腰帶劍、力達劍鋒,以氣馭劍、剛柔相濟,樸實無華、靈活多變、純正嚴謹,技法精妙。可謂是劍術之極品。(“鴿子”誤寫為“鴿於”)
螳螂“達摩劍”的教學有嚴格要求:
一、學“達摩劍”前必先學練“劍十二字訣”的基本功法,劍基本功法學不精者,不能練“達摩劍”也。
二、嚴格選拔學生,以其學習年限、武德、身法、氣質、功底為首要條件。學後沒有老師的授意,不準隨意外傳。
三、學後必將動作分解,由兩人用竹劍每招每式分解對練。後再進行兩人格鬥實戰。
四、對劍的要求是:無劍穗,劍身長,劍把長,有劍台,劍量重,劍把前端設一小孔等。
五、練習“達摩劍”要求:人劍合一、手劍合一、法劍合一、氣劍合一、神劍合一、力劍合一。“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功”緊密配合。
達摩劍”技擊實用的風格,深受國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

變體

斬劍

簡介
斬劍是純粹的步兵劍。看過電影《勇敢的心》的人對它應該有很深的印象:至少1.5米的長度,鈍圓的頭部,寬闊但薄的刃身,握把上方有一段無鋒的劍刃,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砍劈”而存在。在蘇格蘭人抵禦英格蘭人的戰鬥中,面對英格蘭整齊的長矛步兵陣容,擅長混戰中“一斬多”的斬劍發揮出了它的威力。但是作為軍隊的裝備,它實在太過極端了;所以,除了對一些傭兵外,斬劍逐漸失去了價值。
歷史淵源
十五世紀,通過阿拉伯人的傳播,中日先進的冶金技術傳入歐洲。於是,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軍人和傭兵們的“斬刺不能兩全”的問題遂由大劍的出現而得到解決。因為同時擁有騎士劍的“突刺”和斬劍的“砍劈”以及闊劍的“順手”,所以大劍在名字中出現了“雜種(Bastard)”的字樣。實際上,這種劍可說是最完美的;無論是否使用盾牌,都能發揮它的效用。
一把順手的大劍,其實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來說,刀刃長度為使用者身高一半,柄長為刃長的三分之一是最好的比例;《羅德斯島戰記》里帕恩的魔法劍和亞修拉姆的碎魂劍都是大劍(但小說里的碎魂是雙手巨劍),《魔戒》里阿拉貢的劍也是如此。

穿甲劍

簡介
正如斬劍將”砍劈“發展到了極至以發揮對付以鎖鏈甲為裝備的輕步兵的殺傷力,在十四、十五世紀,和大劍的流行同時,冶金技術的發展也使沉重的板金鎧變得堅固且輕巧靈活得多。越來越多的騎士和傭兵開始青睞這種實用而簡單的裝備(比起由幾萬個鐵環甚至是金屬線編織成的鎖甲,這種鎧甲簡單多了)。而一些富有的騎士也在輕鎖甲外裝上板金鎧以提高防禦力。連銳利的大劍都不能穿透這樣的鎧甲,而步兵的短矛也沒有這樣的穿透力,於是,又一種極端出現了。穿甲劍和斬劍是同等級的武器,確切地說,它其實是一种放大的錐子。完全不考慮斬殺的需要,在長達90到100厘米的劍身上,往往有著三棱、四棱、菱形甚至圓形的橫截面,而在可以雙手使用的劍柄後也往往有著如同短槍托似的配重球,可以用肩膀加大突刺的力量。
雖然對穿著鎧甲的士兵來說穿甲劍是如同惡魔般的存在,但是在肉搏時實在是吃虧。不過對真正擅長使用它的高手來說,高速揮舞時的穿甲劍銳利的尖端是有著極其可怕的威力的。而這時,他們也會用預備的左手短劍對敵人時間伺機做最後一擊。

劈刺劍

德國劈刺劍
簡介
這種流行在1375到1450年的日爾曼人之間的單手使用的劍是介於騎士劍和大劍之間的典型過渡類型。這種武器最先是為輕裝甲的步兵所設計,逐漸也為騎士階層所接受。它有著漂亮修長的直刃和均勻的淺弧收鋒。在保證了穿刺的威力的同時也確保了劈砍時的強度。一般來說,它全長41又3/8英寸,刃長34英寸,刃寬1又7/8英寸,刃厚3/16英寸。無論是砍還是刺都能夠保證足夠的破壞力和強度。而且這把武器頗為輕巧,只有3磅又4盎司。從這點可以看出它是一種以步戰為基礎設計的武器。對重型的鎧甲破壞力不足,但是卻方便使用。這和往往超過4英尺,重過9磅的大劍相比確實是差距很大,但是卻是最早將“砍”和“刺”結合在一起的設計,對後世的武器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焰形劍

簡介
焰形劍德文原名的意思,直譯是“火焰般的刀刃”。正如其名,這種武器在15到17世紀之間,一直是德意志法庭和宮廷權威的象徵。穿著法袍的士兵手握雙手焰型劍(Zweihande Flamberge)正如同中國的衙役手持水火棒,羅馬侍衛肩扛“法西斯”一樣,象徵著法律嚴酷無情的一面。而身不著甲,手舞焰型劍沖入對方弓弩陣中左右砍劈大開殺戒的瑞士傭兵也正如蘇格蘭令人恐懼的斬劍手一般,是無裝甲或者輕裝甲士兵最為恐懼的噩夢。但和無法當成衝鋒陷陣的兵器使用的水火棒或法西斯比起來,從這點來看也許正象徵著日爾曼民族的簡潔實用主義。由於當時歐洲戰場的第一列步兵往往是長矛手、火槍手等輕步兵,甚至是完全沒有鎧甲防護的,揮舞著這種巨大而恐怖的武器衝鋒的瑞士·德國山民組成的,履山地如平地的傭兵可以很快地撕開第一陣的防線,直接把重步兵和來不及衝鋒的重騎兵暴露在己方火力和騎兵衝鋒的銳鋒之前。而那和馬來西亞庫里司劍極其酷似的曲刃對於無防禦的肉體來說是一種殘酷而有效的武器。可以比直鋒的劍砍得更深,又不象彎刀那樣需要垂直於切面的大力揮舞,一次直抹就可以造成很深的傷口。這一點在德國雙手劍(Zweihander)上經常採用的鋸齒刃是同樣的出發點。

巨劍

簡介
巨劍又稱德國雙手劍,它的一般雙手劍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雙手劍的比例,和長劍或者大劍是相同的。而德國雙手劍4英尺半的劍身上,刀刃的部分還不到3英尺半。最有趣的是,這種長過6英尺2英寸的巨大細長的武器最常見的握法卻是一手握住刀刃下用木材保護的劍身,一手握住劍柄上部,在狹窄的地方充分發揮短小的刀刃和細長堅韌的劍柄兩方面打擊的能力,而在野戰中也可以雙手握柄發揮大力砍殺的威力。但是和一般用來對付重鎧甲的士兵的巨劍不同的地方是這種武器針對的目標還是輕步兵;可以說德國農民起義中最常見的武器正是這個,因此它也經常採用焰型刃或者鋸齒型的設計。與其說是劍,不如說是更接近中國的朴刀和日本的野太刀的武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